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食文化看中国民族精神

饮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素,人类文明始于饮食。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进步。饮食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求,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内涵,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它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宝贵旅游资源。

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行为和习惯,主要包括食物本身的属性、制作过程和仪式、用餐器具、环境、礼仪和习俗。

饮食文化一直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闻名于世的中华美食,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富的食物来源、独特的食物加工技艺、深刻的饮食美学和饮食民俗。它已成为历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这两个文明发展的标尺之一。同时,中国烹饪也是一门艺术,它具有美丽的颜色、气味、味道、形状、器具、健康和思想。色彩方面,追求冷暖搭配,浓淡适宜;气味方面,主张香气馥郁、醇厚、诱人;口味上,讲究五味调和,远近闻名;在造型上,注重多样、精致、和谐;在器皿上,力求质地优良,美观舒适,相得益彰;功能上,倡导健康安全,有益身心;在美食氛围上,讲究清幽淡雅,情趣盎然。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烹饪技艺精湛,闻名于世,被誉为世界“美食王国”。中国饮食文化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可以说,在当今的旅游活动中,饮食早已超越了纯粹的生物目的,而是体现了人们热爱生活、自我表现、追求高雅、注重体验、品味丰富的文化载体和象征。这是一项具有丰富社会意义的重要文化活动。如今,“吃在中国”,品尝中国南北的美食,是成千上万海内外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动机之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历程;

饮食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形成自己丰富的内涵。关于饮食文化的起源,目前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黄帝是烹饪的祖先,因为传说他制造了大锅,并教人们建造炉灶和蒸汽山谷。有人认为燧人氏的“钻木取火”是他烹饪史的第一页;也有人认为傅应该是中国烹饪的鼻祖。其实古籍中的这些记载都是被后人铭记的,往往被涂上一层神话色彩。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氏族、部落的一些开创性的作品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更是必然。人类对野生水果和动物的原始采集,只是为了食用和强身健体。古籍中的记载只是反映了从吃血饮血到熟食的转变,更谈不上人类有意识的烹饪艺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饮食活动的出现应该是从人类食用熟食开始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剩余产品日益丰富,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节食活动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自觉行为,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周期性的习惯,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与饮食相关的观念和行为体系,从而逐渐演变为一种艺术和一种文化。

大约65,438+0,000到40,000年前,人类发明了用热传递的方式燃烧煮熟的石头的石头烹饪法,这是最原始的烹饪方法。原始人类要么直接在火上烹煮食物,要么把食物放在石板上加热后食用,这在北京周口店的考古中得到了证明。新石器时代,中国社会进入陶器时代。人们用陶器做炊具,或者用陶器来煮肉,或者用涛哥来煮谷物,或者用陶器来蒸食物。陶器炊具的使用促进了原始烹饪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烹饪时代。

夏商周统一中国到秦朝,是中国烹饪史上极其重要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飞跃,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从夏朝开始进入青铜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铜制炊具,将原料变成小块,用动物油烹饪菜肴,使烹饪进步到了油煮。此时,富可敌国的贵族们用餐时,要奏乐敲钟,盛满各种佳肴,盛况鼎盛,被称为“钟鸣石鼎”。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纲领得以初步确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先秦时期的饮食与原始社会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食物的范围不断扩大,炊具不断发展,烹饪方法不断进步,烹饪制度和饮食文化初步形成等等。

与前代相比,汉代的饮食品种和烹饪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汉代以后,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植物油开始进入厨房。掌握了炖、煮、煎、炸、酱、腌、烤等烹饪方法,对食物原料也很有讲究。烹饪操作的技术分工已经成熟,山东出土的“厨图”和“厨师俑”可以证明这一点。《厨房地图》描绘了一个连贯的烹饪过程的宏大场景。图中刻的人物都很忙,各司其职。从上到下共有六个层次,概括了从原料准备到加工的各个环节,分工明确,是汉代烹饪文化的有力体现。《厨师小雕像》讲的是厨师形象的塑造,从服装和装束上看,几乎和今天的厨师一模一样,说明当时厨师已经形成了一种职业。汉代张骞下西洋后,葡萄、西瓜、芝麻、菠菜、芹菜、大蒜、茴香等外来食物大量传入,从数量、质量和结构上改变了传统饮食。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各族人民饮食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时期。受道家“长生不老”思想的影响,内容形式丰富多彩,追求“药食同源”、“药食同源”的多彩烹饪方法。此时,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是现代常用的,而贾思勰的《齐姚敏书》反映了当时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度。此外,魏晋以后,饮茶之风开始兴起。在南部的吴国,茶被用作宫廷饮料,所有贵族的宴会都用茶。南朝时期,饮茶已经传播到贫困家庭。北朝时期,文人将饮茶视为“中国味”。

