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砂锅的历史
兰州砂锅是陶器的一种,属于粗陶,里面有沙子。它是由盛产煤炭的兰州郊区阿干镇的煤矸石制成的。因其物美价廉,是旧时兰州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在过去,兰州砂锅在兰州人民中广泛使用。多年来,兰州工匠继承和创新砂锅的制作技艺,制作的砂锅独具特色。兰州地方志专家邓铭先生说,兰州砂锅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器皿。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铁和瓷器相对缺乏,砂锅是兰州人的主要炊具。兰州砂锅丑,外观简单,颜色黑黄。不像瓷器那么精致光鲜。不仅老百姓喜欢,皇室也很青睐。相传,甘肃的名优特产在明代每年都由苏凡国王呈献给朝廷,名为“入八宝”。分别是:米雪(岷县白蜜)、徽琼(徽县蒸馏酒)、夜光杯(夜光杯)兰州砂锅,其貌不扬,却能跻身皇家“八珍”之列,与甘肃其他名优产品一起成为贡品,可见兰州砂锅的确是一种质地优良的日用品。解放前,兰州著名艺人李海洲曾写过《砂锅歌谣》,盛赞其优点:“兰州砂锅,名扬各县;耐用、轻巧、方便;无裂纹、无爆炸、无沙眼;快煮,炖会烂;煮汤炒同色;滚下米汤,又香又甜;炒鸡蛋,嫩鲜;沏茶煎药,色香味俱全。”
砂锅起源于南山阿干镇。
在甘肃、宁夏等省广为流传的民歌《小牛郎》中有一句经典歌词。它唱的是“我去了阿甘县城,买了一个大砂锅,养了好多孩子,赶着吃,就把锅打破了。天下穷人多,哪一个像我。”这首流传了上百年的民歌,展现了兰州砂锅的悠久历史,也证明了阿干镇是兰州砂锅的主要产地。昔日,在甘宁青人民的印象中,阿干镇就是兰州砂锅的代名词。据考证,兰州砂锅最早制作于阿干镇,该镇也是兰州砂锅的主要产地。制作砂锅的原料主要是阿干镇出产的软质煤矸石泥。把磨成粉的软煤矸石和矿渣粉反复搅拌成泥,再多次锤击,使其变得柔软坚韧。然后放在模具上,用木板定型。干燥后涂上釉,入窑烧制即可。根据《七里河区阿干镇志》的文字记载,熙宁路杨颖居在《马鞍志》中记载,杨颖居于庆干隆四年(1739)到阿干,“见居民皆制陶,墙、脚、顶皆覆器”解放前,阿干镇是砂锅作坊(兰州话叫锅厂)集中的地方,锅厂多达二三十家。解放后成为兰州耐火材料厂、七里河区耐火材料厂、阿干镇耐火材料厂、阿干村耐火材料厂等几个大厂。砂锅只是其中一种产品,主要产品是工业耐火砖。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铁锅和铝锅的广泛使用,
据明清史料记载,阿干及黄河以北的兰州枫林关陶器已有一定规模。清末穆守启的《甘肃宁夏青海简史》显示,兰州砂锅早在明末就已行销西北各省。《甘肃风味导报》记载,1960年初,76岁的沈仲瑛回忆,其父沈于清朝同治六年在河学做砂锅,至民国初年,又有高、陈、吴、李等数家在兰做砂锅。那时候都是前店后院的作坊。解放初期,员工约30人,年产量约65438+万件。在654.38+0956的合作化运动中,成立了两个生产砂锅的合作社,从业人员57人,品种22个,最高年产量分别为654.38+03.9千件和654.38+095。
砂锅老匠人的回归
85岁的石藏金是一位仍然健在兰州的老砂锅匠。他家世代在阿干镇做砂锅菜。13岁开始在砂锅作坊工作,解放后在七里河区耐火材料厂工作。他从事砂锅制作40年,直到1980退休才停止。石藏金老人回忆,阿干镇最早有二三十家锅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康佳、张家、时嘉、孟佳等。砂锅有大变号、变号、一号等十几种...蛋锅,还有药锅、沙锅、沙锅、煨锅等十几种生活用品。最小的蛋锅用来煮亚麻水。以前女人没有好的化妆品,就用蛋锅煮亚麻水来保养和定型头发。当时人们称之为啜水。还有一个小茶壶,大概只有2寸高,1寸厚。它是用来煮茶的。由于体积小,升温快,被称为“毁灭者”。煮出来的茶和中药一样苦,主要是苦力喝了提神。当时大部分砂锅作坊都是间歇性生产,每到农忙时就停下来,农闲时再开始生产。其中只有两三家,如时嘉锅厂,常年生产。阿干镇生产的砂锅一部分销往兰州市及周边县,更多的砂锅由足户运往陶敏地区、贺州、青海等地销售。煤矸石可分为软煤矸石和硬煤矸石,砂锅全部采用软煤矸石。挖矸的矸洞主要在娘娘沟、大广沟和景山公园的山顶,最好的软矸是娘娘沟。烧砂锅用的煤是阿干镇山寨煤窑最好的。
