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在历史上的贡献

历史上的淮水是一条独自流入大海的河流。“怀”字出现在商代和西周的甲骨文中。历史上淮河、长江、黄河、吉水并称为四渎,是单独入海的四大河流之一。

春秋时期的地理著作《愚公》记载:“淮河从桐柏引出,东接泗、伊,东入大海”。古淮河和今天盱眙西部的淮河大致相似。过盱眙后转向东北,向东经淮阴,在今涟水县天梯入海。当时淮河没有洪泽湖,主航道又宽又深,淮河沿岸也没有堤防。[4]

南宋建炎二年(1128),为阻止金兵南下,东京(今开封)守备司令杜充在河南省蓟县与滑县城之间人为决堤,致使黄河改道,大部分黄河水从泗水流入淮河。南宋邵熙五年(1194),黄河决。此后,淮河长期被从海上夺取,大量泥沙和淤泥堵塞了出海口。盱眙和淮安之间的洼地,逐渐形成了这个洪泽湖,冲上淮南大堤的溢流坝,沿三江进入宝应湖和高邮湖,从三江夹江经邵伯湖进入长江。[5]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淮水洪泽湖以西的干流大致类似于今天的淮河,下游流经江苏盱眙县后转向东北,经过淮安市响水县南部的天梯。当时的沂河、蜀河、泗河都是淮河的下游支流。由于黄河“善淤、定、运”,不仅多次从北岸决口,淤积海河平原,河道向东北迁移,而且多次从南岸决口,淤积淮河平原,河道向东南迁移,取淮河入黄海。黄河攻占淮河后,下游三角洲向东延伸约50km。淮河故道淤塞后,淮河从入河口进入长江,长江流域的一部分成为淮河流域的区域。[5]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再次北移,从山东大清河改道进入渤海。而淮河入海的老河道已淤积成一条废弃的高出地面的黄河,将淮河流域分为淮河水系和沂沭泗河水系。[5]

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兰考县决口北上,经山东利津进入渤海。黄河攻陷淮河的1194 ~ 1855时期,黄河多次从南岸决口,黄河从淮河北岸支流进入淮河干流,直到明清时期才形成相对稳定的河道。

1938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为了阻止日军西进,在郑州附近的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南堤,黄河干流从何英河进入淮河。直到1947年花园口被堵,黄河泛滥九年,淮河北岸的支流再一次被普遍破坏。

受黄河长期侵占淮河的影响,地形地貌和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吉谷、巨野河、梁山湖已经消失。河床普遍淤塞,留下废弃的黄河河床。形成洪泽湖、南四湖、罗马湖等新湖。因此,建国前淮河水系紊乱,排水不畅或无出路,造成“小灾小雨,大灾大雨,大旱无雨”的局面。中游的水不来,下游的水不流出。这是一条难控制的河流。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老鸦岔,向东流。

淮河

豫皖苏三省在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总落差200米。《桐柏县志》载:“怀,起于大富(大富峰,太白顶),于次下,见于羊口”。《大明一统志》载:“桐柏山,淮河出之”。淮河源头由桐柏山58条支流组成。河流源头的认定一般遵循“位高为源,位远为源”的原则。胡爱井被定为淮河的主要源头,原因有三:一是在淮河58条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m),距离东海最远;第二,秦始皇在这里的时候,建立了淮庙,是皇帝祭祀淮河的地方。三、记载:清朝乾隆皇帝曾两次派官员到此探源,政治使节姜澜和河南巡抚毕元都曾在此探察淮河的真正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