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经典?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名下第一部传世的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是一部研究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理学的医学巨著。理论上建立了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理论。他的医学理论以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为基础,体现了中国古代天真的辩证思想。

《黄帝内经》成书于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她广泛而深刻的科学论述不仅涵盖了医学,还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人类取得的科学成就。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先民在《内经》中所作的一些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在努力证明和将要证明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都深受《内经》思想的影响。他们都刻苦钻研,博采其精华,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和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繁荣昌盛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想一下,大约700年前,欧洲爆发瘟疫,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中国虽然有近2000年的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像欧洲那样的惨痛记录,所以中医和《内经》的作用可以充分展现。所以,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每一个龙的传人都应该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医学感到骄傲,为我们优秀的祖先感到骄傲,为沉睡了200年的祖国医学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做出一些真诚的努力,因为只有少数人的努力不足以推动这项伟大的事业!可以预见,只有伟大的中医真正复兴了,整个中华民族才会真正复兴!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为18。其中,9卷名为《苏文》;其他九卷没有标题。它们在汉晋时期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在唐代以后被称为灵枢。它们不是一个人一时写出来的,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到东汉。每个部分是81,总共是162。苏文主要论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灵枢的核心内容是脏腑经络学说。

《苏文》在汉魂、六朝、隋唐时期有不同的版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韬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引用过这句话。主要有:(1)齐梁健(公元6世纪),是最早的注释本,但第六卷当时已经失传,实际只有八卷。此传曾被唐、、宋麟译等引用。南宋以后就失传了。(2)唐、笔记,元年(762年),以笔记为底本注释,将已失传的七大学说第七卷,补充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 ~)

灵枢,又名九卷、针经、九灵、九虚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的复制和传播,出现了许多名称不同的版本。唐兵引用的古版《针经》佚文与古版《灵枢》基本一致,表明他们是共同的祖先。但它与南宋松石发现的《灵枢》版本(即现存的《灵枢》版本)不同。北宋时有朝鲜赠送的刻本《针经》,今无书为证。到南宋初期。各种灵枢、针经列传都失传了。绍兴二十五年(1155),对松石收藏的《灵枢》九卷八十一篇进行了重新校勘,扩充为二十四卷,并附加音释、刻本出版。至此,《灵枢》版本基本定型,取代了各种版本,一次又一次出版,流传至今。

难懂的经典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经,3卷。原书名是秦越人写的,但据考证,这本书是一部托辞之作。这本书写于东汉以前(一说是秦汉时期)。该书以提出疑难问题,即假设问题和回答问题,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解释的形式进行编纂,因此被命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腧穴、针灸等基础理论,还列举了部分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一些临床医学,基础理论以脉诊、脏腑、经络、俞穴为主。其中1 ~ 22难脉冲;23 ~ 29难讨论经络;30 ~ 47难论脏腑,48 ~ 61难论疾病;62 ~ 68难讨论舒分;69 ~ 81难谈针灸。书中关于命门和三交的学术观点,以及七冲门和八会的名称,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理论体系。书中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种”(包括中风、伤寒、湿热、热病、热病),并阐述了五脏积滞、泄泻等病症,为后世医家所重视。该书内容简练精微,在中国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一起被提及,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经典医书之一。有很多种期刊和注释版。

张仲景《伤寒论》

《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各种外感疾病的专著。东汉的张仲景,写于三世纪初。张仲景的原《伤寒论》被后人编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伤寒论》有12卷,22篇,397法。除了重复,还有112的处方。全书重点讲述人体感受寒邪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辩证看待。他将症状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称为“六经”。根据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病情的轻重缓急等因素,总结出外感病演变中的各种症状,如症状特点、病变部位、脏腑损伤、寒热倾向、致病因素的盛衰等,作为诊治的依据。

张仲景《金匮要略》

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诊治专著,是仲景创造性辩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其为方剂学之祖、医方经典、治杂病典范。《金匮要略》书名的意思是重要而珍贵,“梗概”的意思是简明扼要,说明这本书的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是有价值的,应该认真保存和应用。

《金匮要略》中有三篇关于妇女的文章,论述了妇女妊娠、产后及杂病的治疗,内容丰富。原文45篇,其中40篇为党载,病有经、带、胎、产、杂病。本文对妇科疾病的辨证治疗严谨,治疗方法和剂型多样,为后世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唐本草》又称《唐新修本草》,有时也称为《新修本草》。它于唐高宗四年(公元659年)成功编纂,并由唐政府颁布,这就是《国家药典》的创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而最早的外国药典——牛论药典是由牛论保政府于1546年出版的,比唐本草晚了九个世纪,所以唐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新修本草原指文献的三部分,即本草、药图、插图。据大多数文献记载,以上三部分共54卷;本草二十卷,本草目录一卷,草药图二十五卷,草药图目录一卷,地图集七卷。《本草》讲的是药物的性质、味道、来源、炮制、功能和主治,而《草药图》是对草药图的描述性文字。土井和尧土早就失传了,考不上了。只是这部分《本草》在宋代以后就不再流传,现在只有零碎的卷本,但其大部分内容仍留存在后人的《本草》中,至今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我们现在说的新修订的本草,简单来说就是指这部分的本草。