石藏金说,解放前锅厂不是很大,阿干镇只有几家比较大。阿干镇锅厂比较集中,整体规模比较大。除此之外,兰州其他地区还有锅厂。当时,水磨沟口的谭磊河、城内的新关(光武门)以及黄河以北都有制罐厂。这些锅厂使用的煤矸石和煤来自阿干镇。
渗入兰州文化
砂锅作为一种普通的炊具,在旧社会被广泛使用,它一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经过数百年的沉淀,兰州砂锅已经渗透到兰州民俗文化中,与砂锅相关的典故和词语在兰州使用频率很高。现在人们的说法里都有兰州砂锅的影子。可见,老砂锅是兰州人离不开的一种生活器皿,兰州人熬中药的药罐子也是砂锅的延伸产品,属于砂锅的一个范畴。
七八十年代以前,兰州人常用“兰州砂锅”一词,这是对兰州人的贬义词,骂人时常用。兰州文史专家邓铭先生解释说,清朝末年,一些八旗子弟没有做好本职工作,家破人亡后无依无靠,就寄生在辕门外(今中心广场)月牙桥下。他们白天拿着砂锅在城里到处乞讨食物,晚上就睡在桥下。如果衙门里的官员外出,会发给他们穿制服,让他们带着旗帜和牌子出行。以前兰州人带着孩子走辕门,经常指着桥下的乞丐说,如果从小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成了兰州砂锅。于是,“兰州砂锅”演变成了兰州乞丐的代名词。旧时有句著名的顺口溜描述兰州的落后状况,是几年前兰州方言快板提到的一句谚语:“睡在炕上的老人,是砂锅里煮的土豆蛋。”在兰州人常用的歇后语中,有很多关于砂锅的话,比如“破砂锅——问(纹)到底”“砂锅捣蒜——一锤子买卖”等等。兰州的著名小吃“热冬果”和“灰豆”都是用砂锅慢慢煮的。
旺盛的生命力
兰州砂锅作为一种炊具,在当地厨师手中有多种风格。他们用它来烹饪许多精致的菜肴,如“砂锅豆腐”、“砂锅肉丸”和“什锦砂锅”。汤汁鲜美,经济实惠,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美食。“兰州砂锅”已成为知名品牌,至今仍为兰州人所喜爱。兰州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挂着“兰州砂锅”。旧时兰州有句话:砂锅不滚,除非滚。也就是说,砂锅非常适合炖食物,可以把食物的所有味道都煮出来,同时调料也渗入到食物中,形成一种美味的汤状美味。现在随着铁、铝等新材料的广泛使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使用砂锅,但兰州砂锅品质独特,做出来的食物风味独特,人们不能完全抛弃。在各种高科技产品的普及时期,因其耐高温、耐酸碱、稳定性好、煮出的肉味鲜美、不易变酸,至今仍很受欢迎,并一直作为兰州特有的炊具保存下来。
生于几千年前。
兰州地方志专家邓铭先生说,兰州砂锅是什么时候做的已经无从考证。目前关于兰州砂锅最早的记载见于明清文字。兰州博物馆文化馆员李铁岩擅长研究陶器。他说,兰州砂锅起源于何时,没有文字证明,但根据原料和器物特征分析,砂锅与新石器时代陶器一脉相承,属于一种带砂陶器。沙陶硬度高,耐高温,常适合烹饪食物。是古代加工熟食的常用器皿。据此推断,兰州砂锅至少有6000年至10000年的历史。兰州砂锅的制作过程不是很复杂,但是需要很多技巧。只有能工巧匠才能做出精美的砂锅。所用原料主要是煤矸石,质软,韧性好,耐火度高,上面是磨成粉的矿渣。它们与水混合均匀制成泥,经过多次捶打使泥非常柔韧,然后铺在特制的模具上,晾干上釉,直接在明火上烘烤制成砂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