唐宋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鼎盛时期。商业和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水陆交通的发展,城市的兴起,促进了餐饮业的发展。唐代是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时期。被后人称为“茶圣”的陆羽《茶经》的出版,将中国的茶文化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即从饮到品,从一种习惯和爱好到一种修养和文化。在宋代,茶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宋代的瓷器餐具以其精致之美滋养了我们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生活成为文人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文人讲究食、鲜、美、美,强化了饮食文化的审美性。

明清时期,饮食文化进一步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宫廷饮食、贵族饮食和官员饮食,还是民族饮食、地方饮食和民间饮食,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清朝统一全国后,饮食文化呈现出融南北美食于一炉的特点,其典型代表就是满汉全席的出现。满汉全席以其隆重的礼仪、奢华的材料、众多的菜肴和丰富的场景而闻名。它是中国的名菜之一,可以与著名的法国菜相媲美。

三,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以中国先民广泛的饮食实践为基础的。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反映,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鲜明的特点。

首先,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古老而年轻的文化,有着无穷的魅力和魅力。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中国古代先民自己的饮食活动中就产生了。“它是人类生命中的第一朵花”。同时,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无论是饮食器具还是饮食习俗都在不断发展和丰富。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生生不息,生命力极强。

其次,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自成一体的文化形式,具有独特的特征。饮食文化是一种跨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诸多领域的文化形态,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有自己的网络和独特的魅力。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生产的进程密切相关。这些基本因素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它的母体,同时也定义了它的特征。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在中国特定的物质环境和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食物搭配的文化基调和味道,礼仪得当,四季有序,膳食合理,餐具精美,卫生美味。

第三,中国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尺,是中国民族特色的体现。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求,而且是改善人类体质、促进智慧创造的重要物质手段。同时,由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食物构成和饮食风尚,反映了该民族的自然产物、生产条件、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反映了利用和开发自然的成果和民族特色。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中华文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和进步,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民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和独特风格。

第二节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地域传播、庞大的食用人口、高超的烹饪技艺、丰富的营养菜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成为人类饮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一,饮食文化的成因

中国是一个历来重视食物的国家。在几千年的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这使得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中华美食跻身世界四大名菜之列。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烹饪艺术相比,中国烹饪在原料的选择、烹饪技术、菜肴的设计、调料的处理以及菜肴的名称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首先,就自然条件而言,中国地理环境优越,地大物博,气候变化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为食物的选择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来源。

其次,就历史条件而言,稳定而漫长的农业生活以及重视历史、家庭和传统技艺(包括烹饪和酿造)的传统,使得“祖传”的烹饪技艺得以传承和补充。在中国,没有食物的家庭聚餐的传统方式在情感交流和维护家庭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再次,在政治条件上,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把全国各地的美食带到了帝王贵族的餐桌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宴席。中国的餐饮文化是以士大夫阶层的生活为基础,以封建专制下的王公贵族为中介,尤其是宫廷中的餐饮为集中代表,积累、保存、传播、发展起来的。中国帝王的极致奢华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最高体现。

最后,在文化条件上,中国的农业文化主张“食不厌精,食不厌细”,认为食是人的“大欲”,“民以食为天”,所以重要的是吃。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很少有人喜欢。人口众多,产品丰富,生活节奏缓慢,决定了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为了翻新一场山珍海味的丰盛盛宴,不惜人力物力,努力做到尽善尽美,供达官贵人享用。

中国的饮食文化和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一样,是中国几千年灿烂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

