庄子生平简介关于庄子的寓言有哪些?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战国中期哲学家,生于庄氏,周名,子修(阿左),汉族,孟(今安徽蒙城,又名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他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庄子原本是楚庄王的后裔,是道教的主要创始人。他们和道家始祖老子一起被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被思想界和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但他们的文采却比老子更胜一筹。《庄子》是一部杰作,人们对它进行了多种版本的解读,包括《逍遥游》和《万物之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无为而治”。

庄子的寓言:

一、鹏程万里

相传古时候,在遥远的北方有一片不毛之地,那里有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们称之为“北冥”。海里有一种非常大的鱼,它的名字叫鲲,它的身体大到有千里之遥。它在海里来回游动,卷起层层波浪。后来这条巨鲲鱼变成了大鹏鸟。这只鸟巨大无比,它的背像一座高耸的小山,翅膀展开,就像天边挂着的白云。它通常栖息在北部的山上。当六月的号角旋风在海上吹起时,它用力拍动翅膀,聚集风力,乘着旋转的风盘旋而上。它的两只翅膀激起的水花,远在三千里之外,冲上去就冲向万里高空,冲破云雾,载着蓝天,带着悠长的声音飞向遥远的南方。还有大海,大海浩瀚,与天空相连。人们称之为“南明”、“天池”。(选自《快乐旅行》)

第三,葫芦的用途

惠施告诉庄子:“梁惠王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了。等它成熟了,里面就有五六百斤种子了;”但如果是用来盛水的,就不够结实,举不起来;如果你把它切开当长柄勺,它会变得太大而拿不动。这个葫芦不是很大,但是因为没用,我把它打碎了。"庄子说,"你真的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曾经,宋人擅长配制防止手部皮肤开裂的药物,世代以漂洗丝絮为生。一个外国人听说了,就要一百‘黄金’买它的配方。宋人聚了一帮人商量说:‘我们几代人都在漂洗丝毛,只赚了几个金。现在我们马上把技术卖给他就能得到一百金。请允许我给他开药方。洋人拿到后,拿着药方去告诉吴王。越国打仗,吴王命他当将军。此时已是冬天,外宾率军与越军在水中交战,打败了越军。吴王给了他一块地,立他为城主。可以防止手冻裂,效果是一样的。但有的人用它来封官,有的人却依然摆脱不了漂洗丝絮的疲劳,所以就是因为用的地方不一样。现在你有一个能装500斤或者600斤的大葫芦。为什么不考虑把它作为一个看起来像大酒杯的乐器,让它漂浮在江湖上呢?而你又担心它大又没东西装?然后你的心好像被草堵住了。”(摘自《自由行》)

第四,在树下乘凉

惠施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叫臭椿。它的大根凹凸不平,画不直,小树枝歪歪扭扭,无法用圆规和角尺丈量。它立在路边,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现在你的话又夸张又没用,大家都会嫌弃的。”庄子说:“你没见过野猫黄鼠狼吗?他们弯下腰,趴在地上等待路过的动物;从东跳到西,无论高低,一旦碰到机关,就死在一张网里。而且那种牦牛大的像天边的一朵云。可以算是很大了,但是抓不到老鼠。现在你有了一棵大树,却担心它没用。为什么不种在什么都没有的地方,茫茫原野?徘徊在它周围,毫无目的;在它下面睡觉躺下,安心。在它下面,你可以乘凉。它不会被斧头砍死,也不会被任何东西伤害。哪里不需要它,哪里就会有什么苦难!”(选自《快乐旅行》)

六、朝三暮四

古时候,有一个人喜欢养猴子。他养了一群猴子。因为他经常和猴子在一起,所以他清楚地知道猴子的性情,并能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有一天,他看到没有多少橡子可以喂猴子了,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减少给猴子分发橡子的办法。于是他把猴子叫到一起,说:“从今天开始,我给你早上三升,晚上四升。”猴子们立刻生气了,站直了,吱吱叫。猴子饲养员改变了主意,说:“那么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可以吗?”猴子们都高兴得手舞足蹈。我们来看橡子和橡子的数量没有得失,只是根据猴子的情绪来使用。这就是承担责任的道理。故圣人能调和是非,使其止于自然之平处,则物我各得其所,两者互不妨碍。这叫“两条线”。二行者,即所谓“道并行不矛盾。”惠施很受“朝三暮四”故事的启发。他觉得庄子对道的研究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心里非常佩服,所以听完之后坚持要离开庄子。(选自《同质物体理论》)

