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验

一个行业也应该有不同的体验,那么作为一名中医,你从事这个行业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中医心得》,仅供参考,欢迎您阅读。

中医经验(1)众所周知,中医是中国几千年来唯一的医学,中国人民依靠中医预防和治疗疾病已经有几千年了。几千年来,中医在中华民族的繁荣和保健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和西医在专业技术上各有优势和特色。西医的优势在于检测仪器精密,手术高超,器官移植复杂,抢救手段先进。中医的优势恰恰是西医的弱势。中医的辨证治疗准确、灵活、神秘,在许多疾病的诊治中有其独特的特点。如功能性疾病、退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痰瘀、疑难病的诊治。人民对中医有很深的了解,相当多的人喜欢中医。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演变,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中医的治疗基础、调理滋补功能的需求更加迫切。

中国人的传统认识是,中医越老越吃香。一个老中医,尽管技术平平,却能被称为老中医,甚至有点夸张地称为“名老中医”,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中医是终身职业。那么,怎样才能学好中医呢?《扁鹊·臧宫传》说:“人患多病,医患少病”,可见中医难学。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说过,“不擅学医,必学医。”。

学中医难,学精更难。但是,想学医,必须学精。至少,你必须确立“学精”的目标,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根据我个人学医的经验,主要有两点:第一,要好好学习。用“汗流浃背”来形容中医的书是不够的。读中医的书,不仅要了解和理解,还要让自己熟悉阅读和记忆,甚至要记住很多重要的内容。比如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要想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必须学好《内经》。阅读中医书籍,要善于融会贯通。中医理论都来源于《黄帝内经》,中医临床课程都来源于历代医家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总结。

比如《伤寒论》的研究,既要与《金匮要略》融为一体,又要首先与《内经》挂钩,其次与《伤寒论》挂钩。另外要和内科、方剂学、药理学、诊断学挂钩。比如《伤寒论》中的少阳证就来源于《内经》中的苏文热理论。《内经》少阳证仅限于少阳经“胸痛、耳聋”的症状,《伤寒论》少阳证为半表半里证,症状为“口苦、咽干、头晕、寒热、胸胁胀痛、食欲无声、心烦呕吐”。以小柴胡汤为主要适应症。《伤寒论》中还有一种邪郁少阳证,表现为寒热错杂,心烦口渴,脘腹胀满,舌苔黄腻,以蒿芩清胆汤为主,为湿热郁滞少阳证。这样的接触和比较自然融会贯通。

中医经验(二)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我把深奥的医学原理和生活实际结合成了简单的生活常识。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用,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所以在学习中,注意用自己以前的文化知识和生活常识去理解,往往事半功倍。

例如,以夏季长期浸泡在河水中的石头或其他物体表面的苔藓形状为例,了解腻的性质,解释腻的舌苔与水湿的关系,从而了解湿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以往临床实践,将抽象理论融入常见病。如人体皮肤受凉后,可出现畏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服用中药宣肺解表后感冒痊愈。这样就解释了肺主播散,开窍鼻塞,体内闭肤的医学道理。

还发现这门学科与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中药材大部分不是中国的,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但是,要提高中医的质量,中医从业者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打好基本功,要有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临床工作分为辨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个环节,最终都要落实到处方中。如果没有准确的药方,永远不会有好的疗效。所以中医一直把汤头、脉方、药性作为开悟的“三宝”。“堂头”就是“方哥”的意思。中医以清代王昂的《汤头葛记》为基础,辅以《医方集》。要求“汤头”必须熟记到可以在临床上自如运用的地步。“脉方”指的是脉学的旋律。目前最流行的是李时珍的《菱湖脉》,但李钟子的《贾珍阎正》似乎更实用,所以云脉会是《二李》。当然,有精力多读书更好。如:四诊洞见、脉诊战术提要、脉学求真等。《药赋》是一部在民间流传多年、影响很大的入门读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者用药有了初步的轮廓。虽然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但仍然受到广大中医的喜爱。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宝”之外,“针灸歌”也不容忽视。众所周知,针灸是中国的国粹,也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学好针灸,背歌背韵是必须的基本功。如:十四经、主要疾病、测穴之歌、深幽赋、金针赋、会通点穴赋、流注微赋、玉胜歌、玉龙歌、十二经补泻、流注八法要背。俗话说:“歌不离口,拳不离手”。以上第一步是中医的“背诵技巧”。

背诵后的第二步是加强中国古代文学和医学史的学习。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华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灿烂的中医药文化,不愧为一座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这些文件都是用古文写的。不在古文上下功夫,就很难懂。比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演变,语法的差异,古代文学和古代天文学的常识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习古代医学文献是很困难的。

学好文言文就像回应古人,跨时代交流也是人生一大乐事。而且,学好文言文是打开中医宝库大门的关键。所以功夫的第二步首先要“学好古文”。

任何事物,任何知识都有一个发展过程。所以不管学什么都要了解这门的发展历史。搞政治要学政治史,搞文学要学文学史。当然中医也不例外,也要学好医学史。只有学好医学史,才能了解各个朝代的名医和名著及其学术观点,也就是说,必须了解这些名医和名著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同时也要知道名医前世的轶事。例如,朱丹溪30岁学医,35岁成为一名医生。叶十四岁学医,先后师从十七人。这对一个中医的学习和成长有一定的启发。但是,今天的人把学习的历史看成是多余的,这似乎与临床实践无关。这是一个很大的谬误。

