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跑60天
周六是跑步最放松和自由的时间。周一到周五背着大背包在狭窄拥挤的街道和公园里跑步真的不是什么好体验。周六轻装上阵,在家附近人少的公园跑步,感觉真的很好。下雨的时候,感觉更好。平日里跳舞,练拍打操的都没出来。非常安静。锻炼的人也少了很多。下雨了,空气变凉了。不知不觉我加快了速度,跑起来也不累。决定打破历史记录,挑战下一个十公里。
虽然和大多数跑者相比,我是一个龟速佛慢跑者,但是我很享受这种节奏。跑完步不觉得累,也没有比赛的欲望。我只是和自己在一起。没有聊天,没有听音乐,只是静静地跑步。当然,专注跑步才是真正的禅跑,但我还是有很多想法,无法清空自己的头脑。不要勉强自己,让想法来,想放就放。
我坚持锻炼。我不喝冷饮,生冷的少吃。我会用一点大米,黄芪,红枣代替水煮一锅汤。我关注和尝试过很多养生运动:拍打拉伸、双盘、大拜、特殊呼吸、瑜伽、健身等等。看过很多中医,吃过很多中药。我体验过针灸推拿。和很多同龄人相比,我真的是一个养生爱好者,虽然养的不多!
我如此热衷于健身,为什么?一个怕死,一个怕生。我很怕死,主要是有顾虑,不想让女儿失去母爱。我也害怕生活质量低,自己享受不到,还要给家里增加负担。所以,我希望活得精干敏捷,最好优雅地老去。为此,我想保持健康,这是资本,也是一切的前提。
但我不能说注重养生的生活方式是对的,是好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认为是别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经历。所以,对于那些爱抽烟,会喝酒,从冰箱里拿出东西直接吃,熬夜不睡觉的人来说,我觉得不正常。所以,女儿想吃冰和垃圾食品,我也不会完全拒绝。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保证情绪畅通的最重要的。而且我觉得内在的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远胜于外在的影响。不要过日子,说实话在任何时候都是最好的选择。
如前所述,我关注了很多养生方法,也尝试体验了很多。不管怎么说,如果宣传的是万能的,能治百病,那基本就是夸大其词了。如果有办法无敌,那就成为救世主,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就算有也只能是自己。
每个人都会生病去医院。在绝望中,我总是期待奇迹和救世主来帮助我。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失望。去年阿姨生病的时候,我们找了一个师傅。我们一直幻想着主人来了,阿姨的病就有救了。但是世界上没有大师,如果你依赖大师,你就放弃了自救,你就没救了。有一些绝症患者把医院当成救星,听医生的建议做手术,化疗,放疗。能活下来真的很幸运。前几天在家门口发现一个中医按摩,却被夸能包治百病。最糟糕的是,有一种神奇的方法可以给男孩烧符号。去了三次,扎了针也没觉得生气。艾灸烫了几个水泡。再看看那个房间,局促狭小的空间,简易的床,不换的床单,还要提防被按摩吃了豆腐,突然醒悟,又一次相信了救世主。人总想找到逃避痛苦的捷径,但人生没有捷径。
那我们该相信谁呢?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身体感觉。选择一种养生方式,坚持一段时间,身体会告诉你答案。
我的偶像林曦说过,不管你没有坚持三个月,不要轻易下判断。养生之道也是如此。不管什么方式,都不要听别人说什么,多么精彩,多么不可思议。自己去尝试,坚持下来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你的就是好的。
回到禅跑。我开始觉得跑步是受到了村上春树的书《我谈跑步谈什么》的影响。我以前试过跑步,但是跑的时候肚子痛,心跳,耳朵闭。我觉得我可能不适合跑步。这么瘦了还需要有氧运动吗?看完这本书,我有点想再试一次的欲望,就想着我看过萧宏慈说的禅跑,再弱也能跑。于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禅跑,看到了推广禅跑的微信官方账号,就加入了禅跑打卡。