七、精于解牛

从前,有一个叫丁的厨师,特别擅长宰牛。梁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把牛杀了,把肉摘下来给自己吃。行家宰牛挑肉的时候,手碰到哪里,肩膀靠到哪里,脚踩到哪里,膝盖站到哪里,都是啪嗒啪嗒的声音,哗哗的。只见他用刀一刺,砰的一声,骨肉分离。所有的声音,都像音乐的节奏,姿态优美,就像古代桑林的舞蹈;优美的声音似乎是古乐《仙池》的旋律。梁见此情景,拍手称快,道:“哦,太好了!太好了!技术如何能达到如此神奇的境界?!"丁大厨放下刀,答道:“我知道了宰牛的规律,比掌握一般的宰牛技术又进了一步。”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一头完整的牛,不知道哪里能拿到刀。三年过去了,我已经完全理解了牛的构造,呈现在我面前的不再是一头完整的牛。我知道如何剖开奶牛。现在,当我杀一头牛时,我不需要用眼睛看它,而是用我的精神触摸它。我的感觉器官的功能都没了,精神的作用活跃了。”说到这里,丁大厨见梁有些不解,便解释道:“在肢解一头牛的时候,要按照牛的自然生理结构,将刀插入筋骨之间的空隙,从关节之间的孔洞中穿过,所有的动作都会完全按照牛的原始结构来进行。刀经过的地方,连经络和肌腱都没碰过,更别说那些大骨头了。好的厨师每年都要换一把刀,因为要用刀割肉;那些普通厨师每个月都要换一把刀,因为他们在分尸牛的时候会用刀切骨头。"说到这里,丁大厨拿起他的刀,掂量了一下,说:"我的刀用了19年,宰了上千头牛。然而,刀刃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过一样锋利。要知道,牛的关节之间是有缝隙的,但刀刃薄到几乎没有厚度。这样的刀刃插进骨头的缝隙里,又宽又宽,舞刀的时候还有回旋的余地。十九年过去了,我的刀还是那么锋利。尽管如此,我从不掉以轻心。每当遇到筋骨交错的地方,我就放慢脚步,轻切。当牛四分五裂,像泥土一样散落在地上的时候,我拿着刀站在那里,环顾四周,平静而满足,把刀擦干净,收好。”梁一听,说道,“妙极了!有幸听了你的话,我领悟到了养生的道理!”(选自《养生大师》)

九、橡树梦

从前,有一个木匠叫石,他带着他的徒弟来到齐国。走到屈原的时候,看到一棵被奉为神龛树的大橡树。橡树的树荫可以遮住几千头牛,树干有百人合抱那么粗。树生长在山的附近,它们在山顶80英尺的地方长出树枝。这些树枝可以建造几十艘大船。许多人围着这棵大树观看,欣赏着它。石木匠的弟子们也停下来观看,但石木匠连看都不看,继续往前走。弟子们看了很久,才赶去找木匠的石头。一个弟子气喘吁吁地问木匠石:“自从我拿了斧子跟你学,就没见过像刚才那棵橡树这么好的木头。人们停下来观看,但你没有看到。为什么?”

木匠石听了这话,答道:“算了,不要再说了!这是一块无用的松木。造船的时候会沉,做棺材的时候会很快腐烂,做器具的时候不结实。当门窗用,树脂会像红木一样流出,当柱子用,容易被虫蛀。这是一种不能用作材料的树。没有用,别人也不会砍。所以,它有这么长的寿命。”弟子们听了,纷纷点头赞叹。不久,木匠石从齐国回来,路过这棵大橡树。橡树给了木匠一块带着梦想的石头,对他说:“你把我比作可以做材料的树吗?那些山楂树,梨树,柚子树等等。,果实成熟时采摘,树干和树枝经常被扭曲,这是因为他们有用,所以他们遭受这种痛苦。有几次差点被人砍了,因为人家觉得我有用。现在,人家觉得我没用,我可以不被人砍了。这个没用,对我大有用处。如果我有用,还能长这么大吗?你这个寄生的人类,怎么能用常识来评判我?”木匠石醒来后,把自己的梦告诉了门徒。弟子们说:“橡树既然奉行无用论,为什么还要长在社庙旁边供人膜拜呢?”石木匠急忙说:“这是秘密。不要胡说八道。这棵橡树是想用社会神庙来保护自己,否则就会被人砍倒。这棵橡树保护自己的方式和其他东西不一样,按常理是无法理解的。(选自《人生》)