学古文有读古书的能力,学医史明确了读古书的选择。在选择书籍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不会误入歧途。同时也要阅读历代医家的医学理论、书籍、医案,对历代医家的成就有一个框架性的了解,为学术理论的框架打好基础。所以第二步是“基础工作”。

想学好中医,必须精读一些经典的医学书籍,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论》、《温经精卫》、《神农本草》、《医心》等。

《内经》和《难经》是中医的基础。阴阳五行,脏腑如经络,诊疗原则,五运六气,都需要从《内经》和《难经》两部经典中去探索。但是《内经》有81篇《灵枢》、《苏文》,81篇《难经》,还有240多篇《* * *》,很难快速看完。所以初学者可以选择李仲子的《明内经》或者秦伯未的《内经》作为读本,有些章节和句子是一定要背的。

《伤寒论》是六经辨证的典范;《金匮要略》脏腑经络辨证是杂病辨治的基础。与《伤寒论》相比,《伤寒论》系统论述了三焦辨证,使得“百病之诊,不可出此纵横向”。(《伤寒论·举例》)。《文汶经纬》以《内经》、《仲景》为经典,以叶、血、陈、郁为纬度。其中《叶外感温热》主要论述了的辨证体系,也是应该背的。神农本草经是方剂学和药学的鼻祖,也是必读之书。陈修园的《清代神农本草》可视为初学者的好读本。《医解》一般被视为入门书,是对“八理八法”的系统阐述,其中收录了许多疗效高、实用性广的方剂,如齐格散、开云散、半夏白术天麻汤等,均为临床常用方剂。精读这些医学书籍,可以框定中医的理论框架。所以第三步是“取景工作”。

如前所述,念功、基本功、筑功是“真中医”必须具备的三个步骤。在这三步的基础上,广泛阅读,借鉴现代人的经验,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古人云:“临床证据多,不如读王叔和”。早期和多临床,从而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硬核“真中医”。

长长的黄绮路,我会上下寻找。

中医经验(三)之前对自己的医术缺乏信心。已故著名中医岳美忠先生曾说:“治心可忘己,处处失人。”我曾经问过自己,“我能像老师一样看病吗?”也许这是命运。我在疑惑的时候,20xx年去xx参加了一个为期五周的纯中医义诊。在师兄们的带领下,再加上我们从国内带来的中药饮片,我见证了一次又一次纯中医救人的生命,也看到了很多患者从这个伟大的中医宝库中获得了健康,这也让我深深明白了一个年轻中医应该有的目标和责任。这段经历鼓励我去阅读和研究博,进一步发掘经典的魅力。

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真正的后续是你有一个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

首先,在收集了患者的四诊信息后,你的脑海中会出现第一个病机,然后思考这个病机是否与你收集的四诊信息一致。如果不是,可能是另一种发病机制。我们要把病机和四诊的信息再匹配一遍,把这个过程重复几次,才能大致找到病人的真正病机。

其次,再想想。这种发病机制可以用什么来解释?《伤寒论》、《金匮要略》和《药理学》中有相应的方剂吗?而不是看老师用了什么方子,重点是你要有这种思维过程。这个阶段不要去看老师的处方,因为可能会影响你的思维。因为有可能老师看病太快了,他的辨证论治思维过程太熟悉了,你赶不上。

比起抄写或背诵一个中医老师专门治一种病的常用药方,更能训练这种思维过程。因为中医自古以来就没有分门别类的学科,最多分骨伤和跌打杂病。所谓外伤就是外感病,所谓杂病就是内病、外感、妇儿,这些都是一致的,都依赖于中医的辨证论治思维。如果辨证这一步没走好,怎么治?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自己。

首先,学习中医经典最好是阅读原文。至于版本,我觉得对于一个连辨证论治都不懂的人来说,先不懂,少走不该走的路。

其次,在看文章的时候,要想象自己是在看病。这篇文章展示了一个病人的情况。想象自己是一名医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学习如何分析文章。读的时候,一开始可能会看到一两个临床症状,会怀疑是不是某种病机,是表里。天气冷还是热?如果再出现几个临床症状,你会去思考刚刚思考的发病机制吗?有矛盾吗?多次重复这种思路,最后得出一个病机,就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病机。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一个辨证论治。因此,张仲景的书因其内涵丰富,强调学习和理解中医辩证思维,寻求辨证论治的机理和考察病因,被后人视为辨证论治的典范之作。

中医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辩证思维的中医。在和很多中医学生交流时,我发现大家都有一种“隔代遗传”的中医思维。所谓“返祖”现象,就是忽视辨证,注重一种类似于西医的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什么寒热,表里,虚实等等。,都只是症状的总结,然后美其名曰是什么病引起的,连病机都不提,抛弃了辨证论治的过程。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看病的方法,这也可以说是中医的“看家本领”。是结合四诊后的参考,在一堆临床症状中找出疾病的本质问题和矛盾,对病机的总结。第四次诊断,你脑子里可能有几种发病机制。反复思考那些症状,是否对应这个病机。也许这个病机应该有另一个证候表现,再去问病人。所以这其实和阅读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条文是一致的。所以不能只把重点放在背诵文章上,也不能忽视对文章的分析,因为缺乏分析似乎脱离了临床,脱离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