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注》解读

我一直对易经占卜很感兴趣。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了解到南怀瑾的《易经杂注》是比较入门的读物,大体上可以对《易经》有一个比较好的了解。其实看完整篇文章,我对阴阳八卦和天干地支五行只有非常粗略的了解,非常难以理解。但孔子对凝聚力的一些人文解读更发人深省,其中蕴含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说:如果你一直读,那你就没有读过。所以这次打算整理一下,分享一下从阅读这本书中吸收的一些营养。

易经三原则包括:1。改变,2。简单和3。难度。其中,可变性原理第一条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人与物之间,甚至宇宙万物之间,都存在着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变化是宇宙的规律。所以易经把这种变化总结成最简单的八卦符号,通过卦的排列和其他影响因素,用最简单的方式掌握宇宙变化规律的规律。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之后,就可以顺应自然,做符合变化规律的事情,从而达到顺势而为,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基本法启发了一个道理:“人要随着世界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改变自己。”很多职场人工作5-7年就止步不前了,因为当专业技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往往很难突破瓶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精力才能一点点提高。

当然,改变不一定只是为了提高职场竞争力,还包括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努力锻炼,努力戒烟,养成看书的习惯,培养反思的能力,这些都可以改善我们的点点滴滴,不要固步自封。

解释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你能看清楚有多少条鱼在深渊的底部,在河水的泥水里,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其实很倒霉。从易学的角度来说,知道的太多,未必就好。从心理上来说,要搞清楚一切需要太多的精力,知道真相的人往往很痛苦,很孤独;就做人而言,你能看清一切。不要认为你很聪明。其实别人对你有戒心,会吃醋。人要学会适当的装聋作哑,即使心里知道,也不必说出来,而且会利人利己。

所以懂易经的人不会随便占卜;聪明的人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免因小失大;大气的人宁愿受委屈被误解,也不愿意和别人明辨是非。生气委屈没什么。

你说的错综复杂的卦是什么意思?《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除了八卦都是相对的。比如把六爻倒过来看,就成了六爻,所以六爻是综合六爻。这种综合占卜就像。综合占卜的原理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客观,因为不同的立场有完全不同的想法。在生活中,应该有一种智慧叫包容。所谓包容,就是能够包容生活中的不完美,包容那些你认为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学会接受别人的反馈和意见,以开放的心态包容一切。

按照易的原理来看待人生,一举一动都是相对的,正反交错。得意则失意。有人赞同,有人反对。人事物理学肯定是这样,离不开这个普遍原理。所以,刚得到一个东西的时候,先看前面,看前面再看后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好事可以导致不好的结果,坏事也可以导致好的结果。视角不同,经历也不同。

在此,南先生引用《阴阳五行志》“善生于害”的一句话来解读五行生克规律。“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有些事情你看似帮了他一个忙,可能反而伤害了他。

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孩子一哭,你就给他钱,他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表面上,你帮了他一个忙。孩子长大了,骄横不羁。他不知道世界上现实的残酷,所以你伤害了他。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玻璃人,到社会上一拳就碎了。百分之八十是因为家庭教育的问题。中国有句古话,给人一桶米是恩人,给人一担米是仇人。帮助朋友就是在他困难的时候帮助他。他总是心存感激,但他从不满足于过多的帮助。往往你对好朋友付出了很多人情,结果得到的是那些让你受益的人。

而它的原理,也就是由五行而来的规律,就是生人也待人,两个对立面并存,没有绝对的一个。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在生活中,要学会放弃,学会衡量,懂得适可而止,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

注意“屈”字是很奇妙的。宇宙的规律不是直线的,太空中的轨道也是圆形的,所以万物的成长都遵循一条曲线。老子有句话叫“乐者全”。有人说读老子会成为军事家、阴谋家,很厉害。因为老子告诉我们不要走直路,可以走弯路来完成,拐个弯就能成功处理事情。

天地间,每个人的成长轨迹就像一个“阴阳八卦图”,路都不是直的。而我们在生活中只需要做好这两件事:前进和转弯,不一定赢在起点,有时候赢在转弯,转弯好需要一些智慧。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地势富贵,君子以德载物”就是说天的运动刚健有力。相应的,君子要表现得像天一样,自强不息,刚毅坚强,永不止步;大地之势厚而滑,君子加德,兼容并蓄。梁启超于1914年到清华时,希望清华全体学生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易经》中“自强不息”、“爱惜道德”的话来激励清华学生,后来逐渐演变为清华的校训。

做人需要时时刻刻用德来约束自己,这样才能“学会聚精会神”;知识是积累的,知识要渊博,什么都懂。“问而辩之”;还不如到处问问题,到处咨询,这样会问的问题总比不会问的好。“宽以待人,活在其中”;光学习是不够的。要大度,以物待人,要伟大,要包容,不要狭隘。“仁与行”;有了以上三点,你也要善良。这四种美德是君子应该达到的修养。

学过《易经》的人应该明白“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知道宇宙万物都有变化,应该知道如何去适应变化。如果你希望上帝保佑你?没有这回事;菩萨保佑你?没有这回事。自助者天助。如果你不站出来,想靠神的帮助,靠菩萨的帮助,那是傻子,那是傻子,那是一种没有感情路的人的无知。

人只能靠自己,谁都不靠谱。世界上没有可靠的人,连你的父母和你的孩子都不能依靠,只能靠自己。我真的可以自己站起来。所谓天人合一,自助即天助,这是中国文化自助与人助的道理。愚蠢的宗教人士把他们的生命交给其他人,交给佛菩萨,交给上帝。他们自己什么都不做,靠神佛菩萨给他弄吃的。没有这回事。所以《易经》说“得神之福,好运无弊”,这样才能昌盛,所以《易经》的文化完全是人的教育。

“不要用潜龙”是指一个事物正在萌芽,潜伏,等待突破。在这种状态下,不能轻举妄动,需要隐藏实力,等待最佳时机。人的一生,婴幼儿和青少年,就是“不要用潜龙”。这个阶段只能学习,积累,成长,靠父母培养。如果父母急切地盼望着孩子的成功,女儿的成功,就像你种下的种子一样,总是渴望着快点长大。如果给孩子太多的期望和外界的干扰,孩子就无法正常发挥潜能。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准备好了,但是时机还没有到,那就属于“不用”。不要把这个舞台当潜龙。不要急躁或鲁莽。第一,保持现状,寻找突破口。一旦新的机会到来,立刻抓住它,跳出现状。有些人很冲动,跟着自己的性子走,时间没到,就不干了。没钱花,又着急找新工作的时候,这个时候,你找到的工作不一定是你满意的。就这样,我陷入了一个折腾的循环。我很累,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百分比很小。

书中有很多关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解读,但才华有限,很多道理未必能完全理解。每个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东西,但没有多少人在生活中应用它。学知识不用才是书呆子。最后,我想说,人之所以会感到烦恼和焦虑,和我们的欲望太有关系了。所以,我们不妨减少自己的物质需求,这样身心可能就不再焦虑,心情就顺畅了,身体自然就舒服了。普通人学佛求道,学观自在。生活的追求是无忧无虑,健康舒适,活着就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