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怎么施工?
2.浇筑基础混凝土和基坑回填:混凝土材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砂、卵石和水泥,卵石粒径不超过构筑物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水泥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以保证混凝土标号和质量。每隔4~6米在板缝处或地基土变化处或填挖交界处必须设置沉降缝。缝宽1~2cm,沉降缝中心线与道路平行铺设。每层浇筑后,应填以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设计要求回填基坑。基础混凝土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
3.基础与墙体的连接方式: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立即在基础表面放置卵石,卵石应深入基础混凝土不小于5cm,露出部分不小于5cm,并以30cm的间距呈梅花形排列。
4.涵身浇筑:涵墙身混凝土的材料要求与基础混凝土相同。涵洞墙身采用现浇脚手架和模板施工。支模时,必须严格检查其位置的准确性和各部分垂直度的尺寸和规格。经核实,支撑牢固,经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每隔4~6米在板的连接处或地基土变化处或填挖交界处必须设置沉降缝。缝宽1~2cm,沉降缝中心线平行铺设,每层浇筑后应填满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混凝土的搅拌、浇筑、拆模和养护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5.盖板预制:为方便吊装,钢筋混凝土盖板就近预制,盖板预制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尺寸和要求进行。预制强度达到65,438+000%,涵台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用汽车吊安装盖板和涵台。安装前,应先检查盖板和涵台的尺寸,盖板和涵壁应压紧,安装后用水泥砂浆填实。
6.铺设防水层:作为防水层的油毡,必须有施工前材料检验的试验报告,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沥青不断搅拌,直至变成液体,使用中的热沥青不低于150℃。涂刷前,将砌体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无污垢、水等杂物。在热沥青凝固前铺设油毡,使其粘合在一起,消除翘曲、空鼓等现象。
7.进、出水口:进、出水口应严格按照图纸采用砌体结构施工,施工工艺应符合规范。进出水口的槽床应布置顺直,使上下游水流稳定顺畅。当有落井和急流时,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指示进行施工。
8.涵背两侧填筑:在涵洞防水层施工完毕,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涵背回填,填筑施工在涵洞两侧分层对称均匀进行,在涵洞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对称进行。涵洞台背后1.0m范围内采用轻型捣固机械施工。当顶部填筑厚度大于1.0m时,允许使用重型施工机械,涵洞台背分层回填。
9.涵洞盖板顶面填筑:涵洞盖板顶面填筑应在涵洞盖板强度满足要求后分层填筑。第一层松铺厚度不小于50cm,用压路机碾压时采用静压法。?涵洞是路基下的排水隧道,通常由洞身和洞门建筑物两部分组成。
洞身构成过水通道的主体,应具有必要的孔径,以保证设计流量,同时应牢固稳定。洞身的作用一方面是保证水的通过,另一方面也直接承受荷载压力和填土压力并传递给地基。隧道洞身通常由承重结构(如拱圈、盖板等)组成。)、涵洞、基础、防水层、伸缩缝等部位。钢筋混凝土箱涵、圆管涵为封闭结构,涵台、盖板、基础融为一体,涵身断面由箱型接头或管接头组成。为了便于排水,涵身还应有适当的纵坡,最小坡度为0.3%。
洞口是洞体、路基和河道的连接结构。入口建筑由进水口、出水口和沟床加固三部分组成。洞口的作用是:一方面,涵洞与河流相连,使水流进出顺畅;另一方面保证路基边坡的稳定,防止被水冲刷。沟床加固包括进出口调节结构、减蚀和防蚀设施等。
根据结构形式,涵洞可分为圆管涵、拱涵、盖板涵和箱涵。
圆管涵由洞体和洞口两部分组成。洞身是过水通道的主体,主要由管体、基础和接头组成。洞口是洞身、路基和水流的连接部位,主要有八字墙和直墙两种形式。
圆管涵的管体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径一般为0.5m、0.75m、1m、1.25m、1.5m,管径根据排水要求选择,多采用预制安装,预制长度一般为2m。管径为0.5 m或0.75 m时采用单层钢筋,孔径在1 m和1 m以上时采用双层钢筋,管径为0.5 m时管壁厚度不小于6 cm,管径为0.75 m时不小于8 cm,管径为1.25 m时不小于10 cm,不小于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