十一、突然报答恩情

传说掌管的神叫蜀,掌管北海的神叫胡,掌管中央的神叫混沌。舒和胡的关系很密切,经常来往。蜀、胡每次来往,都要经过混沌所辖的领地。混乱总是热情地招待他们,并在他们离开时带走许多礼物。有一天,舒和突然又在一起聊天了,他们聊到了混沌。两人既感激又赞不绝口,约定好好报答混沌。舒说:“我们送他什么礼物呢?”突然他说,“混乱对我们有好处。我认为任何礼物都无法表达我们对他的感激之情。”突然他看着它说:“我该怎么办?”他突然低下头沉思起来,突然大声说:“有主意了,有主意了!人有七窍(耳、眼、口、鼻),视、听、食、息缺一不可。混沌无七窍,一定很难受。让我们为他凿出来!”听到这个想法,舒连连拍手。于是两人约定明天为混沌凿七招。第二天,舒和胡带着锤子和铁凿去找混沌,说明来意,然后在混沌上凿。他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每天钻一个洞。就这样,他们连续干了七天,终于打了七个洞。他们很高兴,喊混沌,混沌一句话也没说。他们低头一看,都惊呆了。混沌已死。(选自英皇)

十二、伯乐训马

马有天生的品质。它的蹄子可以践踏霜雪,它的皮毛可以御寒。它饿了就吃草,渴了就喝水,扬起蹄子奔跑如飞就像腾云驾雾,这是大自然赋予马的天性。宫殿般的豪宅和宽阔的平台对它毫无用处。但是由于伯乐的出现,马的情况彻底改变了。伯乐曾以善于识别千里马而闻名,后从事驯马工作,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驯马大师。伯乐有很多调教马匹的方法。马一到他手里,他就会采取烙印、饿、打、困等方法制服。“打烙印”的目的是打马的自然气势,用烧红的烙铁给马打烙印,把马打得青一块紫一块,没有力气,然后修剪马的毛,铲切马的爪子,打烙印,这样经过训练,23/10的马会死;所谓“饿”,就是训练马的耐力。如果他们饿了,就不让他们吃,如果他们渴了,就不让他们喝。所谓“打”,就是调整马的奔跑速度和技巧,忽快忽慢地控制,用力鞭打,使马按照人的意图行进。所谓“困”,就是马在遭受这些折磨后,被放在马厩里睡了很长时间。经过伯乐的调教,这匹马死了一大半。庄子说:“马在陆上,吃草喝水;他们高兴的时候,就搓脖子,以示爱意;他们一生气就背过身去,互相踢。那匹马只知道这些。直到给马的身上套上横木,给马的头上戴上眼罩,使马的动作整齐划一,马才懂得用眼睛斜视,不肯屈服,弯着脖子,试图摆脱,甚至暴力反抗,吐口水,偷东西,而不是驯服它。所以,是伯乐对马的训练,让它们知道了这一点,失去了本性,以至于它们背信弃义,走近盗贼!”(来自马蹄)

十四、角斗士挡住汽车

吉彻说:“有一天,他开车出去,看见一只螳螂在车辙里。当他看到我的车开过来时,他挣扎着抬起双臂,企图阻止我的车继续前行。我用钦佩和怜悯的目光看着他,钦佩他的勇气,怜悯他的不自量力。”然后他笑了。鲁将军惊讶地说:“先生,你的意思是说鲁王照我说的做了,他要实现圣的统治,就像螳螂车无能一样!”姬澈没有回答。他说:“最伟大的圣人治国之道,就是顺应人心的自然活动,完成开悟,移风易俗。这样,人们可以摆脱有害的思想,增强他们献身于道的雄心。好像是跟大自然自然形成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让世界与自然之德平起平坐,就要让自己的心安定。”鲁国国君按照鲁国将军的意见治理国家,麻烦一天比一天多,甚至到了危险的地步,就不干了。(来自天地)

十六、东方有效。

相传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位绝色美女,名叫石。有一次,石患了胃灼热。她把手放在胸前,皱着眉头,慢慢走回家。当人们看到它时,他们都说石的眉头也很美。在离石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丑陋的女孩,名叫董石。但她整天画画,忸怩作态,懒惰贪婪,村里人都很讨厌她。看到每个人都称赞石的美丽和羡慕,东石想学习石。看到背着胸在街上走来走去,她也做了一个皱眉和痛苦的表情,觉得这样很美。谁知道,大家看到她做作的丑,就更加讨厌她了。(选自《田芸》)

