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哪一句话表达了人到中年的焦虑?

公元1079年,苏轼从徐州调到湖州,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做了一个感谢折子。

在这本存折里,有这样一段话:

“陛下自知其愚不可及,难以追求新的进步;看他年纪大了还闹,要不就喂王。”

看得出来这是心里的抱怨。

这里说的“新进步”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学派,主张政治改革和革新。

苏轼反对这些人的想法,认为他们是在搞破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被排除在京城之外。谁知到了地方,苏轼还是不思悔改,连折子都给了皇帝,字里行间还在埋怨!于是,无事可做的审查人员立刻抓住了这次演出的机会,参加了他“攻击国家大事,反对新法”的罪名,把他关进了监狱。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第二年,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44岁的苏轼幸免于难,被贬到黄州任应永侍郎。

下面这个词是当时写的。

西江月(上城)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里,风吹树叶声在画廊里响起。

看眉毛和太阳穴。

只是发了几个牢骚,居然被关进去了;我以为我死了,却被从轻发落。

现在回想起来,这并不像有一个大梦想。

但是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承受几次,这样冰冷的世界。

夜里的秋风,吹着黄叶,在回廊里不停地响。

为什么你看起来不像一片叶子?

看这额头的皱纹和鬓角间的白发。

西江月(下潭)经常担心客源少。

月亮经常被云遮住。

中秋节谁和* * *独处?

悲伤地看着北方。

酒不是好酒,所以总担心没客人来。

九月是一个明亮的月份,但它总是被乌云笼罩。

那么,在这个中秋之夜,谁会和我一样,一起来看这一轮孤独的月光呢?想到这里,我只能举起酒杯,悲伤地望向北方。

苏轼在黄州,也就是现在的湖北黄冈。北宋的都城是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

所以苏轼的《伤寒论》,其实是在看汴梁。在这里,他把自己比作“葡萄酒基地”,把宋神宗比作“被云遮住的明月”。也许在他心里,他多么希望宋神宗能够重用他。

这么大的诗人,看不透人生的沉浮和仕途的起伏?

当然不是。

只是“世事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已人到中年,即将老去,但胸中的雄心壮志还未付出,人生还未开启。我怎么能不担心呢?

或许,这就是中年的焦虑?

我心里很清楚,不折腾就老了,但是这个世界上总有太多的羁绊,牵扯着自己的精力,束缚着自己的手脚。

怕这么老。但是好像也只能这么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