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昂出生在哪里?
(1615-1694)字恒,是皖西休宁县人。因为家境贫寒,他放弃了职业,决定学医。他苦心钻研古代医学著作,结合临床实践,经过30年的探索和研究。著有《素身灵枢编注》、《医方集》、《本草纲目》、《汤头歌诀》等。
中文名:王昂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休宁
出生日期:1615。
死亡日期:1695
职业:医师,中医
代表作:《素身灵枢编注》、《本草纲目》、《医方集》。
个人简介
王昂(1615-1695),明末清初安徽休宁西门人。王昂从小就学习经典,而且“经典和历史有几百种,他并不急于研究”。他是本县的一名学者。明末,王昂出生在浙江丽水。在此期间,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想干一番事业,但却经常陷入孙山。
明朝灭亡后,随着王昂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越来越意识到科举考场上的腐败,开始痛恨科举制度。因为明朝的灭亡,他感受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因此,在清朝顺治初年,他毅然弃儒从医,毕生致力于医学理论研究和著书立说。由此,大量医学科普书籍得以普及,成为一代新安医学专家。
主要贡献
王昂诊断疾病,重视临床。一个是重脉综合征,一个是注射药物。王认为:医学的重要之处在于未切脉之前先切脉。脉象不真,就无法辨别真假,很少会出人命。其次要明确药物的性质,比如某一种药物要用在某一条经络上,或者有因为它而达到其他经络的人(《本草纲目》)。
在多年的行医过程中,王昂发现“古今方剂(医书)极其庞杂”,而以医方注释的书籍却很少。自陈武宣发起张仲景《伤寒论》注释以来,“一连数日,无一人解方。”给新手医生带来了很多困难,医生很难掌握。因此,王昂广泛搜寻并收集了许多书籍。他既穷又深。康熙二十一年(1682),王昂68岁时,写了一部医方集。
《医方集》一书共六卷,分21门。* * *收入370多方,附带490多方。本书古籍丰富,既吸收了宋代陈武宣《仲景书解》和明代吴坤《医方验方》的优点,又结合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先说明病因,后说明用药含义,应避免分别,只求义明。《医方集》出版后,迅速风靡全国,并由曹先生于1935编入《中华医典》。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59~1979年七次出版发行,被全国各中医药大学列为参考教材。1999年,国家中医药出版社又编纂了《王昂医学百科全书》。
生活经验
王昂弃儒攻医,三十多岁时大器晚成。他弃仕转而学艺,认为“诸艺之中,医尤为重要”,于是独专医。没有老师,生活在偏僻的山区,靠自己的勤奋,博览群书,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代名家。
主要作品
王昂不仅擅长临床实践,而且致力于医学理论研究,非常重视医学的互动性。他常说“用药如打仗”。认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完备,广为人知,但过于庞杂,于是将王昂的《本草专集》定名为《本草纲目》,其中每四百品从博中收集,适用的则收集成小册。
《本草纲目》(四卷)成书于1683,经清初三大名医之一的吴倩审定。1694在国内广泛出版,共70余版。1729(日本享保14)传到日本,东村次郎在日本印制发行本草。之后《本草纲目》再版至少200余次,在当代临床实用本草学中影响最深、最广。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因为它选药准确,关键药效突出,用法翔实。既是一部药理学专著,也是一部研究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好医书。这本书记录了超过120条王昂独特的个人见解。比如车前子,三文钱的中药,盲目治愈了宋代翰林学士欧阳修(文忠)的突发腹泻,在中医书籍中首次提出了人脑的功能,因此深受医学界的喜爱,成为中医人员的必备学习书籍之一。
性格评估
王昂一生的医疗工作很乏味,但他从不厌倦写书。他的书立足基础,注重普及,注重实用,文字通顺,通俗易懂。王昂一生作品丰富。除了《医方集》、《本草纲目》之外,还有其他书籍,如《素身灵枢编注》、《汤头曲音律》、《经络曲音律》、《普克宝镜百科》、《本草可读性》等。与前人相比,这些作品“都是以其他方式体现的,并不开路。过去,圣贤是竞争的目的,这为后人打开了改变的大门。”
《中医史》说,王昂的书通俗易懂,是清代著名的医学科普启蒙学派的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在学医的过程中,王昂深感《苏文》和《灵枢》是医生必读的经典。但卷帙浩繁,文字古旧,症状、针灸处方、药物混杂;“不方便看问题和答案。”虽然历代医家对《黄帝内经》多有论述
