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儒家的“仁者爱人”、道家的“自然无为”、佛教的“大悲天悯人”等核心思想融入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急迫的
这说明师父的“仁”是超越了一般善恶对立境界的仁。
六祖慧能大师说:“外人说不生不灭的,就不生了,生了就灭了,灭了也不灭,就说不生了。我说不生不灭者,生于今日,不死于今日,故与外人不同。如果你想知道自己的内心,但不去想所有的善恶,你自然会进入一个清净的心。湛然往往是无声的,你可以熟练地使用恒沙。”
可见孔子是大菩萨境界,证空无善恶。
道家的清净无为——真正的无为
传说老子骑青牛到函谷关,在函谷关府为府尹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时,一位年过百岁、相貌英俊的老人来到府邸找他。老人向老阿紫简单敬了个礼,说道:“听说你丈夫学识渊博,多才多艺,我愿意向你请教。”然后,老人得意地说:“我今年106岁。说实话,我从小就虚度了一生。我这个年纪的人都死了。他们开垦了100英亩肥沃的土地,但是没有地方。他们建造了万里无檐长城。他们建了四所房子,但最终都成了荒野边缘的一座孤独的坟墓。我呢,虽然穷了一辈子,还是吃五谷杂粮;虽然一砖一瓦都没放,但还是住在遮风挡雨的地方。先生,我能嘲笑他们现在忙了一辈子,就为了让自己早死吗?”在易先生看来,我这个活着的人,是不是比他们享受到更多的快乐?”我听到这里,微微一笑,对提督说:“请找一块砖一块石。”老子把砖头和石头放在老人面前,说:“仙翁,如果只能选一个,你要砖头还是石头?老人骄傲地拿起砖头,放在他面前说:“我当然选择砖头。””老子笑着问老人,“为什么?"?老人指着这块石头说:“这块石头并不钝,也没有棱角。拿了有什么用?"?需要砖头。”老子招呼围观的人,问:“要石头还是要砖?”每个人都说他们想要砖头而不是石头。老子转身问老人:“石头和砖的寿命长吗?”老人说:“当然是石头。”老子释然一笑,道:“石有寿,人不择之。砖头的寿命很短,但人们选择了它。就是有用没用。世间万物皆如此。人生虽短,有益于天上人,天人皆择,皆读之,短而不短;人生虽长,人对天无用,天人皆弃之,忽忘之。长也短。”老人突然感到羞愧。
(关于道教的真面目,请参考曾国藩的《大觉悟》一文:...这几天在真正的民军里亲身经历了很多成功和失败,通过细细品味和慢慢咀嚼,终于发现了这部道家经典的奥秘。这本看似横空出世的书,其实讲的都是入世的道理。只是孔孟是直接的,而老子主张用迂回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沈涵冲仍然坚持强制,而老子认为“柔则胜,弱则胜”,“天下最柔,天下最强”。“河流是百谷之王,对它有好处。”这句话多么深刻啊!老子真的是一个伟大的智者,把世界上的竞争艺术揣摩得最深刻。
曾国藩想到了在长沙与绿营的恩怨,与湖南官场的凿不合,与陈和云在南昌的斗争。这一切都是以儒家和法家的直接方式完成的。结果呢?表面上看是赢了,实际上埋下了更大的隐患。另一个例子是清德和陈的参与,他们插手和干预各种事务。在处理的时候,虽然高兴干脆,但没想到锋芒毕露,过于强势,伤了清德和陈的上下左右,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障碍。这些隐患和障碍,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在书房和六签室是无法想象的,对事业的伤害大大超过了一时的风光和快感!既然直接的、以强对强的战术有时行不通,而迂回的、间接的、以弱制强的方法也能达到目的,打败强者而不留隐患,为什么不采用呢?少年时,我想起了“慷慨无角”、“大声稀疏”、“大象无形”、“笨拙若拙”这些曾经让人无法理解的话,现在突然变得清晰起来。这些年来,与官场、绿营的斗争,其实就是一种角力,有声有形,看似娴熟,实则笨拙。真正的慷慨,大象和大乔不是这样的。它应该是完全看不见和不必要的。.....说也奇怪,如今经历了风雨,曾国藩再来读《庄子》,对于这部前无古人的巨著,他有很多* * *声。甚至,他意识到庄子和孔子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在入世时可以而且应该互补。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做出英雄般的事业,还可以保持一种平静而谦虚的心态...