十七、捧瓮灌水。

子贡,孔子的弟子,南游到楚国,后又回到鲁国。经过汉阴时,他看到一个老人在一个菜园里培土,把地分成畦,开沟,直抵井边,用骨灰盒从井里取水浇地。不难,但效果不大。子贡说:“这里有设备,一天可以浇灌几百床,省力又见效快。不打算用了吗?”给菜地浇水的老人抬头看着自贡说:“怎么了?”子贡说:“把木头砍下来,做成机器。前面轻,后面重。从井里提水就像抽水,像开水一样快速涌出。它的名字叫橘子。”浇菜的老头生气地变了脸色,然后笑着说:“我听我老师说,有聪明设备的人一定要做投机取巧的事,做投机取巧的人一定有投机取巧的心。”不说胸中有投机取巧之心,那么就不会有纯粹的品质;没有纯粹的品质,就无法保持强大的精神状态;不能保持旺盛精神状态的人,是得不到道的。我不是不知道机械的作用,而是因为羞愧而不用。”(来自天地)

二十、邯郸学步

战国时期,燕国守陵有个年轻人。他对自己的走路姿势非常不满意。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好看,就决定去邯郸学走路。

每天早上,这个年轻的守陵人站在邯郸繁忙的街道上看人们走路。邯郸人虽然走路漂亮,但也有自己的方式。守陵少年一会儿观察那人的走路姿势,一会儿跟着走几步;过了一会儿,我琢磨了一下那个人的走路特征,跟着走了几步;学会学习,永远学不好。他很着急,干脆丢掉了原来的步法,从头开始学走路。从此,他每走一步都很艰难,不知所措。

连续学了几个月,他不但没学会邯郸人的步法,连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了。他花光了所有的钱,不得不回到寿陵。但他再也走不动了,只能爬回去。(选自《秋水》)

21.井底之蛙

在一口废弃的井里,住着一只青蛙。一天,青蛙在井边遇到了一只来自东海的大海龟。

青蛙对乌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啊!当你高兴的时候,你就在井边上跳。累了,就在墙上的洞里休息。有时我把自己舒服地泡在水里,有时我快乐地走在泥地里。为什么先生不去井边观看和玩耍呢?”

听了青蛙的话,乌龟想去井里看看。但是,他的左脚没有完全插入,右脚被栏杆卡住了。它不得不后退一步,告诉青蛙关于大海的事情,说:“你见过大海吗?海之浩瀚,一千多里;海洋的深度超过一千英尺。古代十年有九年有洪水,海水并没有因此而增加;八年中有七年干旱,海水没有减少。大海不受旱涝影响。生活在茫茫大海里真幸福!”青蛙对乌龟说的话感到羞愧。(选自《秋水》)

二十二岁,庄子辞职

庄子在普水河边钓鱼。楚王听说庄子是个很有才华的隐士,就想让他出山,帮他治理楚国。于是派了两个使者带着沉甸甸的嫁妆去找他。信使沿河寻找了许多天,终于在浦水的拐角处找到了他。庄子坐在水边,头上戴着一顶草帽,眼睛盯着河水。两位使者不敢打扰庄子,只好轻轻上前,对庄子说:“我们的国王早就知道你的大名,想请你做楚国的宰相,帮助他管理国家大事,所以派我们来请你。”庄子手里拿着鱼竿一动不动,好像没听见。两个使者没办法,只好又说了一遍。等了很久,庄子转头看着两位使者说:“听说楚国有只大乌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把它放在一个珍贵的盒子里,献给了寺庙。是这样吗?”两位使者点头称是:“是,是。”庄子又道:“那么,请诸位先生告诉我,这只乌龟愿意死,留下几块骨头受人尊敬吗?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两位使者不明白庄子的用意,不假思索地回答:“不用说了!俗话说,生不如死。当然,我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里。”庄子大笑,令使者大惑不解。突然,庄子止住笑,对使者说:“你们两个回去吧!告诉楚王,我宁愿像乌龟一样在泥里爬,也不愿被供奉在庙里。”使者这才明白庄子的意思,他劝庄子说:“楚王给了你一个女儿,你还是去赴任吧。”庄子说:“女儿重于利,宰相是尊贵的职位。但是你没见过献祭的牛吗?喂它长大,然后穿上绣衣送到祠堂,再宰杀作为祭品。这个时候,它不可能是一只孤独的猪。说吧,不要侮辱我,我不会被国家大事挟持,我决心终身不仕,以加速我的野心!”这两个信使别无选择,只能回去。(选自《秋水》)

