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中医?

你好!首先祝你身体健康!我来跟大家说说“拯救”中医。

拯救中医,首先要摆脱文化上的“自虐”。中医理论的废除,现在回头看,已经一百年了。

在100多年前西风东渐的那些年,比起尖船大炮和舶来品,更能打动闭塞中国的是西医,是中国人认识西学的开始;随后的西风东渐,让中国的现代化意识疯狂滋长,而此时,第一批被唾弃的“糟粕”中就有了中医。

对中医的理解和态度意味着对与中医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对人自身的理解。

不久前,朝鲜医生根据著名中医的理论,用中文编撰的400年前的《东方医学瑰宝》将被韩国政府作为世界记忆项目之一申请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韩医”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传消息,似乎并没有强烈刺激那些陷入中医存废喧嚣中的人。

关于最近中医的存废之争,以及由此引发的中医“慢性病”的讨论,新华社播出的一篇报道说:要拯救中医,首先要摆脱文化的“自虐”。

这篇稿件引用了慕尼黑大学波奎特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的话:“中医在中国至今没有得到宗教文化的对待,在没有确定其科学传统地位的情况下,受到了教条式的蔑视和文化破坏……”

□不只是中医的痛。

1879年,国学大师俞樾(屈原,章太炎、吴昌硕老师)发表了惊世骇俗的废医论,明确主张“废中医”。

随后,近代历史上一批著名人物,包括孙中山、胡适、梁启超、严复等人,都主张“废医”,言辞更加激烈。时隔近百年,它们的杀伤力还在。

严复认为中医缺乏实际观察和逻辑推理,把中医归为风水、星象算命等一类神奇的方法。陈独秀说:“中医不了解人体的构造,也不处理药性的分析。.....只知道五行附会产生寒热阴阳的理论”;梁漱溟认为中医只是“手艺”,“没有客观依据”;鲁迅在《呐喊?《序言》中对中医的讽刺影响深远——“它只是一个有意无意的骗子。”就连曾经因病接受中医惠泽的胡适也说,“回头想想,我们家的‘中医’在这个科学医学史上能占据什么地位。"

民国时期,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中医斗争运动。1929年,国民党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在时任卫生部副部长刘瑞恒的主持下,提出了“废除中医案”,最终因社会阻力强大而失败。

“妓女、吸毒、中医的问题都解决了。”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民国时期主张“废中医”的余云岫在成为政协委员后,将中医与妓女、吸毒相提并论。

这些在今天听起来依然刺耳的极端理论,是在“中国大国”迅速衰落时,出于强烈的危机感而诞生的:中国必须“重塑自我”,提倡西学,摒弃旧学。五四时期,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更加汹涌。正是在这些意欲建立“新世界”、断然抛弃旧文化的声音中,基于文化自信的民族自信悄然流失。

传统文化作为中医生存的土壤越来越被弱化,中医脱离自身传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中医的存废困境,许多专家学者呼吁首先拯救传统文化。

长期关注中医药发展战略的科技部专家钱佳认为,正是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医学教育使得中医药质量下降,正是近百年来对西方文化近乎完全的接受使得中医药失去了生命力。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刘昌华教授表示,对中医的误解源于全世界传统文化的弱势,这不仅仅是中医在经济全球化强烈冲击下的痛。

□“一个书生学医,抓了一只笼子里的鸡”

“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很难理解中医。”

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孔红菱教授这样说。

中国有句俗话:“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在古代,读书人往往转而学医,比较容易入门,因为中医与儒家、道家、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甚至武术茶道、琴棋书画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

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长期融合,对中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理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而且直接创造了中医的基本框架,找到了中医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五行相交的藏象学说,阴阳互根的治疗原则,都烙上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印记。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史文献学科博士生导师张其成教授也认为,诞生于中国古代的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古代其他文化的关系同根同源。

然而,再茂盛的树,当它根基下的土壤没有营养时,也会慢慢衰退枯萎。

张其成说,在科举制度废除后的一个世纪里,传统文化受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冲击,比如废除孔子和经典,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汉字简化,西方哲学对中国古代思想的“科学解释”长达一个多世纪。再加上现代科学的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打断了,这也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致命的影响。

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日益边缘化,天文、地理、农学、数学等逐渐淡出时代舞台,成为历史文物。他是我弟弟,国画和京剧屈指可数,跟中医是一条船上的。合在一起被称为“国粹”的他,今天也在经历着现代科技的“洗礼”。

中医古籍都是用文言文和繁体字写的。今天学中医的人一定要有很好的古文功底,不然就用现代人改造解释过的古籍。用白话文翻译的中医古籍难免会被很多人曲解,再加上很多校对中医古籍的人古文功底很差。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难想象,中医古籍在今天是杂乱无章、参差不齐的,以此来指导临床,“关公斗秦琼”的现象是必然的。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逐渐陌生,尤其是原本的书面语言——文言文。在大多数人眼里,用文言文写的中医书籍无异于“天书”。这些用文言文记录的中医思想,成了现代人的一道难题。“传统文化离中医越来越远,中医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张其成并非没有悲伤。

——拯救衰落的文明。

为了保护中医药,中国近年来开始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决定将中医理论、诊断、疗法、方剂、中医八项内容“打包”,向联合国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孔认为,中医在现代科学文明中是不堪一击的。现代科技以西方为主导,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背景不同于西方范式。在传统文化退居次要地位的今天,中医必然会与现代科技发生碰撞。

大多数反对中医的人最大的批评就是不科学。孔认为,科学的标准是多样的,不能只基于可重复性和可测试性。西医也会面临中医提出的一些问题,比如药物的副作用。片面夸大中医的危害,纯粹是崇洋媚外的心理问题。

张其成认为,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也是最有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引领中国医学技术走向世界水平的古老医学技术。中国人应该珍惜它,从理论思维的角度有效地总结它,而不是盲目地用西方的逻辑分析工具去否定它,破坏它。

“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应该齐头并进,就像鸟儿的翅膀一样,* * *都将成为当代中医发展的动力。”

如果你对以上回答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好意,及时采纳作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