真正的无为是“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而无不为”。金刚经上说:“佛告菩提:诸菩萨应以此法降服其心:一切众生之类,我将入涅槃灭之。若如此,无量众生无数,无人能灭。”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表面上热情地去做,心里却什么事都没有。无为不是消极逃避世界,不做事;这不仅仅是遵循自然规律,而是要不时地移动。圣人孔子也“有所不为”,表面上看似“有为”。这实在是曲解了圣人的本意。《金刚经》也提到“一切圣贤圣人,皆以无为而为,惟有分别。”圣人虽有不同程度的成圣,但都是忘物忘我,不辱不惊,即如金刚经所说“无我无男无众生无寿。”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虽然和我们不一样,但也是一种偶然的教导。是一种说法(带着西方人的根:当时西方无法接受更高层次的环境和文明),即“以众生之心应知之事”;最后,主动舍身为义,为众生赎罪。看来耶稣基督也是一个打破了“二元对立”的圣人,因为他知道众生是一体的,否则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身体;如果众生不是一,众生如何能从耶稣的赎罪中获益?所以判断真正圣人无为的根本标准是“心”!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冯导,因为生过四朝,做过六朝皇帝,打破了中国有史以来的官方记录,被后人称为官场“不倒翁”。
南石怀想评论冯道:
“但教中无恶,亦立于狼虎之中。”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冯导,因为生过四朝,做过六朝皇帝,打破了中国有史以来的官方记录,被后人称为官场“不倒翁”。南石怀想评价一下冯导:他有三个原则:想欺负地面就不欺负,中间不欺负别人,想欺负天空就不欺负人,他以三个原则为基本原则。这么便宜,这么贵,这么长,这么旧...特别声明,此人不可随便模仿。现在只是学术和客观的研究。(佛教徒讲大菩萨境界,只能随类化身,随缘不变。)
宋代欧阳修说秀才的气节被他毁了,奶是娘!说它在太平盛世,能在政治风暴中站稳脚跟,一点也不奇怪。然而,在这样一个80多年的混乱时期,他能坚持到底真的很不容易。第一,这个人至少不腐败,这样人们就无法攻击他;而且性格和行为的其他方面都完美到无可挑剔。自称“长乐老人”,历史上只有两个人敢这么吹牛。其中有一位皇帝——清朝乾隆皇帝——自称“石泉老人”。
综上所述,被攻击的无非是财富和性,冯导很可能两样都没有。他很正直,纯洁,没有什么爱好,真的是学佛的。甚至他的儿子也买了一条活鱼。他一看到就给儿子打电话放了。乱世做这样的人太难了。
在五代80年的混乱中,他为文化的保存和国家的活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顾全大局,长期被控不忠。从他的作品来看,他当时的观念是:我该对谁忠诚?这些家伙是外国人。当他们来到中国,他们将成为皇帝。你想对他们忠诚吗?那不行!我来自中国!所以他说“狼和虎也站在自己中间”。他不把五代皇帝当皇帝,而把他们当虎狼。再看他的一生,可以说他清廉、认真、正直,度量当然也很大方。他能容忍和影响敌人。说实话,后人是学不到冯道的,因为没有他的教育和气节。看他能容忍和影响敌人,可见他几乎没发过脾气。
后来苏东坡和王安石都称赞他。苏东坡谈冯道:“菩萨,再来。”王安石谈到冯道,他是“佛中人”。说自己是活佛。找一个历史上的人,也就是冯道,真的是庄子的秘密。
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当时的人无法理解其含义,会影响后世!孟子云:如果你是丈夫,你说的话不一定要信,但你做的事不一定要有成果。岳飞说“经营之美,在于一条心”,真是一个见证。净土宗第九祖胡艺大师20岁时,为解读《论语·颜渊》中“颜渊问仁”一章,对孔子“一日克己,天下归仁”的说法感到不解。苦参苦读三天三夜废寝忘食,恍然大悟孔子心法。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求证,颜祖突然洞穿了两个疑点:一,圣人所证,无非此心;两者,正统的传承,只能靠亲历者传承,不能代代相传。(大师真的懂儒家的方法,跟阳明差不多。)颜祖为叶天奇开门:
三代唐瑜虽然走了,但我们的心灵从未走。春秋有孔子,六朝末有王通,宋代有陆象山,明代有王文成。后来的学者,如果承包到心性之源,说尧舜孔严还没死,尧舜孔严却达不到心之外。
虽然尧舜圣人已经存在很久了,但是每个人固有的本性并没有消失。春秋时期,孔子、颜元所证明的境界,与尧舜无异。六朝的王通,宋代的陆象山,明代的王阳明也证明了圣人的境界。所以,不管你生在什么年代,只要证据符合你的心意,都可以有尧、舜、孔子、颜元这样的圣人。
智祖悟出孔子和颜的心法后,才知道“道统”不在名迹,不在代代相传。这完全取决于他的证书是否符合一个圣人的心。颜祖认为,两千年后的今天,王阳明是孔颜之后裔。他在《赠石盖关,礼盖关,自白占轮》中说:“近代只有阳明先生一人教孔子和严新法。”当李介绍这位门外汉时,他更明确地指出:
顾圣学虽死,但有不朽之人。患仁者视之为仁,智者视之为智。百姓日常使用却不知其耳。经过两千年的努力,王阳明在异国他乡生活了三年,顿悟良心,洗去了汉宋儒学的陋习,直接传播了孔颜之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性,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仁者见此心,谓之仁。智者见此心,谓之智。但是,普通人每天都在意识到它,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阳明被贬贵州隆昌,顿悟到“致良知”才是真正的圣人之道。他教人“只要我不欺负他(良心),他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在这里多安全多幸福”!这种知行合一的实践成果,一扫自汉宋以来仅以“言之私意”猜测圣人境界的陋习。阳明先生实现孔子心法,是孔子的继承者。
最终“修行千百种,归元别无他法”,没有了这一条,就只是“心”了。
老子说:我有三宝,捧着,护着。一是善良,二是节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善良是普遍的;节俭是冷漠,是无欲无求,是清净心;我不敢先为世界做任何事,因为我认识到整个法界都是一种无私无我的精神。悟道了,就“不与众生争”了,就满足于落后于人了。
老子的三宝,正是佛家所说的:乐善好施(“仁慈”),庄严仁爱(“节俭”),不为己谋福,愿众生免受苦难(“不敢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