第二,主要的地方风味

长期以来,由于原料、配料、烹饪方法的不同,各地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味和不同的菜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中餐可以分为不同的流派。中餐从原料性质上可分为素菜(宫廷素菜、寺庙素菜、民间素菜)和荤菜;从菜肴的功能来说,中国菜可以分为普通菜和保健菜;从地理上来说,中国菜可以分为四大菜系,即鲁菜、苏菜、川菜和粤菜。都是在各地区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四大菜系。

1 .鲁菜

鲁菜又称鲁菜,是由胶东、济南等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来。鲁菜不仅传到北京、天津,还远传到白山、黑水,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菜系。到了明清时期,鲁菜成为了皇宫的主体,成为了中国北方美食的代表。其特点是:选材考究,擅长煲汤,以香、嫩、味纯正著称,注重饱满、实惠。此外,山东曲阜的儒家美食对鲁菜的形成也有影响。现在,曲阜模仿明清时期孔子向皇帝进贡的菜单和孔府每日的盛宴食谱,记录在孔府的档案中,深受海内外游客的欢迎。

鲁菜的代表菜有:糖醋鲤鱼、德州扒鸡、炸豆腐、九转大肠、清红鲤鱼、油焖大虾、油煎海螺、孔府第一锅等等。其小吃有:周村酥烧饼、吴承轩饼、荷叶饼、魏县烧烤头烤、煎饼、脆皮煎饼、锅贴、灌汤包、开花馒头、煎包、黄金面、香酥炒面、福山辣面、蓬莱小面、鸡散、甜沫等。

2.粤菜

粤菜又称粤菜,由潮州、广州、东江(惠州)派组成。粤菜的特点是:选料广,配料多,重装饰,重鲜滑;擅长爆炒,善于掌握火候且油温恰到好处;注意季节搭配,夏秋两季力求清淡,冬春两季强调浓醇。粤菜以粤菜为代表,影响闽台琼桂。

广州菜的特点是制作精细,色彩多样,重蒸和煎,烹调精美,图案生动。动物原料方面,除了猪牛羊,还有蛇猫鼠,尤其是蛇,历史悠久。西汉《淮南子》中有“人越得蛇,菜越上”的记载,所以民间有“食在广州”的美誉。18、19世纪,随着对外贸易和“走向南亚”,粤菜逐渐走向世界。据说仅纽约就有上千家粤菜馆。潮州菜擅长烹制海鲜,汤汁最具特色,刀工精细,甜味浓厚。注意保持主料的原味。东江菜油重,味咸,主料突出,简单大方,有地方风味。

代表菜有:脆皮乳猪、白云猪手、龙虎斗、烧鹅、蛇汤、太爷鸡、兴源鸡爪炖海狗、鼎湖菜、东江盐焗鸡、国菜、脆皮炸鸽等。它的小吃包括:珍珠鸡派,皮蛋派,锅贴,冻肉千层饼,油炸大良奶油,脆皮莲子包,叉烧包,粉红水果,伦教饼,菱角饼,肠粉,蜂窝芋头饼,松饼,蟹黄汤圆,薄皮虾饺,干蒸饺,沙河饭,荷叶饭,和地粥,船船船饺子。

3.川菜

川菜又称川菜,以成都、重庆的菜肴为代表,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川菜重视食材的选择,讲究规格的一致性,分色配菜清晰明亮,自古以来就有“尊味”“正辣”的传统。其特点是:辣、腥、味浓,讲究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花椒、辣椒)和鲜姜。以辣、酸、麻、香著称,一直享有“一菜一式,各种菜都好吃”的美誉。地方风味很浓,有“食在中国,各种菜都好吃”所以,有人把川菜的特点总结为“清代不长,麻辣烫”。川菜对湖南、湖北、贵州、云南也有影响。川菜历史悠久,在秦末汉初就显露锋芒,如今川菜馆已遍布全球。