禅跑群的人经常分享自己的经历,各种慢性病的自愈等等。不要太在意那些分享,尤其是推广人员的分享。自己的经历才是最真实的。我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迟钝的人,对任何事情都不那么敏感。所以很难坚持尝试。禅跑也是如此。我不好意思说太多我的身体变化。便秘,这个似乎困扰了很久的问题,现在不太重视了,似乎也不再是什么大问题了。第二天腹痛不是问题。闭耳还是偶有发生,但我并不担心,也没有成为常态。其他的看似没有明显变化,但也没有不良反应。刚开始跑完会觉得有点酸,有点累,慢慢就习惯了。没力气的时候,慢慢跑。反正你不追求速度,不跟别人比。找到自己舒服的节奏,跟着感觉走就好了。
到今天,我已经在Zen跑了60天了。跑步本来的目的是健身,但是跑着跑着,坚持和自律的感觉,才是最大的动力。如果你对自己满意,你就会有信心接受更多的挑战。继续坚持,完成第一阶段目标——100天。
最近,我开始读马的《顶天立地的功夫》,我很同意的观点。所以我想试着学习他的站姿技巧。
任何学习,方法,坚持,缺一不可。《刻意练习》这本书似乎在解释方法的重要性。而量的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你积累到一定量之前,不要太纠结效果。埋头苦干是正事。
关于保健和慢性病调理,很难认识和认清自己,依靠药物、针灸、推拿、按摩等外界的帮助。第一,你需要遇到一个注定辩证准确,用药准确的医生;其次,坚持起来比较困难,需要财力和时间的配合;第三,容易产生依赖思想,不利于激发自愈系统发挥作用。我更喜欢自己练习。至于选择什么样的功法,需要你自己去体验和感受。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别人说什么都没有意义。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注重自律是取得成功的两大能力。其实知识的灌输真的不是很重要。何必让小学生那么努力,天天苦于英语?(关于孩子的问题后面会讲到。)
跑步带给我最大的成就感:坚持和自律。我能坚持做一件事,风吹雨打,雾霾烈日都挡不住。当我能长期坚持一件事的时候,我对自己的满意度会提高很多。有信心坚持做更多的事情。时间长了,坚持的事情多了,自律的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世界上有没有一件事是不需要坚持的?天才可能是存在的,但是不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估计天才很快就会变成庸才。从一件事开始,慢慢练习,慢慢坚持,习惯自然就养成了。
对了,我一直觉得习惯的培养必须靠自律,强求和催促很难培养出好习惯。人们常说养成习惯需要21天。女儿的蛋糕英语坚持了50多天,但一旦我不再催促,我就立刻打破,干净利落地放弃:(。
专注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佛道都在讲空无。其实不是真空里什么都没有,而是无关紧要,就是活在当下。专注是活在当下的最好方式。但是很难。对我来说很难。感觉大脑无时无刻不在运动,与当下无关。静坐也是想让我们回到当下,摆脱其他的想法。
我们经常教孩子专心听课,孩子也不能专心听课,甚至想去看医生。但是我们自己很难做到。对于孩子来说,让她保持专注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打扰。不要在她做事情的时候唠叨她,多给她一点时间和空间,多等一等,耐心一点,也许她的专注力受损会少一点。
对于成年人来说,专注力也是可以训练的。手忙,心闲。我越来越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学一门手艺,既然是手艺,就一定难。太简单了,容易走神。森下典子在《每天都是好日子》中介绍了自己学习茶道的心得。循序渐进看似毫无意义的严格标准动作,其实是训练专注力的好方法。书法,绘画等需要动手能力的东西,我觉得都是不错的方法。
禅跑讲究的是呼吸,不应该偏执。但目前还是做不到。可能跑步这个动作还是太简单了,拉不回我的心。我目前对书法和绘画不感兴趣。看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女儿喜欢画画,我很支持。如果她能坚持下去,这个爱好会带来很大的收益,这绝不是考级和特长生能比的。
我一边跑,一边看书。现在基本上是一周一个节奏。
小时候喜欢看小说,沉迷于那些故事,幻想自己的故事。后来读书少了,在应付考试的时候觉得看别的书很浪费。现在又喜欢看书了,喜欢看描写身体、心灵、个人感受的书。读着读着,发现自己的很多想法在不同的书上有交集。