(包括和凌),但大部分都比较复杂,不清楚,很难把握内容的要点。他欣赏元代华寿在读《苏文钞》时将《苏文》的不同内容分为12条的编纂方法。他照搬方法,选取《苏文》、《灵枢》(不包括针灸)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象、诊断、运气、试治。他认为苏文统辖各种法律,文字比推理更重要。灵枢侧重于针灸和经络,有相当一部分体现在手法的数量上。因此,每个系列的原文主要是苏文和灵枢,但精华大致包括在内。为了方便读者查阅,《内经》原文都标注了出处,以免互相交叉引用。虽然在《内经》原版中有所删节,但段落依然连贯,不存在割裂原文的弊端。与华寿的《读苏文潮》相比,它有自己的特点。王对原著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编辑,增强了其系统性。其中的注释,大多是从唐代王冰、明代马谡、清代吴坤、张志聪的著作中整理而成,并可结合个人学习《内经》的经验,畅所欲言。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他谈到他是如何
他在编这本书的时候说,“要么删减其复杂性,要么分辨其谬误,要么润色其意义,要么详述其无知,要么把它当作一种怀疑。”多论证更恰当,力求解释《内经》的含义。由于他对《内经》原文的精挑细选(其中许多有明显的学术价值或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分类有序,注释简明,此书在《内经》注释本中颇有影响,甚至被后世用作《内经》教材。以上大致反映了王在医学理论方面的造诣和著述成就。
王昂在普及本草方剂学著作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对后世的影响相当广泛。自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问世以来,历代著作颇多。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广泛引用,其论述详尽全面,载有1892种药物,对本草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这本书卷帙浩繁,很难全部看完,不方便初学者入门。而《本草误》、《药歌》之类的书,局限于文字的二元性,还有很多空白,有必要但没有准备。而且上述几部本草著作只说某药治某病,并没有说明适应症的理由。即使是偶尔讲解药物属性的人,也大多不清楚、不明确,影响了草药知识的普及。面对这种情况,王昂决心在“准备”和“重要”两个字上下功夫,编写一本通俗的本草书,主要介绍药性和主治。他致力于历代本草研究,博采众家之长,重点研究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苗希雍的《本草经》。他删繁就简,从伯处还约,取常用药物400余种,于康熙二十年(1681)编成《本草纲目》一书。十年后,他又增加了六十余种,命名为《补本草》,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刊于世,但后人仍沿用旧名《本草》。全书共分8卷,第一卷为《药性的一般含义》一文,概述了药物的四气五味、盛衰、配伍、归经、功能、禁忌、炮制要领。之后将470多种药物分为草、木、果、谷、石、水、土、兽、鳞、鱼、虫、人。先鉴别每味药的气、味、形、色,再描述经络、功能、主治。以“十剂”宣、通、补、泻之冠为先,以土特产、疗、恶为次,许多药物都标有毒性、给药方法、饮食禁忌、收药时间、同义词、功效、真伪鉴别。附图400多张。本书体例新颖,颇具特色,选药精粹,几乎涵盖了临床最常用的所有药物,文字清晰流畅,易于记忆。
王的用药理论,注重对历代医家名篇的精华加以归纳总结。在学术观点上,他师古而不从古,能够折衷前贤的观点,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书中有18反对和19恐惧,根据临床实践提出反对意见,不考虑前人的“反对恐惧”理论;虽然对它的药性有几百种说法,但要用自己的观点来判断它的优劣。这本书虽然是本草专著,但为了更切合临床参考,在讨论药物时,一定要论证,药物的性质要结合疾病或病因来相互说明。还将中医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学等理论融于一炉,辨证论治的原则贯穿其中,让读者有章可循,灵活选药,切实可行。因此,该书自出版以来流传甚广,出版量已达。
有60多种,其中最早的版本是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另一个版本是1729这一天的。因为这本书通俗易懂,对普及本草知识影响很大。
也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脍炙人口的草药巨著。在清朝以前,历代医家编纂的方子很多。医学方剂的分类,方剂理论等。
