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辽宁卷)

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分析

辽宁省沈阳市沈阳二中王启霞

一、(15分,每小题3分)

1,答案c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普通话常用词发音的正确记忆。a .《长歌当哭》中的“当”字应读作“当”,b .“吸”字应读作“shǔn”,d .“脑髓”中的“髓”字应读作“suǐ”。语音检查的重点是形声字、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常用字。语音的误读,一般表现为声母、韵母、声调的误读。今年,我们重点关注了声母和声调的正确发音,这显然注重了学生的日常语言运用能力。

2.答案d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现代汉语常用词和字形的记忆。其中合成词8个,成语8个,都是生活中常用的,每一项只有一处错别字。A项中的“又”字应写成“现在”,B项中的“经常”字应写成“长”,C项中的“和”字应写成“给”。

字形检查的重点是容易混淆的字形,同音或近音的异形字是纠错的主体。判别方法一般有四种:语音判别、形态判别、语义判别和结构判别。比如A项中的“再也不要紧”可以用形态学方法区分,而B项中的“细水长流”和C项中的“给予”可以用语义方法区分。这个题目中出现的词语和成语都在“常用词”的范围内,或者在课本中出现过,或者在日常学习中使用过,所以体现了一个很好的导向——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

3.答案b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副词“也”表示相同,“都”和“也”的搭配是并列关系,“更”是表示“更”的副词。如果和“都”搭配,就是递进关系。考虑到上下文,这里强调的是的“行”,所以用了“更”。“跪拜”的意思是“弯腰”,一般用在书面语中,而“跪拜”的意思是“亲身实践”。根据句子的意思,这里强调的是方永刚是一个“行者”,脚踏实地,所以应该用“跪拜”。“体现”是指“某种性质或现象体现在某种事物中”,而“发挥”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表现出固有的性质或能力”,另一层意思是“充分表达意义或原因”。根据句子的意思,这里强调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力量,是可以感受到的力量,所以与“玩”的第一个意思相比较

4.回答a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常用成语的理解和运用。A项中“付火”这句话出自《庄子·养生主》,意思是“柴烧尽,火可留。比喻知识或技能代代相传”。原文强调儒家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并在很长时间后继续发展。所以用“俸禄尽尽”来形容孔子的传世之学更为贴切合理。B项中的“不容置疑”是指“事实明显或者理由充分,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多用于肯定句,原句用于否定句,与原语境中要表达的意思不协调。“不应”一词应改为“是”。C项中“大人不见小人”是指“大人心胸开阔,能够原谅、包容、忽略地位低的人的过错”。我想说对方管的太多了,所以和语境不协调。我应该用“睡在杆子上,管得太宽”。D项中“用新的眼光看人”的意思是“用新的眼光看人”。结合语境,原句语境重视龙骨,故属于使用不当,应改为“独具慧眼”。

5.答案c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对语言疾病的分析。A项属于语序不当,所以“化石”要挪到“牙齿”之后。B项是不完整的和多余的,宾语在“关注”之后是缺失的,所以“现象…………………………………………………………………………………………………………………………………”这样,“过长的工业战线”、“过剩的生产力”和“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这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主语D项不合逻辑,“指挥”应改为“操纵”。

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般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不全和多余、结构混乱、意思不清、不合逻辑。今年考的重点是语序不当,成分不全冗余,不合逻辑。考生在做语病分析的题时,如果能细分自己平时的病句练习,加强经常出错的类型,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2.(9分,每道小题3分)

6.答案d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能力。A项对应的正文第二段第六行中的“能”字是技术功能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伦理判断。“能”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同样,技术不能代替道德,就像道德不能代替技术一样。“b项提出了一个技术逻辑,对应于他在正文第二段第3 ~ 5行所说的第一个原则——‘能做’等于‘应该做’。这两个原则合在一起,就是技术能做的就应该做,尽可能加强它的效果。即使是邪恶的技术也要采用,努力强化其恶果。这当然是荒谬的逻辑。”如果我们应该做技术能做的一切,那么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可以断定D是错的。这类题型的解决主要在于结合题型锁定文本的相关领域进行关键信息的总结和分析,把握全文是前提。