新修订的《本草》共收药850种,比《本草注》多114种。详细介绍了每味药的性味、来源、采集、功能和主治。在编译流派上有所创新。为了便于正确识别草药和药物,除了用文字描述的传统本草外,还首创了详细的绘画《草药图》,并用《图经》加以说明,约占全书篇幅的三分之二。

《新修本草》是以政府名义编纂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著。这本书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药理学的进一步发展。

李时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大药理学家李时珍(1518-1593)。他用一生的精力,亲身经历,广泛收集,实地考察,历时27年,对本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总结。全书共52卷,约200万字,药物1892种(增加374种),图片1100多张,附件11000多张。汇集了16世纪以前中国的药学成就,在训诂、语言、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这本书流传于17世纪末,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对世界自然科学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共52卷,收录中药1832种。

在药物解释方面,《本草纲目》包括八个部分:

解释名称,列举古籍中药物的不同名称,说明名称的由来;

总结和记录各种学者对本药的起源、形态、栽培和收藏的讨论;

秀芝,介绍这种药的加工方法和保存方法;

闻,介绍药物的药性;

适应症,列出此药能治疗的主要疾病;

发明、阐明药理学或记载前人和自己的经验;

是非,纠正过去本草书籍的错误;

附处方,介绍各种基于药物及其适应症的处方。

李时珍根据古籍记载和自己的亲身实践,详细介绍了各种药物的名称、产地、气味、形态、栽培、采集、加工等,并通过严谨的考证,纠正了前人的一些错误。他在书中介绍和研究了许多来自南亚的药物,并广泛收集佛教书籍,对其中许多进行了梵文翻译,非常有价值。

吴鞠通的《伤寒杂病论》

吴堂,江苏淮阴人(1758-1863),清代名医。19岁时,父亲病逝。他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愤怒。他认为“父亲生病,不懂医疗,不能尽孝,因为他是孩子,不懂医疗。”所以他决定学医。四年后,他的侄子患了咽喉疾病。他请了医生后,用冰硼吹喉咙,但病情加重。他随便请了几个医生给他治疗,结果死于黄疸。吴鞠通那时没有学医,他深感沮丧。他的情况很像汉代的张仲景,因为宗族中有数百人死于伤寒而苦于读书。吴鞠通刻苦学习,钻研医术,最终成为温病大师,是温病学派的最高成就。

他查了北京的《四库全书》,发现里面有吴有科的《伤寒论》。他深感其论述博大有力,独具匠心,符合事实,于是认真研读,深受启发。他对叶更是推崇备至,但认为叶的学说“南证丰富,论据简单,但有些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许多人不去深究而置之不理。”于是他继承叶的理论,请教顾,并结合临床经验,撰写了五卷本《伤寒论》,进一步发展了温病学理论。

他认为温病有九种,吴有科所说的温病是传染性最强的一种。此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和疾病表现来区分。这是一套完整的温病分类方法。该书创立了“三焦辨证”理论,是叶继发展张仲景六经辨证、创立辨证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是将人体“横向”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主要是心肺,中焦主要是脾胃,下焦包括肝、肾、大肠、膀胱。从而建立了新的人体脏腑分类方法,非常适合温病系统的辨证论治,诊断明确,治疗方便。而且确立了三焦的正常传导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顺传”方式。“温病从口鼻入,鼻气从肺入,气息从胃入。肺病传于心包,上焦病不愈,则传于中焦、胃、脾;中焦的病治不好,就会传给下焦。始于焦点,终于焦点。”因此,治疗原则是由传变途径决定的:“焦如玉不易治;对待中焦就像天平,但不健康,不安;就像松了一口气,不重也不重。”同时,吴对《伤寒论》六经的辨证也采取了肯定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及里,须横看;本节讨论三焦,从上到下,由浅入深,所以一定要纵向看。“这些学说虽然在论证和分析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对叶卫气营血辩证方法的继承,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在对疾病变化的认识上,可以平衡协调,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同时,三焦辨证法也完善了叶卫气养血理论的治疗原则。叶《温病论》中的方剂不足,的另一大贡献是在《温病论》中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都是后世医家常用的药方。目前临床使用的方剂,《伤寒论》占了十之八九。

吴唐对中医的贡献在于中医的立法创新和理论完善,尤其是对温病的治疗。他的理论发力和留下的诸多方剂,可以说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外感病和热病的基础治疗。在划分中医“四书”时,有一种画法,即把吴的《伤寒论》、《黄帝内经》、《伤寒论》和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中医“四书”。可见此书在中医理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吴鞠通是中国医学史上少有的建设性代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