二十三、鹿侯养鸟

在春秋时期,一只海鸟飞到了鲁的郊区。吕后知道后,以为是吉祥鸟,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海鸟进入祠堂。为了表示对海鸟的尊重,吕后每天以最丰盛的宴席款待海鸟,并为鸟演奏宫中最美的九韶音乐。然而这只海鸟却被音乐吓得魂不附体,行为异常。她不敢吃一块肉,不敢喝一滴水,三天之内就死了。这都是因为吕后用自己的方式养鸟!如果以养鸟养鸟,就应该让它们生活在深山老林中,自由徜徉在江湖中,顺其自然。(选自《智乐》)

二十五、善游泳忘水

颜渊外出求学时曾渡过一条叫上神的河,船夫驾船如神人般娴熟。颜渊问他:“你能学会开船吗?”船夫回答:“是的。会游泳的人经过多次练习就能学会。如果你会潜水,虽然你没见过船,但你一起来就能驾驶它。”颜渊问为什么,船夫没有告诉他。颜渊回到孔子那里,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告诉了他,并问他的丈夫如何理解船夫的话。孔子说:“会游泳的人,因为熟悉了水,忘记了水的存在,所以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学会。”至于潜水员,虽然没见过船,但一起来就能开,因为他把深渊当成小山,把船的倾覆当成从高地撤退的汽车。一万个翻盘或者退路的场景都呈现在他面前,也不会扰乱他的心,让他无论做什么都从容自然。谁都知道,以土陶为赌注,头脑聪明;用银钩打赌,你害怕;赌黄金,心会迷茫。用的匠心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爱惜东西的紧张,所以特别注重外来的东西。凡是注重外来事物的人,内心都是笨拙的。”(选自《盛达》)

二十六、纪子斗鸡

从前有一个人叫吉云圣子,特别擅长驯养斗鸡。周宣王知道后,派人邀请他去教斗鸡。十天后,周宣王去视察,问纪昀的儿子:“你驯服斗鸡了吗?”纪昀省子答道:“还没有。陛下您看,这鸡虚荣傲慢,靠实力是不行的。”周宣王听了这话就回去了。10天后,周宣王又来问:“训练时间到了吗?”纪昀的儿子回答道:“还是不行。这只鸡看到别的鸡就发光,摆出一副打架的架势,这可不好。”十天后,周宣王再也受不了了,于是他又去问了一次。他问纪昀的儿子:“我等了这么久。是时候被驯服了吗?”纪昀指着鸡回答说:“陛下,您看,现在快好了。其他的鸡大声喊着要打架,好像没听见。其他的鸡都傲慢自大,好像没看见一样。”周宣王说,“你这样驯服了鸡,就像一只木头鸡。你怎么能和其他鸡打架呢?你居然说这还差不多。我不明白为什么?”纪昀说:“表面上看他像个木鸡,但精神很专注,已经到了完全德的境界。如果他和其他鸡打架,其他鸡看到也会害怕。到了这个层次,才算驯化。”周宣王听了,还是点点头。斗鸡的时候,不出所料,纪昀的儿子说,谁家的鸡都比不过纪昀的儿子训练出来的鸡。(选自《盛达》)

二十九、木头和哑鹅

有一天,庄子带领弟子们外出散步。大家沐浴在初春的暖风中,边走边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很快,大家来到了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山上长着许多树,许多工人正在伐木。庄子和弟子们观看,只见旁边有一棵大树,枝叶繁茂。伐木工人来到树下查看,转身离开,又砍了一棵树。庄子觉得很奇怪,就追着伐木工人问他:“你为什么只是看着那棵树,而不把它砍倒?”伐木工人回答说:“树虽然粗,但是没用,我就不砍了!”庄子听了伐木工人的话后,自言自语道:“原来如此!这棵树能保持年龄,不会因为不成熟而死!"出了门,天色已晚,庄子领着弟子们住进了山脚下的一个老朋友家。好久不见,老朋友很开心。他急忙让儿子把鹅杀了,给庄子做饭。儿子答应出去,很快就回来了。儿子问:“鹅会叫,人不会。应该杀哪个?”朋友回答说:“打死那个叫不出来的!" "第二天,弟子们问庄子:"昨天,山里的大树因为没用,还能维持自然的生命,但昨天晚上,主人家里的鹅却因为没用,先死了。王老师待人接物是选择有用还是无用?”庄子笑说:“我不选择有用与无用,我在有用与无用之间。”门徒们听了都笑了。(摘自《山树》)