表面也有阐述,但在解决方案上没有太大的努力。金诚无极《伤寒论·明》对方剂学有论述,但方剂学只有20余种。明代,吴坤写了《验方》。医方注释虽较程多,但多限于个人所知,其义、解不够详,收方范围不够广。王昂认为,医生应该知根知底。否则“抱死方治愈一个活着的病需要多大的希望,也不会是一个错误。”。有鉴于此,他在撰写《本草纲目》时,临摹了宋代陈艳《三因一病证论》和吴坤《医方考》的遗作,广泛收集和记载了各家学说。康熙二十一年(1682)写了一本书《医方集》,取长补短,互相服务。本书收录***3卷近700个方子(含处方及附方),分为滋补、发表、呕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调血、祛风、散寒、清暑、利水、润燥、泻火、化痰、消食、杀虫、明目。在每一门的开头,都简要地阐述了它的功能、主治和主要治疗证的病因病机。在各方名称下,简要注明功效及方药来源,其次是主要治疗证候、方药构成、方药解释及方药加减等。,并将各方治证的源、脉、脏、经、治法均有记载。在书的最后还有一章“应急药方”,记载了20多种意外或危急疾病暴发时的抢救方法,以备急用。书背附有《别药原释》卷1,以简洁流畅的叙述向读者展示了防病养生的重要性。王昂编纂的方剂多为临床常用的历代名方,且多属味精、性温、疗效可靠者。其选取的范围是从历代医书中获得的;选方原则是合理、实用、有效,多属于名医创制的方子,也属于无名医家证明的方子,体现了其客观求实的选方态度。一些名方(如百合固金汤、金锁顾靖丸等。)因为原始文献已经失传,所以书中描述的都是代代相传的。在方剂学的分类上,王借鉴"十剂"理论,按其功用分类展开,并结合先贤的观点,创立了一种按病因、治法全面概括方剂学的分类方法。这种方剂分类比较完善,便于临床应用,使方剂学成为一门不依附于本草或病证的独立学科。读者可以了解同类方剂的相关内容,便于按病选方;同时也避免了同一个处方的重复。这在当时不仅是一个创举,而且对后世影响很大。继之后,方剂学的大部分专著(如吴的《方剂学裁与用》、章炳成的《方便读本》等。)都是按照这种方法分类的,甚至目前出版的方剂学教材也基本沿用王昂的医方分类。在治疗各方方药方面,王对古今数十位医家的学术精华,从《内经》、《伤寒论》,到金元四大家、明初圣贤的学说,都进行了选录,并为博览会所取,各抒己见,阐释了正方体的精髓。他的解释重点是“辨证”。“名方虽有讲解,但对本原、脉、脏腑、经络、药性的处理却无法完成。”讲解与临床紧密结合,使理、法、方、药对应衔接,为后世方剂的讲解树立了一个标准。由于上述特点,医方集流传甚广,对后世影响很大。长期以来深受读者欢迎,成为中医全书的重要著作。有50多种出版物,最早的是康。
Xi二十一年刻本(1682)。
《医方集》出版后,王昂经过10多年的实践,编撰了《汤头歌集》一书,使读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临床常用方剂,并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出版。本书精选常用方剂300余首,编成200余首流畅易读的七言绝句,每边下有简注,弥补了绝句限韵或简化的不足。王编纂的特点是:按功能大致分类(20种,类似于《解集》),便于检索;以及“曲不限方,方不限句;药味和药引成就周明;?也说明古人用药物是举一反三,容易服用。”该书深受初学者欢迎,广为流传,对后世方剂学的教与学影响很大。有30多种期刊。后人模仿这种风格写民歌,或补充,或改编,或加注释,或用白话解释,不胜枚举。直到现在,学中医的人还把这本书作为入门读物。
王昂的治学观是相对纯粹和客观的。他不仅重视阐述《内经》等经典医书的内涵,发掘汉唐以来的方药著作和临床名著,还善于接受新的科学知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随着传教士逐渐进入中国,王昂对此采取了更加开放的态度。他认为西医虽然不知道气的原理,但对人体形状的讨论更有定论;也考虑到前贤说“脑为元神之府”“脑波记忆在脑”也是比较可取的。他在《本草纲目》信义篇下说:“我的家乡金正熙先生说,人的记忆都在大脑里。?每次昂思回忆往事,他都会闭上眼睛,凝视着,思考着,说明他全神贯注于大脑。”王昂在学术思想上崇古而不崇古,乐于接受西医知识,即医者应择善而从,对后世的“中西会通派”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
此外,王昂对养生也有很多研究。他的《姚远之解》、《寿任静》等养生著作,简要介绍了历代养生的要点,阐述了指导、气功、调养等防病健身的方法,一些常见病的预防,以及饮食起居中应注意的问题。从壮年到耄耋之年,王昂勤勤恳恳,立志普及,写不完。
从《本草纲目》序言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该部有“休宁八十老人”四个字。“利物与人”和“做一个禅师”是王昂一生追求的目标。他决心帮助医学。
世人拯救了疾病,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难能可贵的是,王昂是古代名医中自学成才的医学家。他谦虚好学,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他在《医方集》中说:“我没有事业,也没有老师教我。我不太懂,特别是因为我很卑微,所以能做到古人的意思。”这种谦虚求实的态度值得学习。王昂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丰富的医学著作中。除以上之外,他还写了脉搏旋律,共计近10种。王的学术影响及其对后世医方研究的积极作用,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为数不多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