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帛画的成就及影响

汉代帛画进一步发展,长沙马王堆一号、三号墓1972、1973出土5件,山东临沂金雀山九号墓1976出土1件。除了继承战国帛画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题材外,还有吹嘘死者享乐生活和“养生之道”的气功图。其中保存最完好、艺术最精湛的帛画是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一件被解读为“非衣”的帛画。

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具完整的女尸,棺盖彩绘,未穿衣服。它呈T形,长205厘米,上部92厘米,下部47.7厘米。画面分为上、中、下三层,被认为代表了天、地、地三界。天空中有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图画,还有象征太阳和月亮的太阳、玉兔和蟾蜍。在太阳和月亮之间,有一个蛇头的形象,或者被认为是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护者。此外,还有阙门、守门(皇帝)。在人体部分的上层,画着一位老妇人,衣着华贵,拄着拐杖行走,神态优雅端庄,应该是死者墓主人的画像。老太太身后有三个丫鬟,并排站着,前面的两个丫鬟跪着迎接,衬托出老太太的特殊地位。下层描绘厨房场景,属于厨师和敬语。在地下部分,画着一个又矮又胖的“巨人”,拿着一个盘子象征着地球,名叫余强。整幅画自上而下,龙蛇盘绕,将三部分连成一个整体。间隙中加入了鱼、龟、兽、鸟、青、碧、多等形象。

费义描绘的世界充满了神话和想象,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宇宙的信仰和解读。在表现方式上,构图充满对称,以线描为主,色彩浓烈,以红白为基调,蓝色明亮。写实造型与夸张相结合,富有装饰性。墓主人的画像依然沿用战国帛画的剪影,简单朴素,但动作生动递进,和出土女尸真的很像。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主要人物为男性,身材肥胖。红袍加剑,手慢,气度从容。人脸图像采用侧面四分之三,是肖像绘画的突破。西汉帛画的发现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空白,其高超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显示了古代画家的智慧和才华。因为他们地位低下,不可能在画上留下他们的名字。墓中埋帛画一直延续到唐代和辽金时期。出土作品有新疆阿斯塔那唐墓帛画、辽宁法库野猫台辽墓帛画等。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帛画的形式、内容和技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构图上,克服了前奏时期人物上下排列的手法,以俯视的视角描绘了车马礼兵队伍的全貌。这是最早的记录现实生活的大型绘画。可惜剥离损伤较重,只能粗略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