三十一、林回弃墙

当假中国人逃跑时,一个叫林晖的人抛弃了价值几千美元的宝玉,却背着他的婴儿匆匆离去。有人问林晖:“你做这些是为了钱吗?但是婴儿是非常没有价值的;你害怕累赘吗?带着婴儿逃跑比带着宝玉还麻烦。是什么原因抛弃了身价千万的宝玉,却背着婴儿跑了?”林答道:“宝玉那块,因有价值,与我相联;这个婴儿自然与我血肉相连。”被金钱和私利团结在一起的人,遇到贫穷或灾难,会因为害怕伤害而抛弃对方;骨肉之情自然团结在一起的人,在遇到贫穷或灾难时,会互相帮助。互相抛弃和互相帮助真的差太远了。(摘自《山树》)

三十二、见利忘危

庄子在吊岭和栗园散步,忽然看见一只怪鸟从南方飞来,翅膀七尺宽,眼睛一寸长。小鸟飞到庄子面前,翅膀碰到了他的额头。那只鸟落在庄子前面的一棵栗树上,好像没看见庄子。庄子大吃一惊,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鸟?翅膀大却飞不远,眼睛不小却目光呆滞!”于是,庄子撩起衣服,手里拿着弹弓,快步上前,寻找机会弹射出去。这时,庄子看到一只蝉躲在茂密的树叶后面乘凉,忘记了自身的安全;蝉的一侧,一只螳螂正准备捕食蝉;就在螳螂准备冲上去的时候,躲在一旁的怪鸟上去一把抓住了它。看到这里,庄子惊呆了。他想:“这些动物因为贪图蝇头小利,正在互相吞食!我现在就想弹射怪鸟。不就是和这些动物一样吗?这是见利忘义!不,我必须马上离开。”想到这里,庄子扔掉弹弓,转身就走。刚走了几步,栗子园的看守人从后面追上来了。园主以为庄子在偷栗子,就追着骂,赶过去质问。庄子回到家,他一连三天没说话。门徒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其中一个叫齐林的人问他:“先生,这些天你为什么不高兴?”庄子答:“我守形忘己。因为一只鸟碰到了我的头,我想把它弹射出去,但是没有考虑到身后的危险。结果被公园管理员侮辱了,所以觉得很不开心。”(摘自《山树》)

三十三、两个小妾相反

杨朱去了宋国,住在一家旅馆里。他看到这家旅馆的主人有两个妃子,一个漂亮,一个丑陋。长得丑的受店主青睐,长得漂亮的被鄙视。杨朱不明白,就问原因。旅馆的老板回答说:“那个漂亮的认为她漂亮,但是我不认为她漂亮;那个丑的自己觉得自己丑,但我不觉得她丑。杨朱告诉他的弟子:“记住:如果你做好事,有心积善,就不会有善。能够行善,抛弃自己的名利,在哪里都能受到人们的欢迎。美自然是美,自吹自擂,其实并不美。丑人自以为丑,德行却美。”(摘自《山树》)

三十七,败家子

有一次,轩辕黄帝在橘子山(今河南省)遇见大尉,去了襄城(今河南省襄城县)。突然,他迷了路,碰巧遇到一个放马的男孩。轩辕问:“你知道尤茨山在哪里吗?”

男孩回答:“是的。”他又问:“你知道大坤住在哪里吗?”男孩回答:“是的。”

黄帝非常高兴,说:“我的孩子,你真了不起。你不仅知道杨东鑫,还知道大伟的住处。我再问你一遍,你知道怎么治理天下吗?”男孩说:“治理天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几年前我一个人环游世界,当时还病着。一位长者告诫我,‘到襄城游玩,要注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在我好多了,我打算去更远的地方旅行。所谓治理天下,也不过如此。我还能说什么呢?“这孩子在这里什么也没说,但他能说会道。黄帝见这孩子很聪明,坚持要问他如何治理天下。孩子无奈,回答道:“所谓治理天下的人和放马的人不一样吗?”只是为了把危害马群的劣马赶出去。”黄帝对牧童的回答非常满意。他称牧童为“石天”,恭敬地向牧童鞠了几个躬,然后离开了。(选自《许武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