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第六机制——中医是初级阶段的整体观。

中医的第三个机理应该是启发人去理解生命。

中医的整体观形式

中医有鲜明的整体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医的哲学是整体的。“道”是中国人的理论来源,表现在医学上的元气、元阳、精气、血气等概念,是整体的感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有阴阳、平衡、天人等哲学观,都是整体观念;中医的支柱是“阴阳”二字,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阴阳失衡、正邪斗争的过程。阴阳的秘密是健康,阴阳失衡是疾病,阴阳分离是死亡。所以,调节阴阳的手段就是“与之相安无事”。与其说阴阳是二元对立,不如说它们是相互依存,服务于一个无缝的整体。

其次,中医眼中的脏腑是生命的主体结构,是整体的概念。以此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脏腑归里,关节归表”,把奇而不变的脏腑、五体、五官、九窍、百肢联系起来,通过精气、气血、津液的作用,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脏腑功能的不同,也是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协作。生理活动依赖于各个脏腑的功能,依赖于脏腑之间的互补协同作用和对立制约作用,是局部和整体的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构成并巩固了整体理论框架。

第三,中医把身体内外因素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认为外邪六淫,内七情,都可能影响生理机能,引起疾病。例如,外感风寒证和皮肤表面的致病因素可导致营卫不和,从而产生恶寒、发热和脉浮。这是因为肺和皮毛表里不一,外邪袭肺,使肺气不利。肺失宣,气上,就会引起咳嗽。

第四,诊断还体现了整体性。由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相互联系和影响,需要综合判断,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异常表现,由表及里地了解和推断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这就是中医四诊的理论基础。四诊支撑的“证”,是人体复杂微观变化的整体突现性。中医认为人有阴阳表里、寒热八变,中医辨证以阴阳为纲,以阴阳为出发点,进而尝试回答以下问题:辨阴阳、辨虚实、验寒热,都是基于生命的考量。

第五,治疗要从整体出发。中医的治疗,不管是中药还是针灸推拿,都要以整体为基础。在治疗原则上,要注意阴阳、气血、脏腑的失调,从协调阴阳、气血、脏腑平衡的角度,扶正祛邪,切断脏腑之间疾病相互传变的连锁反应,通过整体的治疗效果,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中医侧重于生命如何失衡,然后寒则热,热则寒,虚则补。其实就是拉肚子。相信不管是什么毛病,只要恢复平衡,症状就会消失。这种平衡的观念也符合整个人生。

各个层面决定了中医科学的整体性特征,中医也有各种分解的尝试。在细节上,很多中药应该也起到了针对性的作用,但整体氛围占主导。与西药相比,分解的重量有限。

单击以添加图片说明(最多60个字)

基本没有解剖学基础

研究解剖学基础也有助于理解医学的整体特征。一门医学如果有丰富的解剖实践,必然会更深入,追求对身体细节更透彻的了解,从而割裂甚至排斥整个生命。这个不言而喻,不存在休学。

中医是否以解剖学为基础,答案不能以表象为基础。中医典籍中有初步的解剖尝试,但缺乏连续的、循序渐进的解剖实践。首先,人们必须打开身体才能看清楚。《魂枢》说:“人若八尺,其肉在此,可从外量,其死可解剖。”但唯一能停下来的方法就是打开身体,用眼睛观察内脏的位置,用尺子量一下大小,简单猜测一下功能,完成解剖工作。古人根据这些结果,结合当时的医学实践,从当时的文化和哲学中吸取营养,总结出一套想象力极强的宏观描述体系。

解剖对于中医来说足够简单,让人们了解一些大的器官和空洞的思维,所以敢于揣测医学的实用价值不大。比如讨论脉诊的合理性:“心脏跳动的动力来自体内的元阳,血液在血管中运行的动力来自气,血管壁的弹性取决于袁茵的润泽作用”;比如在痰饮的概念中,有形的痰液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无形的痰液往往大行其道。

在这里,详细的、易于观察和思考的,会采用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理解,而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往往会使用想象的概念。换句话说,解剖学是为医学思想服务的,西医是反过来的,医学理论是跟着解剖学走的。

中国更注重理解,轻视实践,这也阻碍了中医对身体的进一步探索。有学者指出:“虽然中医早就知道人死后可以解剖,但对于广大临床医生来说,重要的知识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内知人’、‘四诊合参’等中级和临床实用知识,而不是解剖学等以理解为目的的知识。”就连中医自己也认为“得精神者昌,失精神者亡。”在这种情况下,解剖失去了“上帝”的肉体,还有多大的现实冲动?