7.答案b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答案区在第三段第七到第八行。A项对应正文第三段第三行“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该遵循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工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本身的逻辑;还需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者说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总结一下,就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人在研究和应用中要遵循技术的社会逻辑”,所以得出这一项是错误的结论。B项对应正文第三段第8 ~ 9行,“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服务于这一目标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对技术给予人文的关注。这句话的意思是强调技术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手段。结合题目,正好对应这句话,所以这一项是对的。C项对应的是正文第三段第1 ~ 2行,内容是“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发展与被发展、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人与技术是创造与应用、发展与控制的关系”这种说法是错误的。D项对应正文第三段第二行和第七行“技术应当造福于人,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和“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但D项的含义与相应区域的含义并不对应,因此得出D项是错误的结论。

8.回答A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文本的概括、分析和整合能力。A项概括了正文第1 ~ 3段的内容,符合作者的观点,故正确。B项的观点是1段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的观点,而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这一项是错误的。C项观点属于第二段学者弗洛姆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观点,所以这一项也是错误的。D项认为“技术应用的负面效应不是技术的责任而是人的责任”是没有根据的,更何况是作者的观点,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不同段落的抽象概括和分析上。D项是干扰项。如果不仔细,很容易选d项,所以,关键是要准确抓住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子,然后仔细分析。

三。(12分,每道小题3分)

9.答案b

分析这个题目,考察文言文中常见实词的用法。B项中的“然”字是通用词,意为“点燃”。结合上下文,原文针对的是世界上那些勇于与人搏斗,却又害怕见到强盗的人,指出他们遇到敌人时,害怕,不敢一次次点燃,原问题的解释与段子的意思相差甚远。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中学课本A项中“居”的常用含义基本是“举”、“发射”、“选举”、“占有”、“全部”,这一段的用法应该说是不寻常的。B项中“然”的常用意思是“烧”。C项中的“蜡烛”一词作为动词灵活使用,解释为“照片”。D项中的“武”在中学课本中常用来表示“力”和“勇气”,“步”的用法很少使用。所以这个问题的考查有点偏,超出了普通学生的常识范围。

10,答案d

分析这个问题来考察文言文中常用虚词的用法。这个问题中的虚词都出现在这个段落中。A项中的“一”字出自课文第2段第2行和第1段第3行。都是介词,分别表示“用”和“因为”。B项中的“于”字来自课文第2段第7行和第4段第4行。都是介词,分别表示“是”和“被”的意思。C项中的“和”字来自正文第2段第4行和第4段第4行。都是连词,前表“继承关系”,后表“因果关系”。D项中的“之”字出自正文第二段第11行和第二段第13行。都是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1,答案c。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正确筛选信息的能力。从原文来看,冉煮狗的主要原因是狗“伤行人,怕贼”。结合短文,①句对应正文自然段第1行,表现狗的凶猛。第二项对应正文第二段第14行,表现出狗欺软怕硬的特点。第三句对应正文第二段第六行,写出作者爱狗的理由。第四句对应课文第二段第三行。表现出狗的坚韧和凶猛。第(5)项对应正文第1段第二行,写的是狗给主人带来的麻烦。第6项对应正文第1段第1行,说冉家有一只凶狗。结合原问题,C项符合要求。做这类题最快捷的方法就是排除,找出与题干相关的信息,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12,答a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正确筛选信息、准确判断的能力。从原文第二段来看,冉烹狗的主要原因是“见行人是勇者,见贼是胆”。结合原文第三段,作者否定了那些见义勇为私斗怕公战的街头流氓,认为这些人和这条狗一样,狗被煮熟也不足为奇。所以a项是错的。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不同段落的大体分析上,B项是干扰项。关键是准确把握文中每一段的大意,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子,仔细分析。

四。(22分)

13,答案还是那句老话/敢私斗怕公战/怨狗烹之/笑/活之!

分析完“悦”,通常要停顿一下,或者有人说或者引用别人的话,总之要揭示其内涵。从原文看,要在“战”、“煮”、“臀”后停顿,使意思完整清晰。文言文断句用于测试考生识别文言文句子并正确断句的能力。方法:准确理解文章,明确文言文语法特点、文言文句式和词类活用,了解一些古代文化习俗和典故。

14,答案(1)冉讨厌狗。

(2)我过去常常克制自己不杀死它,因为它可能在事故和紧急情况下有用。

把句子翻译成(1)给1分,把“遭受”的意思翻译成“厌恶”和“不满”或“担心”和“遭受”给1分。(2)给句子翻译的大意打2分;“项”翻译成“从前”的意思给1,“不杀”翻译成“不杀它”的意思给1。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对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2006年翻译是三个小问题,2007年减为两个,体现了务实创新的精神。这类题多考查有重要语言现象的句子。比如,(1)句子“受苦”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句子中的“so”、“for”和“russelly”这几个词都是“原因为……”这些用法只有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准确的回答,所以问题具有一定的辨析性。

