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真的存在修行者吗?真的有人飞升吗?

气功起源于古代,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历史记载和医疗记录,古代气功被称为行气、导引、呼吸、胎息、按压、静坐、正念、内功等等。名字很多,说明气功在古代有很多形式和做法,它的形成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不是哪个神的,而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很多人齐心协力的结果。“气功”这个名称最早见于晋代许逊所著的《净明教志》,近代的《少林拳秘笈》一书中也使用了“气功”一词,但这个名称一直没有得到青睐,未能普及。气功这个名字被普遍认识和使用,还是在全国解放以后。气功起源于古代的医疗保健活动。《吕氏春秋·古乐》中有记载:“昔康家初,阴气滞积,水道壅塞,非本也。百姓抑郁停滞,筋骨不能缩,被传为舞。”康殷是传说中福麦时代的一位古代皇帝,仅次于颜地神农。康殷统治之初,发生了一场洪水。因为河道被堵,人们的家都浸在湿冷的气体中。很多人被殷琦卡住了,关节不通畅,筋骨不达标,还得了风湿病。为了对抗疼痛,人们发现跳舞可以缓解疼痛,舒展关节,于是编了合适的舞步,以宣告指挥中的气滞。这个记录中描述的事件可以被认为是过多的筋来引导气的循环。1975年,青海乐都地区出土一件双耳彩陶罐。据考证,属于半山马厂文化,距今已有4000-4500年,相当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这个罐子有耳朵,嘴巴小,肚子大,底部紧,面积就像罐子的口。坦克有一个清晰的画浮动裸体肖像。这个图形就像一个人,双脚平放,略宽于肩,双下肢呈蹲裆状弯曲,腹部微抬,双手环抱,嘴在腹前张开,眼睛微闭,似乎凝视着上帝,神情平和宁静。整个身体呈站在一堆上的姿势,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令人惊讶的是,这幅裸体像上为男,下为女,体现了下阴为上阳,阴阳相和的思想。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以艺术形象展示气功功法的实物。这样的贴腹姿势,在古代一定对气功的医疗保健作用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人们相互学习的榜样。因此,古代艺术家创造了这样的陶塑。这个彩色的双耳陶罐充分证明了气功不仅在中国出现的很早,而且在古代就非常流行,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锻炼方法和思想。相传黄帝时代的名医俞敷,治病时经常使用气功疗法。《史记·扁鹊列传》记载:“古时候有个医生叫鱼雨,他不用汤治病。那石,那桥,那案,那毒熨,一抻,就该见病了。”架桥、办案都是气功疗法。古人设计的舞蹈和气功功法,往往以动物的姿势和动作为范本,动物的一些特殊行为和效果,可能会给古人以启发。《庄子·刻意》说:“吹一口气,吐故纳新,熊伸过鸟,长命百岁。此导之事,举形之人,对彭祖寿也有好处。”“运”音虚,许即吸气。“吹”和“呼吸”的意思一样,都是呼气和吸气的意思。意思是,通过呼吸,吐出污浊的气息,融入清新的气息,像老熊爬树一样伸长脖子,像飞虎在天空中飞翔一样展开翅膀,舒展双脚。这是气功专家为了长寿而练习的一个动作。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珍贵文物中,有一幅帛画《导游图》。其年代约早于公元前168年。地图上绘制了44种引导图像,包括站、卧、蹲、坐。可识别的仿生动作有风筝的背影、沟里的狼、龙的攀爬、鸟的伸展、猕猴的吵闹、鸽子的嘴、猿的尖叫、熊的经、鹤的背,十分壮观。本图所包含的指导治疗的疾病有十余种,包括:诱聋、品积、诱项、中诱神、诱渴、诱痹、诱膝病、诱烦、晕厥等。可惜的是,指引图只记载了西汉初年流传的指引“死亡”图,铭文很少,现代人按图修行并不容易。令人欣慰的是,1984年,在湖北江陵张家山,考古人员在一座西汉初年的墓葬中发现了一本先秦气功专著《尹姝》。图文并茂,记录了先秦时期气功的理论、实践和治疗方法,包括大量的仿生技术。还论述了40多种疾病(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的作用、时间和疗程,以及四季起居和性生活,等等。读者可以根据这本书的指导,有选择地进行自我练习。所有文献都生动地展示了公元前2世纪以前气功疗法在中国的发达景象,有力地证明了气功是在古代医疗养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古代医生创造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医非常发达,气功在医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了《导图导风》之外,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行气玉佩铭》和帛书《鹊骨吃气》也是不可多得的早期气功专著。足臂十一脉灸调理阴阳十一脉灸是最早的经络科学专著,也与气功有密切关系。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是中国医疗气功的理论源头,历代医家必须认真研读。现存《黄帝内经》由《苏文》和《灵枢》两部组成,各载865,438+0篇。流传至今,经汉晋唐宋医家多次编辑修改。收集的论文内容、文笔、风格差异较大,可以断定不是一个人一次写的。其主要篇章的写作时间可以从战国一直延续到东汉甚至更晚。可见,我们现在看到的《黄帝内经》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众多医学流派学术成果的集合,集中了众多医学专家的智慧。在这本医典中,有相当多的篇幅是专门介绍气功养生和气功治疗的。如苏文的《古代天真论》认为养生要“阴阳调和,调至四时”,“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适于世俗之欲,无怨恨”,“不外功,无烦恼,以乐为务,以自得为功。”意思是生命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比如昼夜四时。世俗的欲望要克制,不要过度劳累,不怒不怨,安静快乐,安逸乐观。每天也要做必要的呼吸和呼吸引导、坐观等气功锻炼,使身体气血运行顺畅,与自然保持和谐。《黄帝内经》认为,如果我们坚持这样做,我们可以健康长寿。对于气功治疗,《黄帝内经》也有很多论述,比如苏文的化精为气说:“古之治疗,惟化精为气,只能愿之。”“化精为气”就是把精神藏在里面,引导气的循环,“愿因”,即通过语言解释病因,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也属于气功范畴。值得注意的是,《黄帝内经》中不仅有很多关于气功养生、气功疗法的经典解释,还谈到了什么样的人适合做气功医生。《灵枢·功能篇》说:“舒筋和心者,能导行气。”意思是关节温和、筋骨柔软、心灵和谐的人,可以学习引导气的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