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体质怎么调理?痰湿体质吃什么?

脾主运化,也就是说水在体内的流动和代谢需要脾来调节。脾虚导致痰湿。对于痰湿体质的人来说,养生的关键是祛湿化痰。痰湿体质怎么调理?痰湿体质吃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脾为痰之源。

“脾为痰之源,肺为痰之储器。”脾为痰之源。由于脾的虚弱,水谷的精微能量不能及时输送,所以它停留并凝结成痰。脾主升清,会把精微的物质输给肺。当脾虚产生痰的时候,这些痰也会和细微的物质一起流失到肺里。当肺部的痰越积越多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本能地通过咳嗽把痰吐出来。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脾胃虚弱,痰会接连产生,即使你一直在吐,终究也吐不干净所有的痰。比如上游的水不干净,下游就没有干净的水。

这些痰和尚未凝结成痰的水一起湿了,就是痰湿。痰湿在体内是不规律的,会随着气四处游走。痰停留在肝脏,就会形成脂肪肝。留在腰间的是将军的肚子,水桶的腰。溢出在皮肤和肌肉上,肌肉里充满了水分,面部和四肢就会肿胀、浮肿。所以痰湿严重的人往往看起来很肥胖。此外,痰湿易引起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痛、头痛、颈椎病等。所以中医有“百病皆因痰”的说法。

2、健脾化痰湿花茶是好饮品。

如何化解体内痰湿?既然脾是痰之源,那就从脾入手。如何健脾?介绍一种健脾花茶——白扁豆花陈皮茶。

去中药店买适量的白扁豆、陈皮、茯苓。如果家里种的是白扁豆,可以在开花的时候,把没有完全开放的豆腐脑拿出来晒干。将白扁豆花、陈皮、茯苓打成粉末,每天用勺子舀出约10g粉末,放入茶杯中,然后倒入开水冲泡,炖5分钟,即可代茶饮。

白扁豆入脾、胃、肠,是花中不可多得的健脾良药。《四川中医志》中有“白扁豆花,和胃健脾,清热祛湿”。暑热、头晕、湿滞、痢疾、脓血、暑泻、赤白带下的记载。

说起陈皮,大家应该不会太陌生。很多人喜欢在煲汤或炒菜的时候放几片陈皮,既能解决油腻和腥味,又能使汤更甜更鲜,色、香、味俱佳。

陈皮,顾名思义就是存放时间较长的果皮,多为柑橘皮,其中以冬季生产的柑橘皮为最佳。经过长时间的干燥,陈皮就成了干品,也就是陈皮。放置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这种小陈皮虽然丑,但是除了可以多用途食用外,还可以入药,药用效果也很重要。《本草纲目》说:“治百病,总取理气燥湿之功,同药补之,同泻药泻之,同药升之,同药降之。脾为元气之母,肺为纳气之气。所以橘皮是分二经之气的药,但可以用它来补虚泻实。”陈皮味苦而温,入肺脾,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适用于消化不良、胃脘胀满、咳嗽、痰多等症状。因此,陈皮被广泛用于调理脾胃或制备中成药。古方“二陈汤”、“陈皮半夏汤”中的主要成分是陈皮,是理气、燥湿、化痰的良药。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陈皮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对胃肠道有轻度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消除肠道内的滞气,刺激食欲,同时使体内的痰液更容易咳出。

秋冬季节,老年人容易咳嗽、气喘、痰多。此时宜将陈皮泡水服用或多喝陈皮汤,有很好的化痰止咳作用。

中医专家认为:“陈皮能散、苦能燥、泻,温能补元气、和合。为脾肺之气,调中焦,促膈,导滞,化痰,利水,通五脏,理气燥湿之药,可治百病。陈九是个好人,但新鲜的让人受不了。”

茯苓是健脾养胃的良药。中医认为它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湿、宁心安神的作用,其中健脾的作用尤为突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体力。

茯苓有健脾的作用,脾胃强健,人体自然能长寿。这从慈禧将茯苓作为强身益寿的食物可见一斑。痰湿体质是脾胃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导致饮酒过度,痰多。服用茯苓可以健脾利湿,从而有助于化水化湿、化痰。而且茯苓可以长期食用,因为它“养胃益身,不伤津液”。

这种花茶有非常好的祛湿化痰功效,但茶中陈皮性偏温燥,气虚干咳阴虚者不宜多食。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最好在食用前咨询医生,以免陈皮影响药效。

当然,脾胃虚弱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大多是因为过度食用油腻油腻的东西造成的,所以想要保护脾胃,最好少吃这类食物。

3.痰湿体质吃什么好?

适合痰湿体质人群食用的食物有芥菜、韭菜、大头菜、香椿、辣椒、大蒜、葱、姜、木瓜、白萝卜、荸荠、紫菜、葱、银杏、大枣、扁豆、红小豆、蚕豆、白菜、山药、薏苡仁、冬瓜仁、牛羊肉。盐的摄入量要有所限制,不宜多吃脂肪多、酸的食物,如焦糖、石榴、柚子、枇杷、糖等。另外,杏仁膏、藕粉、茯苓饼都是这种体质很好的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