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和节气做好以下保健方法。

做好这五件事,在炎炎夏日里强身健体。

作为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高的季节,养生的关键是除湿。而夏季极高的气温会给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带来种种不利,因此如何除湿降温,进行自我保健就显得非常重要。养生上有“冬病夏治”的说法,冬季容易发作的一些慢性病,此时正是最佳的治疗季节。

第一,睡眠有讲究。夏天,天气闷热,夜晚难熬。有些人喜欢乘凉到深夜,甚至因为贪凉而睡在空调下。这些都是坏习惯。夏天虽然热,但还是令人窒息,尤其是人体入睡后,身体抵抗力较弱,容易患感冒。“夏夜避风如箭”就是这么说的。所以夏天睡觉最好穿睡衣,可以很好的吸汗,同时还能防止着凉。另外,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太困了就不要睡了。稍有疲劳就要开始睡觉,睡前不宜做剧烈运动。

二、桑拿天的运动保健。夏天天气闷热潮湿,人容易中暑。所以在炎热的夏季,首先要避开桑拿天,热天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在露天活动。为了让体内的水分排出去,早晚气温稍低时,尽量进行散步等低强度的活动。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史的人,要避免在盛夏高温下进行消耗体力过多的运动。

第三,不要让自己的情绪“中暑”。夏天,夏天很热,热得让人受不了。怎样才能有效抵制狂热和烦躁,让难以忍受的情绪得到释放,不让自己的情绪“中暑”?这就需要学会自我调节,忘记不顺心的事,注意休息,多吃五谷杂粮健脾益气,多吃芳香蔬果以泄体内阳气,多喝茶水绿豆汤以清热解暑。俗话说,心安自然凉,或许就在你不经意间在吃西瓜喝冰镇啤酒的时候,夏日的酷暑已经远去,金色的秋天已经来临。

第四,饮食耐暑湿。大暑,就在“中伏”前后,也是长江南北气温最高、湿度最大、阳气最高的时期。这种天气不仅让人情绪低落,而且食欲大减。所以可以多吃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所谓“一切为民而生”。还可以煮粥或煲汤,帮助人体抵御湿热侵袭,使人精力充沛。中医名医李时珍特别推崇粥的天然保健作用。他说:“每天吃一大碗粥,如果你是空腹吃的,你就成功了。滋补品不细,也很软腻,和肠胃兼容。饮食最妙也。”所以古人说“天下第一是粥。”

第五,冬病夏治。酷暑是一年四季气温最高、阳气最高的季节。保健上常说“冬病夏治”。所以对于那些冬季发作的慢性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等,是最好的治疗时机。如果及时进行科学的调理治疗,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