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养生箴言阴平阳长期保密。

秋分是夏末秋初。北半球的人们从秋分开始就进入了真正的秋天。传统养生专家认为,秋分本来就是一个“半阴半阳”、“昼夜相等”的节气,所以人在这个时期的养生也要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有“阴平阳秘”、“久期相等”之说,那么就让老黄历来介绍一下这个秋分养生谚语的含义吧。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了秋季,作为一个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也应该根据保健中阴阳平衡的规律,以“阴阳皆秘”的原则来保持身体,并根据苏文《至真大论》的理论,“仔细观察阴阳之所,以此为太平之期”,阴阳之所不可偏颇。

精神康复

精神疗养最重要的是培养乐观精神,保持心理平和,避开冷空气,收敛和适应秋天平静的空气。身体保健可以选择中国古代重阳节(农历重阳节)登高观景的习俗,可以使人心旷神怡,抑郁、忧郁等一切负面情绪顿时消散。这是养生中的养收方式之一,也是调节精神的良药。

饮食恢复

在饮食护理方面,中医也是以阴阳平衡为出发点,将饮食分为适宜和禁忌。宜有利于阴平阳之秘,反之亦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禁忌。比如那些阴虚阳亢的老年人,就要避免吃大热补的产品。对于发育中的孩子,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不宜过多补充;痰湿体质者忌油腻食物;木火者忌辛辣食物;有皮肤病和哮喘的人应避免食用虾、蟹等海鲜;胃寒的人应避免吃生冷的食物。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其本质都要防止真人多实,虚拟人多虚,导致阴阳失衡。在饮食调理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冷者热,热者冷”的原则。做到《苏文·古天真论》所说:“知之者,法在阴阳,而在招数,饮食适度。”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节方面,中医也讲究调和阴阳。在食药一体营养观中,强调中药和食品都是天然产物,都有一定的属性,特别是对人体的滋阴、阳、气血的滋养功能,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从本草经和方剂学中不难找到药食同源的例子。古代医家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理胃气之用;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不难发现很多药材,如枸杞子、山药、黄芪、茯苓、丁香、豆蔻、肉桂等。当药物和食物适当混合时,可以提高食物保健和疾病预防的功效。

几千年的饮食文化史表明,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素食为主,力求荤素搭配的全面饮食。所谓全面饮食,就是要求饮食内容长期或经常多样化,讲究荤素搭配、主副食搭配、正餐与零食搭配、饮酒与饮食搭配的合理搭配。

古代医家主张饮食不偏,量不宜过量。不宜一味追求山珍海味,鸡鸭鱼肉,酒茶吃喝,过于孤独平淡。李时珍曾说:“人的吃喝也是人的命根子”,这就告诉我们,要想延年益寿,就要了解食物的性能和饮食的作用。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代医家将食物的属性分为三类,即寒、平、温。其中,根据常见的300多种中餐的统计,性平的食物最多,其次是温性食物和寒性食物。

就其功能而言,寒凉食物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这些食物包括西瓜、甜瓜、香蕉、甘蔗、芒果、枇杷、苹果、梨、柿子、菱角、荸荠、桑葚、番茄、黄瓜、苦瓜、冬瓜等。

温性食物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其中辣椒、胡椒、芥菜籽、鳟鱼为热性食物,如樱桃、荔枝、桂圆、杏子、石榴、栗子、大枣、核桃、大蒜、南瓜、生葱、生姜、韭菜、茴香、鳗鱼、鲢鱼等。

性食物有李子、无花果、葡萄、银杏、百合、莲子、花生、榛子、黑芝麻、黑木耳、黄花菜、洋葱、土豆、黑、红、黄豆、扁豆、豇豆、白菜、芋头、胡萝卜、大白菜、香椿、青蒿、大头菜、海蜇、黄豆。

人们平日应根据食物的性质和功能合理分配食物,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因病而异,这也是避免早衰、保证正气旺盛的重要条件之一。历代医生和养生专家之所以重视正气的维护,是因为它被视为强身健体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