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中药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最好。一般口服药物结合口服药物,无并发症者一周左右即可痊愈,预后良好。抗病毒药物也可用于治疗。让孩子定期用温水冲洗漱口腔;禁食生冷或辛辣食物,不要给过咸的食物,以免引起疼痛而拒绝进食;饮食要容易消化,吃一些清淡、松软、温热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让孩子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孩子衣服干净,避免皮疹感染。我辨证论治此病很多例,效果不错。治疗:急性发作时,手、足、口粘膜布满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躁,舌质红,苔白或黄,手印青或脉数。该证为外感致病病毒所致,脾胃之泪充满滞蒸。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用自拟清热泻火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65438±0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65438±02克,石膏65438±05 ~ 30克。高热动风者加羚羊角、蝉蜕;心气和饭都旺的人,一起领红粉;如果引起便秘,黄而生的地黄薏仁会变大;阴虚者加用麦冬、知母;风热犯肺者加桑叶、杏仁。每日1剂量,水煎两次。恢复期热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食欲不振等。,这是余邪,治疗应该是调脾助运,化清。外方:谷芽、商品薏苡仁15g,蝉蜕6g,钩藤、淡竹叶9g,甘草5g。每日1剂量,水煎两次。中医古籍中对此病并无专门记载,但根据此病的症状和特点,似乎属于中医“温病”、“湿热”、“疫”的范畴,属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热燥湿、滋阴降火。在临床观察中,本病除手足口部出现皮疹外,常伴有发热、口臭、流涎、拒食、易怒、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致病病毒,内有脾胃之热所致,宜清热泻火,解毒凉血。急性期用自拟方清热泻脾汤。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效。使用此方时要注意停病,以防苦寒用多易伤脾胃,即待发热逐渐消退,皮疹缩小,其他并发症减轻时,改用调脾助运之药,同时要确保邪不伤正,邪往正。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患病儿童,加强婴儿保健,减少感染机会。同时要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