15,答案(1)王石写的《秋夜》,描写了山中落果,虫鸣灯前的现象;(1)石舟写的《春夜》,描写的是春雪停在开头,残月挂在山上,溪水成冰的情景。(1)王的诗描写的是动景,而(1)周的诗描写的是静景。(1) (2)王的诗写的是一种悲凉孤独的心境。(1)有一两句写的是独坐的孤独和时光流逝的伤感;三四句写的是植物和昆虫的零星哀鸣,更添悲凉。(1)石舟写了一种宁静而舒适的心境。(1分)有一两句写的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以“我不知道”的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出诗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以上回答不必死板,有道理就好。

分析(1)考察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理解。这个问题的要点是把握诗中的景物描写,判断各自的特点。王维诗的第二联,落果在雨中,灯下草吟,照顾了“秋夜独坐”题目中“秋夜”的景物特征。周弼诗第二联“门外不知雾,半峰月亏流冰”,可见是“春夜”一景。从技法上看,王维的诗描写动态景物,周的诗描写静态景物以衬托正房的静谧。(2)题目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王石的第一副对联有“秋夜独坐鬓”,石舟的第一副对联有“独坐床上”。可以看出,王石哀叹时间飞逝,内心十分孤独和悲伤,而石舟则反映了他一心读书、知足常乐的心理。结合各自诗歌中的景物特点,王的诗中多有草木虫鸣,周的诗中多有“不知记”,由此可推知作者闲适的心境。欣赏古诗词有很多角度,把握全诗的情感基调很重要,其次是文字。古人讲究遣词造句的精炼。词语是把握形象和意境的关键,也是分析语言风格、写作技巧、表达手法、修辞手法的前提。

16、答案(1)群星从空地上俯下(2)赞叹长江的无限(3)茶馆(4)巴尔扎克

每一个空点。如有错别字,该空格不予计分。65438+每道小题0分。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对名句名篇的记忆能力。四个小题的听写内容都来自课本。这是本命题的一大亮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中常见的基本常识,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五、(21分)

17,答案起到铺垫的作用(或引出下文)。(2分)写“秋叶冬来”自然引出下面的“火”,作者的感伤情绪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来的,为下面写“火”的意义预设了空间。(2分)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能力。仔细揣摩脉络,理清段落关系,了解写作思路和情感脉络。可以发现,这个题目涉及到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段大意是秋去冬来,花木凋零像人的岁月在消逝。基于此,可以分析为下面“火”的出现做了铺垫,也写出了作者感伤的心情,为下面写“火”的象征意义做了铺垫。回答这类问题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它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二是它在下文中的作用和文章的主旨。

18,答案是感伤(感伤的感觉),一个是感动(温暖的感觉),一个是激动(激昂的感觉)。如果答案是1,给1分。就是有一样的意思。

分析本题考察考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和对作品结构的分析总结能力。联系全篇,明确情感变化和相互关系的关键段落,确定对应的句子并仔细分析其含义。表达情感的段落体现在1自然段的第四行“树叶无声地说再见,像是时间消失的叹息”,第二自然段,第2 ~ 3行“我进入了活动多活动少的宁静生活。每次开灶关火,心里总有些感触。季节和情绪的变化打下了非常清晰深刻的印记。第四段第六至第八行,“炉子成了我的密友。几十年来,我彻底了解了它的脾气。它,时而暴戾,时而温柔,陪着我孤独,给我安慰和欢乐。“火用它的体温温暖了我...好像在为我加油。灶里的红光有点像亮眼,我就安心了。”第7段第4-6行“它不仅使人触摸起来感到温暖,而且通过视觉在头脑中感受到灵感和希望的闪光。第8段第3-5行:“篝火以其巨大的热量使人感到舒适,它的柱子升向天空,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力量和勇气,在黑暗中向前冲击。"第九段,第1 ~ 4行:"他们也有同样的个性:他们火辣,他们发光,他们也能发出震撼灵魂的声音。“据此,所表达的情感可以概括为感伤、温暖、振奋。

19,答案这两段使用了对比,拟人,比喻。(各1分)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火带来的温暖感。(1)“我对它的脾气了如指掌”“明亮的眼睛”等拟人化、比喻化的手法,生动地传达了作者对火的喜爱,表现了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1)