后来解剖学的实践基本停止,北宋时期也有过一些解剖学的尝试,但都收效甚微。直到清朝中后期,王清任在瘟疫流行地区观察到300多具未埋葬的儿童尸体,逐一解剖观察,并绘制了大量的内脏图。他认为前世的医书很多都是不正确的,需要纠正。

这是一次很有价值的科学尝试,但没有得到同行的支持,没有形成科研潮流。人们对他的看法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讽刺说,《纠正医学森林中的错误》这本书越写越错,忘记了相关行动的意义,因为短期的缺陷否定了长期的正确(从实践意义上说,这留下了医学的整体观,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赞扬这些反对者)。关于中医的模式已经固若金汤,人们已经习惯于从经典中寻找答案,并长期沉迷于主观推断。后来西医解剖学的成果并没有对中医产生重大影响,中医仍可视为没有以解剖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

为了弥补缺陷,中医进行丰富的主观创造,将生命视为一个整体,重视七情引起的身体反应,基于环境影响认识生命和疾病;形成由表及里的外推法,发展辨证论治的思路,注意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中,注意药物和针灸的发展,探索烧伤、放血或针刺不同方式后身体不同部位的反应;还积极思考预防疾病等先进理念,探索食疗、养生、健身的医学用途。

很多方法和思路减少了对人体解剖的需求,走了一条与还原论医学完全不同的道路。

中医是一种基本的整体观

中医在整体理解生命方面是无知的。毕竟缺乏深思熟虑,缺乏预先规划,缺乏对整个格局的充分考虑,缺乏对未来的洞察。再加上科学意识薄弱,技术无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方法的有效性不高,只能算是一种初级的整体观。

整体医学关注生命,和中医关注生命不完全一样。中医长期执着于疾病的治疗,导致生命意识淡漠。比如在“有病就是医”的观念中,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在中西医结合的实践中,生命并不一定存在。但人们并不因此而悲伤。

整体医学凌驾于还原论之上,中医远非理想,与西医在很大程度上是平行的,处于同一水平。

目前中医往往以病情为依据。在这种状态下,中医和西医并行,都是治病救人。各种医学只是擅长的领域不同,只有效率的差异。以后你到了健康的状态,要把握小病,这是人生的层次,当然更高。

从技术角度来说,中医和西医,银针和手术刀往往是并行的。以后可以根据生活来控制西医的工具和方法,中医的水平就会上升。

从形式上看,中医的结构并不完善。完美的结构是一切从道出发,先形成全面涵盖生命特征的哲学观点,再提炼为反映生命特征的理论和观点,再提炼为认识生命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思路,再提炼为协作生命的药方和方法。只要是围绕生活展开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完美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相互印证、相互支撑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承上启下、相互支撑的。

事实上,中医远远不够,部件之间的连接也不够。许多理论不能追溯到哲学观点,更不用说的“道”。制度漏洞很多,繁琐的东西太多。同一个对象经常重复,夹杂着表达式,冗余冗长。

中医的本质是辨证论治,是对生命的认识和协调。既然要感知生命,就要了解整个循环。目前只有一个横断面的了解。医生只能在接触患者的那一刻用心去体会,这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从时间开始,到前期和后期。

从准确性和有效性来看,中医的缺陷非常明显;理论上,中医对生命的理解不够,对生命的感知有限;中医在治病能力上还有很多短板;中医在预防疾病和保证人们健康长寿方面并不有效。

这些很多都说明中医只是初级阶段的整体医学。

需要在两个方向改进:前移,到病前阶段;往上走,往那些生命意义重大的领域走,努力突出生命的整体,才能发挥其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