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医学名著提到,能做的不用针,能做的不用药,能做的外用不用内科,能做的。
这是金在《黄帝内经》中提到的。
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遵循一个原则:“能治病的不用针,能用针治病的不用药,能用外用药的不用内服药,能用药的不用刀。”
中医把骨关节病称为骨关节病,不像现代医学把骨关节病分为: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骨刺等疾病;那么在中国古代,中医是如何治疗这些骨关节病的呢?
1
骨病外用膏药
历代医家都提倡“外治原则就是内治原则”,膏药是最常见、最有效的外治法。外敷膏药和内服汤剂的原理是一样的。
2
艾灸
中医认为,骨关节疾病是由外感风寒引起的,艾灸可以扶正祛邪。通过点燃艾绒,熏蒸穴位,调和气血,调理阴阳,达到治疗骨痹,防病保健的效果。《医学概论》也说:“艾灸胜于药针。”可见艾灸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因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保健作用而被广泛传播。家用艾灸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三
针灸
中医常用于治疗骨关节病。针灸分为针灸和艾灸。艾灸就是上面说的艾灸。针灸是将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利用捻提等针灸技术来治疗疾病。针灸不能自己用,需要专门的医生操作。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上面提到的这些方式不仅是古人治疗骨病的主要方式,而且一直传承至今。在中医不断普及和受到重视的今天,它继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现代人治疗骨病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中医药在治疗骨病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和优势,而且副作用少。但是,几乎公认的是,中药的疗效相对较慢。关键是治病求根,整体调理是关键。毕竟缓解疼痛不是目的,而是根本原因。骨病的治疗必须从根源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