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三伏天灸

2019三伏天艾灸时间表

晓东理疗

2019三伏天和三伏天艾灸时间表

“三伏天”是根据古代的“干支记日法”确定的。每年夏季至日后,第三个庚日(指树干和树枝上有“庚”字的一天)为始期,第四个庚日为中期,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期,统称三伏天。俗话说“酷暑在三伏天”,“三伏天”是盛夏酷暑的时候,“三伏天”的平均气温往往是最高的。

在三伏天,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人们在吃大量水果和冰镇饮料时,往往会感受到夏季炎热和潮湿的邪恶。另外,夏天为了降温,到处都是空调,很容易感受到寒邪,杀了阳气。寒湿一到,百病丛生。而且现在很多人又冷又湿,每年夏天都觉得很难受。

三伏灸疗法(三伏灸)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理论,在经络腧穴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作用。三伏灸不仅可以祛除刚感受到的寒湿之邪,还可以祛除体内长期存在的寒湿之邪,从而提高体质,恢复健康。

狗灸可以调理的问题如下:

1.呼吸道疾病:哮喘、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和慢性鼻炎、体质虚弱和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腹泻、虚寒腹痛、胃肠功能紊乱等。

3.类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4.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膝关节炎等。

5.妇科疾病:痛经、月经不调、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性疾病。

6.亚健康调理:肾虚引起的疲劳综合征、四肢冰冷、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7.儿科疾病:过敏性哮喘,消化不良,厌食,容易感冒的人,尤其是儿童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疾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2019三伏天

2019的三伏天分为初、中、终三天,其中***40天,具体如下:

初始阶段:2019,12(6月10日)——2065 438+09,21(6月19日)。

中福:2019年7月22日(农历六月二十日)-19年8月(农历七月初十)。

终端:8月111(7月11日)——8月20日2019(7月20日)。

2019三伏天艾灸黄金时间

1,傅艾灸

(1)时间:2019 . 7 . 2-2019 . 7 . 11。

(2)功效:滋养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每两天灸一次。

2.首次艾灸

(1)时间:2019 . 7 . 12-2019 . 7 . 21。

(2)功效:滋养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艾灸三天,症状调理后每两天灸一次。

3.中铺灸

(1)时间:2019 . 7 . 22-2019 . 8 . 10。

(2)功效:滋养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每两天灸一次。

4.最后艾灸

(1)时间:2019 . 8 . 11-2019 . 8 . 20。

(2)功效:滋养元气,散寒祛湿。

(3)周期:1次/3天

5.跌倒后巩固艾灸。

(1)时间:2019 . 8 . 21-2019 . 8 . 30。

(2)功效:补肾固本。

(3)周期:一次/2天

三伏灸的注意事项

1.首先要正确对待三伏灸。艾灸先生认为:艾灸一年四季都可以。只要对症,就有很好的效果。我们不能盲目地认为三伏灸是最好的,越热越适合。日本艾灸架京山曾经说过,艾灸不局限于寒暑,的确是一种洞见。但是三伏天艾灸的效果可能会比其他季节好,三伏天艾灸的特殊性是需要承认的。

2.艾灸的频率其实没那么固定。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病情严重,病程长。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出现口干、口渴、咽干等上火症状,或者艾灸后没有感觉更累,就可以继续艾灸。

3.三伏天艾灸前后,注意适当饮水,及时补水。毕竟天气热,不艾灸容易出汗,艾灸后更容易出汗。不及时补水容易伤津液耗气,影响艾灸效果。

4、艾灸的环境不能开空调,避免艾灸时打开毛孔,寒湿之邪直接侵入人体。艾灸后半小时,等毛孔恢复正常再洗澡或开空调。

5、出汗要适度。尤其是气血虚弱,疲劳乏力的朋友。

三伏天的保健注意事项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所以这个时候要记得养生,注意保健。那么三伏天如何养生呢?下面Xi安济正堂中医艾灸馆教你三伏天养生的妙招。让我们来看看。

1.不要太贪心。

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容易导致身体调节能力失调,出现各种不适。所以最好少开空调,尤其是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小孩、孕妇、老人。即使开机,合适的温度也是26℃,保证室内外温差超过7℃;让空调向上吹,避免直接吹在身上,保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出汗后不要洗澡,以免受风、寒、湿侵袭。夏天吃生冷的蔬果容易引起肠胃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去,以免刺激胃肠道,而吃的最佳时间是中午到下午3点之间,此时阳气最强。感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2.吃开胃菜。

一进入三伏天,很多人都会被“苦夏”困扰,口齿无光,食欲不振。所以,“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可以解热、健脾、开胃。但苦瓜性寒,体质差、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天气很热,出汗多,容易耗气伤阴。所以益气养阴的食物也是必不可少的。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肉等性平或性凉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3.祛湿。

在炎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很容易受到湿气的侵袭。对付夏季湿热,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水祛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以祛湿,提高睡眠质量。也可以故意出汗,让湿气随汗液出去。多吃健脾祛湿的食物也有帮助。赤小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姜片煮水,都有祛湿的功效。辣椒虽然能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但祛湿效果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一定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宜多饮。

4.“低调”运动。

人们常说的“夏日三伏天”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场合的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较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一定要量力而行。最好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又能避免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钓鱼需要脑、手、眼的配合,静、意、动的帮助可以缓解心脾的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不仅能增加肺活量,还能促进五脏之间的气血运行,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季锻炼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