读书就像喂养灵魂。带着感情读一本书,就像吃着自己喜欢的食物,有着深深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记得谁说过一句话:希望天堂像图书馆。真的,读书是最容易获得快乐的事情。毕竟现在买书方便又便宜。
很多时候我们不听周围人的意见,可能有一种抵触情绪在里面。我为什么要听你的?你怎么可能是对的?。。。可能是一种自卑感在作祟。拒绝别人,其实是捍卫自己的自尊,更深层次的,是不自信。但是,读书就不一样了。这是我们主动选择的,所以很容易以开放的心态,不带偏见地接受。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往往可以在书中得到解答,事物得到默默的滋养和慰藉。
但是,先知后觉,孰轻孰重。知之易,行之难。明知道做不到也没用。书里吸收的养分要运到生活中消化。这个其实挺难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执行力。
我的执行力很弱。看了很多书,感触很多,写了很多读书笔记。能真正应用于实践的却很少。我唯一能自豪的是跑步。坚持60天对我来说不容易。
有时候看完一本书,我会想,停一会儿。一本书里的营养还没消化完,就看下一本书吧。这会让你消化不良。但这不是读书的问题,而是提高执行力的问题。书还是要看的,但是执行力需要加强。
无忧无虑的天使
最近女儿整天开心活泼的像一只自由的小鸟,叽叽喳喳,扑扇着翅膀,她的生机和活力让我深深感动。
在习惯清单中,她列出了“生气的时候不要发脾气”。这段时间,你真的没有发脾气。还是有一些小情绪,但是如果你能很快化解就没关系了。也许有她刻意自控力的原因,但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这段时间对她没有感觉。她的情绪受我的影响很大。
我忍不住对她大喊大叫,给她穿小鞋。当我发现这个时间太频繁的时候,我会迅速反思自己。除了分析问题,我也从书本中汲取能量。如果你有足够的精力,你就会少一些情绪。女儿的接受度高。而且孩子会受到妈妈的影响,会更快乐。
我同情一些孩子。在学校被老师逼着学习,在家被家人盯着看,整天在大人的关注下无法放松。时间长了,他们会积累情绪。有些孩子会通过发脾气来发泄情绪。有些孩子因为大人的威严而不敢发脾气,所以通过自我屏蔽来保护自己。不管是发脾气还是听大人的话,这都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时间长了,小人就会精力不足,甚至保护不了自己,出现抑郁、自闭、厌学、狂躁、多动等问题。
它无忧无虑,天真单纯,只知道玩耍的年纪,却被沉重的枷锁束缚着,背负着沉重的学习负担。每个人都有求知欲,但我们的学校和家庭却经常鼓励,破坏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主动性,说孩子不懂事,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灌输的知识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我的数学仅限于加减乘除的能力,比较复杂的就靠计算器了。其他函数,微积分等等在Java里早就被遗忘了。而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和充电。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是可以学习的,学习主动性、理解力、专注力、自律性都很重要。主动来自兴趣和需求,专注来自不被打扰,自律来自自由成长的空间。这些不一定是学校课本上学到的。
很多家长也会说,我没有要求他好好学习,但是不要太落后,老师整天找家长也没什么好处。老师只有教育学生的义务,但家长要对孩子的心灵成长负责。我们要保护孩子,而不是和老师联手要求他们。
我妈妈,女儿,奶奶总说我太爱孩子了,孩子出了社会什么都不能承受。我为孩子的自理能力做了太多,这是溺爱,我承认。善待孩子,满足孩子的要求,不是溺爱。每个人都有被尊重、被信任、被关心的心理需求,得到的东西会很满足,会树立被爱的信心。即使在社会上遇到困难,她也不会怀疑家人对她的爱,也不会失去活下去的欲望。那些有自杀倾向又不能忍受痛苦的人,一定是在家里被压抑太久了。活着是人自发的欲望。如果你选择自杀,你就找不到活着的快乐,不是家人给的爱太多,对苦难的训练太少。
在谈到跑步的时候,我想到了这一点,也谈了很多。我只想说,如果你爱孩子,专注做好自己就好。你好,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