代表名菜有宫保鸡丁、川味猪肉、鱼香肉丝、夫妻肺片、麻婆豆腐、邓英牛肉、鸳鸯火锅、干烧石鲤、家常菜海参、锅巴片、干炒冬笋等。其小吃有:荷叶蒸糕、蒸糕、蛋烘糕、蛋铁饼、青城银杏饼、重庆冻糕、锅魁、宜宾燃面、龙抄手、红油饺子、玻璃烧烧烧、担担面、赖汤圆、芝麻饺、广汉三河泥、川北凉粉、小笼蒸牛肉、顺庆羊肉粉等。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中国的饮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味调和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无论是在烹饪的口味追求上,还是在菜肴的制作上,都以五味调和为最高原则。五味调和的原则贯穿于中国整个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

五味调和首先是满足人们饮食口味的需要和选择食品原料的要求。五味是指甜、酸、苦、辣、咸;五味调和是指这五味可以合理变化搭配,保持和发挥食物原有或真实的风味。五味的调和也要符合时间顺序,食物原料的选择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侧重。内则有“和,春酸夏苦,秋辣冬咸,滑甜”之说,强调既要满足人的味觉需求,又要与四季和人的生理需求相协调。五味调和也是烹饪过程的要求。“卢春秋?《孝经》描述了这个过程和要求:谁先释放五味,如何把握时机,如何多放少放,如何合理分配,都很有讲究。在烹饪的过程中,锅内的细微变化很难用语言来解释。关键在于厨师恰当的“度”,使菜肴具有“久而不弊,熟而不腐,甜而不喃喃,酸而不凉”的优良特性,其目的是将所有的味道中和成一个协调的有机体。

2.追求色、香、味、形、器、境的有机统一。

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既追求五味和谐之美,又偏爱色、香、味、形、器、境的综合美,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审美文化特征。中国烹饪被誉为“吃的艺术”和“吃的美学”。把色美放在中国饮食的第一位,说明了辨色对刺激食欲的重要性,所以孔子提出“色不利于食”,菜肴的色彩组合的好坏,往往是一场宴席成功的关键。菜肴的香气能激起人们品尝菜肴的欲望和动力,同时香味的感觉能加深和促进人们在颜色和形状上的审美愉悦。味觉是饮食中快乐的主要部分。色香味俱全的美味是饮食美感的高潮,“重味”是中国饮食文化区别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形式美有助于创造饮食的审美情趣和氛围。美食就像竖琴和旋律,相得益彰,互为趣味。风景之美主要是指优雅和谐的饮食空间环境和情感环境,能使盛宴锦上添花,让人心情愉悦。

色、香、味、形、容器、环境的和谐统一,使饮食活动不仅满足生理需求,而且具有明显的审美和体验价值,而烹饪和宴饮的设计和安排则具有艺术创造意义。

3.***随餐吃饭。

中国人从来不把饮食当作吃饭的手段,而是习惯于把它当作人和感情的纽带。在吃的方式上,我喜欢“吃”的方式。西方人同桌吃饭,但是分开吃,和中国人吃一样菜喝一样汤不一样。虽然“分餐制”的吃法从健康角度来看是不科学的,但这是中国人宴席中的“* * *美食”,追求的是一种生活境界。中国古代的君王用盛宴“沟通上下之情”,以求获得国家的长治久安;民间宴席通过吃喝连接感情,清除隔阂,融洽家庭,邻里相亲甚至民族团结。无论是文人雅宴的吟唱,还是民间酒楼的游戏比拼,都能在不同菜肴的同味中,在诗意的宴席氛围中,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人生境界。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好客的传统。中国现代旅游饮食文化依然沿袭这一传统,热情接待各国游客,在宴席中追求宾主之间的情感和谐、气氛亲切、情感交流与沟通。但在饮食上要充分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以“* * *”的方式使用公筷,或以* * *”的形式采用分餐,让西方游客既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和谐诗意的氛围,又适应他们的心理和习惯,也让当代中国饮食文化适应现代人追求卫生的生活品质。

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中国葡萄酒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孕育了灿烂的中国酒文化。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可以从葡萄酒中了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葡萄酒文化中可以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如政治、经济、农业、商业、历史和文化。酒是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社会文明的象征。

