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是时候“贴秋肥”了。怎么健身?医生:秋季保健从滋润开始。

伴随着一场又一场的雷雨,炎热的夏天开始慢慢离开我们的生活。此时,室外秋高气爽。虽然中午还是有点热,但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闷热了,早晚天气开始变冷。进入秋季后,白天逐渐由长变短,身体的健康状况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医院医生郑月表示,入秋后,人们的情绪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容易伤春,情绪低落、抑郁。这个时候可以多进行户外运动和旅行,尤其是秋季爬山,不仅可以增强人的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锻炼你心脏的收缩力。如果不能旅行,也可以通过饮食、日常、运动来调理身心,让自己更好的学习、工作、生活。

饮食方面

首先要多喝水:秋季是一个非常干燥的季节,皮肤中的水分蒸发很快,容易干燥脱皮,严重缺水,会出现咳嗽、口干、大便干燥等症状。所以,秋季养生要从“润燥”开始,每天要补充大量的水分,至少要喝2升水,保证身体代谢所需的日常饮水量。

其次,多吃白色食物:根据中国五行学说,白色入肺,多吃白色食物可以更好地保护和滋养肺部,如梨、白萝卜、莲藕、百合等。生吃或者炖肉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多吃酸性食物,如橘子、柚子等。如果遇到食欲不振、腹泻、腹胀的情况,还可以用红豆、薏米、山药一起煮粥,都是很好的滋补品。

“贴秋肥”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句俗语。很多人认为秋天要多吃肉,但其实“贴秋肥”是指夏天食欲不振的人,到了秋天食欲会变好,可能比秋天还胖。其实秋天应该少吃猪肉,特别是一些有肠胃病、高血压、慢性中风的人,不宜吃太多,但是牛羊肉可以适当改善,也可以增强身体自身的御寒能力。

工作和休息

很多人作息不规律,尤其是节假日,早上喜欢睡懒觉。秋高气爽,应符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自然规律。早睡可以使肺部得到很好的舒展,减少早期血栓的形成,有利于预防脑血管疾病。秋天晚上9-10入睡很正常,早上6-8点起床比较合适。也可以睡前用温水泡脚,帮助睡眠。

“春寒料峭,秋冻料峭”也是老年人经常背诵的养生词汇,而“秋冻料峭”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秋冻。可以根据当天的气温及时增减衣服,特别注意早晚天气较凉,预防感冒。

运动

秋天既不太冷也不太热。秋季可以选择安静宜人的环境进行锻炼,对身心都有好处。不过运动时间建议在早上7-9点和晚上16-18之间。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因为早晚温差大,在外面呆太久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运动项目的选择也很有讲究。秋季养生的原则是“藏而不露”,所以比较适合做一些舒缓安静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慢走等。运动量不宜过大,防止体质较弱的老人或儿童出汗过多,损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