本题分析主要考察考生运用和分析表达技巧的能力。大部分考生都能找出并简要分析比喻和拟人,但在第4-5段是用对比还是对照的问题上有分歧。有的同学回答对比中的对比,有的同学回答对比和对比都有。其实对比和对比都是对的。解决这类问题,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其修辞功能,并善于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分析。

20.这样写出来的答案可以丰富“火”的含义。(2分)“火箱”、“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也给人以灵感和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2分)也使文笔富于变化。(1)

分析此题考察考生对文章文体特征的感受和评价能力。从散文的特点来看,写“火箱”和“篝火”,扩大了火的表现范围,深化了火的精神,体现了散、凝散文的特点。“深化火的精神”就是“丰富火的意义”;散文的“散形式”反映了写作风格的变化。阅读能力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复杂系统。不同文体的特点会在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情境中发展,要结合具体的内容进行分析,使文体特点落到实处。

21,答案是否定的,文章有怀旧成分,但不是全文主旨。(1)文章主旨是艺术地揭示“火”带来的温暖与活力、希望与勇气,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的人生态度。(3分)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对文中主旨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这是更高的思维要求,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联系整个文本,文本中的记忆是为了扩大火的范围,而不仅仅是怀旧。“火”是象征性的,代表希望、勇气、性格、精神等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把握文中象征主义的特点,深刻把握火的深刻内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六、(11)

2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个连贯的段落。(只写序号)(3分)

回答41523

(五句全对3分,连续四句全对2分,连续三句全对1分,其余不计分)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的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根据句子与意义的逻辑关系,找出意义关系密切的句子,进行分组整理。① ⑤,② ⑤应该是一组,然后看哪个组④适合排名。结合句意,放在① ⑤之前比较合理。今年这个问题的评分标准非常灵活,这是一个亮点。做这类题的方法是找到时间或事物上的联系,化整为零,确定句子的排列组合,再化整为零,形成完整的句子。

23,答案* * *相同点:都在成长。(1)区别:中国在稳步增长,而(1)世界在波动中增长。(1)点评: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改革成效显著。

分析这道题,考察考生的语言运用和转换能力。从图表上看,中国经济发展平稳,呈上升趋势,而世界经济发展波动较大,上升缓慢。基于此,得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稳步上升,改革效果显著的结论。做这类题要认真仔细阅读,理解要求,掌握数据对比。否则,可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24.答案示例:

(1)如果我是一只大鹏,长期在地面盘旋,我会坚定信念,更高,更高,更高...

(2)如果我是一只小鸟,徘徊在枝头,我一定会放开嗓子唱,唱,唱...

分析这道题,重点看考生的模仿能力。评分标准为比喻、拟人、重复,模仿正确给2分;句子流畅,结构完整,无错别字,给2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注意两点:①明确试题要求,注意修辞手法。(2)明确几句,彼此有什么关系。

七。(60分)

25.“我能”这一题目的内容简单而稳健,符合正在成长的高中生的思想实际,考生有很大的思考和发挥空间。文体要求的开放性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避免了考生走向一种思维方式而造成模式单一的情况。应该说,作文的导向是正确的。可写的思路可谓丰富多彩。可以联系现实中感动中国的优秀人物,比如刘翔、袁隆平,分析他们的精神——敢于挑战事业的巅峰和困难,用他们的顽强拼搏向世界证明我可以。也可以从李广、范蠡、诸葛亮、苏武等历史人物身上读到人生的跌宕起伏,敢说我可以坦然接受,重新崛起。所以我明白生活需要承受。也可以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信念的背后是自我肯定——我可以……作文可以有理性思考、辩证分析、意境对比、故事渲染等等。要避免纠结于结构,偏离主题,另起炉灶。比如要把题目和题目改成“我能发现美”。虽然题目里也有“我可以”这个词,但还是有些改题目的嫌疑。或者抛开“我能”,说说生活中的美,最后说我能找到美。这个写法基本跑题,不符合要求。

2007年《考试大纲》仍然体现了对考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只要考生观察生活,勤于练字,相信会有收获。这个命题也要求更具体的写作能力,更符合学生实际。

今年作文评分的标准基本没变。(1)基础等级评分以意义、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综合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是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选择的文体要求。(2)发展等级计分,以12分计分,不全面,以稍突出为等额计分,直至满分。(3)缺少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算;字数不够,每50字扣1分。(4)被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水平”在四级以内,“发展水平”不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