一,酒文化的形成

酒是以高粱、小麦、大米、葡萄或其他水果为原料,经糖化发酵制成的饮料,其中含有食用酒精(酒精度数超过1度才能称为酒)。从酿酒技术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了解酿酒技术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如何酿酒。但时至今日,人工酿造起源于何时、何人仍难以确定。有义弟酿酒的说法,也有杜康酿酒的说法。后人一直把义弟和杜康当作酒神。此外,还有“猿酿酒”、“黄帝酿酒”。虽然众说纷纭,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酿酒业在龙山文化时期是比较发达的产业。从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来看,可以分为启蒙、成长、成熟、发展、繁荣五个阶段。

启蒙时期是从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到夏初。这个时期是原始社会晚期,先民用发霉但发芽的谷物酿酒。人工酿酒的前提是农业文明的发展和陶器的出现。在仰韶文化遗址中,既有陶罐,也有陶杯。可以推断,人工酿造大约始于6000年前。

从夏朝到秦朝,大约是1800年,是中国葡萄酒的成长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成为第一个用屈酿酒的国家,因为农业上有六畜,酿酒业上发明了屈。同时,随着酿酒技术的迅速发展,酿酒业开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朝廷开始设置官员管酒,负责重大国事和皇家宴会。酒官的设立,标志着酿酒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在规范和提高酿酒技术、总结和推广酿酒经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周人以农为本,认为大量的酒和酒精会浪费大量的粮食,这是不可容忍的“罪过”。为了节约粮食,保存国力,西周初年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禁酒令《酒举》,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禁酒措施。西周时期,从设官到法律禁酒,标志着酒文化和制度文化齐头并进,对中国几千年的酒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礼仪文化的直接影响下,西周统治者也大力提倡酒德和酒礼,目的除了尊下之外,还包括禁止过度饮酒。西周提倡的“酒礼”和“酒德”,后来与儒家伦理道德融为一体,成为中国酒文化区别于西方酒文化几千年的最大特征。西周时期的酒业发展,基本奠定了中国酒文化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用酒曲发酵,这是中国国酒——黄酒、白酒与用菌种发酵的洋酒的根本区别;第二,酿酒、饮酒、用酒都纳入法制化、仪式化、礼仪化的轨道,大大增加了酒的精神文化价值,减少了它的负面效应。几千年来,中国酒文化经历了无数的发展变化,但始终是沿着这两个方向不断变化、曲折发展、逐步完善的。此外,由于商周有酒色亡国的例子,秦汉有“鸿门宴”,人们对酒仍有戒心,这也给酒业的大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

从秦朝到北宋,大约是1200年,迎来了中国葡萄酒的成熟。这一时期汉唐盛世,经贸发达,中西文化交融。李白、杜甫、杜牧、苏东坡等著名酒作家辈出。再加上东汉末年到魏晋的战乱持续了两个世纪,失意文人借酒消愁,饮酒过度,也从反面促进了酒业的繁荣。饮酒风气不仅限于上流社会,还广泛流传于民间。随着对酒精需求的增加,为中国白酒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社会和物质基础。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养生方子和杂疗方子记载了人们对酒的药用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东汉时期,酒是画像石和画像砖上常见的题材。最引人注目的是山东诸城阳台出土的《厨图》中的酿酒场景,描绘了当时酿酒的全过程。《齐姚敏术》等饮食、酿酒方面的科技书籍的出版,为中国酒业的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

从北宋到清末,历时八百余年,是中国葡萄酒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蒸馏器从西域传入中国,为中国白酒的发明提供了物质基础。白酒也叫烧酒和白干酒。《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其法自元代始创。”从这一时期出土的许多小型酒器来看,度数较高的白酒已经迅速普及到普通百姓中。明代中期以后,以高粱、大麦为原料,蒸馏制成的烧酒逐渐取代黄酒占据主导地位,在北方迅速发展。随着蒸馏酒的发展和完善,黄酒、葡萄酒、果酒和药酒也得到改进和发展,使中国的酒文化迎来了辉煌多彩的时代。

1840鸦片战争后,可谓是中国葡萄酒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堪称盛世。中国传统酿造技术与西方先进酿造技术相互作用,力求大放异彩。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和日本清酒都传入中国,不仅促进了中国传统白酒新品种的出现,而且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迅速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酿酒业迎来了一个繁荣的时代。90年代初,我国白酒年产量达720多万吨,约占世界白酒总产量的40%,居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