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王阳明核心思想之一的知行合一,是明武宗郑德四年(1509),即隆昌开悟二年提出的。

从知行观的发展来看,宋明理学家多主张知识为先,尤其是在朱理学独尊天下的环境下。世人所行的学问,往往在于求知——所见所闻的学问,在于万事贫乏,却忽视实践。导致儒家正统知识碎片化,以科举为目的,崇尚辞藻训诂。在这个大环境下,有佛家大行其道,以养生之学求道,以轮回求佛。世人与儒家的求圣之学渐行渐远。

虽然朱的“学而时习之”也是一种探索宇宙真理的哲学方法,暂且不论对错,但当时的大多数儒家子弟只是把朱的学说当成了获取功名的必备知识。就像我们现在在学校学的数学物理,大部分人只是以答题为目的,甚至很多学校通过题海战术、押题等手段来提高升学率。很少有人深究其中的原因。虽然他们学到了很多,但是越来越偏离做人的真谛。

受娄亮的影响,王阳明也对朱的“以物致知”进行了探索。然而,他的探索并没有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实际上和伙伴们一起去检查竹子。现在我们很多人看到王阳明的《一周终竹昏》可能会觉得好笑,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蠢,非常不可理解,就像当时很多人嘲讽王阳明的学说一样。

天下人皆醉,我独醒。曾几何时,深入无私地探索一个课题,成了大家的笑柄。这是王阳明的问题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事实上,知行合一的观念自古就有。《易经》里有“知行合一”的说法,但后来世人慢慢忘记了,要么重知识轻实践,要么重实践轻思考探索。王阳明用简单通俗的话重提这个话题,意在倡导世人知行并进,教导世人注重实践,磨砺事物。手册中对知行合一的理解有四点概括。

第一,知行本体论。

王阳明在大学里用“好如情欲,坏如恶臭”这四个字来形容知行的本体关系。看到美(不是现代女人味的意思)就是知道,喜欢美也可以。这是很自然的反应,并不是看到美就以为好,闻到恶臭就以为恶。这种自然而淫荡的反应是,知与行是相互关联的,是无私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行的本体论关系,必须从王阳明的“心即理”说起。在王阳明之前,儒家学者往往把心和理分成两部分。即使是同样提出“心即理”的陆九渊,也只是把理的德性部分与心融为一体,但完整的理还是与心两部分。王阳明将心与理融为一体,心中有知,自然会有行动来证明。知与行都在我们完整的心里,不需要索取。

第二,真知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你所知道的都是真实的,真知识是相对于假知识而言的。比如很多人认为自己知道读书对自己有用,但这种知识是真的还是假的?说到行为。读书虽然有用,但不去做就是假知识。如果读书有用,每天真的努力学习,那就是真知识。一读真经,就能做到。如果做不到,那就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意识到了。

很多人可以说一句话,你说的我都懂,但我不会。那么这种理解是真的吗?往往我们做不到。并不是我们真的做不到。只是考虑到外界的影响,我们因为担心、害怕、焦虑而不敢去做。这些都是良心被私欲遮蔽的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善解人意。

第三,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就。

这是就知识和行动的具体运作而言,对知识和行动的相互联系和包容特性的动态解释。意识属于知识,一个行动包含着意识的萌生,也就是行动的初始阶段。同理,行为是意识启动后的具体实践结果,是认识的终点。所以相互包容,也就是知行合一。

人们往往认为这句话是先知先觉,是把知行一分为二。如果真的理解了知行合一的真谛,理解了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出知行合一,那么知行合一是一还是二又有什么关系呢?知是开始,行是成功,行百步半是90,知而不行等于零,行而不知只是漫无目的的徘徊。

第四,知是行的理念,行是知的功夫

比如电瓶车死了。首先,你得知道如何给汽车充电,然后你才能给它充电。但是如果你知道如何充电,你就要按照具体的步骤去努力。如果只是懂而不努力学习,也是一种伪知识。所以知道是理念,做是功夫。想法和功夫结合起来,才是正道。

用螺旋图来理解知行合一的思维可能更直观。知行就像这张图上无数的点。不管是哪一点,都在这个螺旋上,就是知行。在螺线上随意找一段。当我们知道了真相,自然就知道下一步该何去何从。知道真相才是方向。在一定时期内,知识是起点,行动是终点,不断地反复实践,不断地成长和上升。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知道的想法也在成长,自然能做的范围也在扩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人生就像这条螺旋式上升的曲线,不断更新,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从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从而成为圣人。

王阳明先生的小弟子,希望圣派兴旺,大家都能有一颗快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