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不好的人的食谱

声明!以下是我以前上网的来源,已经忘记了,仅供参考。

慢性胃炎方(原名加味六味汤);

处方:丹参15g,当归白芍12g,香附14g,炙甘草10g,煅瓦楞子30g。

加减变化:黄芪15g,桂枝10g,高良姜8g,白术、陈皮各12g;肝胃不和者,加元胡、川楝子各65438±02g,加柴胡65438±00g;胃阴不足者加生地黄10g,麦冬12g,石斛12g。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45天就是1个疗程。服药期间禁止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其他药物。

主治:活血散寒,理气止痛。适应症: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炎症。

红枣疗法:

用炒勺将枣炒至表皮微黑。以不糊为标准。将炒好的大枣打碎,放入盛有开水的杯子中。1次放3-4颗枣,加些糖。水变黄后,每天当茶喝。

偏方:

柴胡12g、白芍15g、香附15g、枳壳20g、陈皮15g、当归15g、半夏15g、黄连12g、吴茱萸12。

服用方法:将药物放入砂锅中,用水浸泡30分钟左右,煎30分钟,倒出药汁约150ml;将粉末加水,煎煮30分钟,倒出约150 ml的煎液,将两次煎液混合,分成两份,早餐前和晚餐后各服用1次。

功效:疏肝健脾,清热和胃,止痛。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关于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疼痛,或恶心、呕吐、嗳气、嘈杂、泛酸。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肿、解郁消痞功能的中成药,均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防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本病的中成药有:

(1)保和丸。主要成分:神曲、山楂、法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功能:消食化滞,和胃健脾。

主治:食滞胃脘所致的厌食、腹胀、泛酸、嗳气等症。

(2)越鞠丸。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栀子、苍术、神曲。

功能:理气解郁,消胀。

主治:胸闷、脘腹胀满、嗳气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主要成分: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胸闷、恶心、呕吐、腹泻。

(4)香砂养胃丸。主要成分:砂仁、木香、白术、茯苓、枳实、豆蔻、厚朴、香附、陈皮、半夏、甘草和藿香。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消积。

主治:厌食、乏力、胃痛、腹胀、嗳气、反酸。

(5)疏肝丸。主要成分:柴胡、厚朴、川芎、香附、枳壳、沉香、砂仁、木香。

功能: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双侧疼痛、腹胀、嗳气、恶心。

(6)芪蛭胃痛颗粒。主要成分:柴胡、枳壳、甘草、香附等。

功能: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痛等。

(7)良附丸。主要成分:高良姜和香附。

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主治:中焦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喜温温者。

(8)温胃舒胶囊。主要成分: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能:扶正培本,温补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土。

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引起的胃脘冷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

(9)阴虚胃痛颗粒。主要成分:北沙参、麦冬、川楝子、甘草等。

功能:滋阴养胃,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上腹部灼痛、口干舌燥、纳差干呕等症。

(10)养胃舒颗粒。主要成分:党参、黄精、党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能:扶正培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食。

适应症: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脘灼热,手足心热,口干口苦,食欲不振等慢性胃炎引起的症状。

(11)维乃安胶囊。主要成分:黄芪、三七、人工牛黄、珍珠粉。

功能:益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适应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12)胃康灵胶囊。主要成分: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

功能:柔肝和胃,化瘀止血,止痛,去腐生肌。

适应症: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十二指肠溃疡。

(13)三九威泰。主要成分:三苦、九里香、白芍和木香。

功能:消炎止痛,理气健脾。

适应症: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慢性胃炎。

(14)蘑菇片。主要成分:猴头菇。

功能:消炎止痛。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

此外,治疗本病还有苏伟颗粒、疏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应根据证候选择应用。

民间单边

配方一:百合30克,乌药9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配方二:丹参30克,檀香4.5克,砂仁4.5克。用水煎服,每日两次,

人参30克,檀香4.5克,砂仁4.5克。用水煎服,每日两次,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经常表现出上腹部胀满、疼痛、呃逆、消化不良等主要症状的人。往往是饮食不当引起的,发病率很高。临床常用的有效偏方如下。

【配方一】云豆500克,红枣250克,红糖150克,桂花适量。将豆子用水浸泡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至烂透,放凉,用干净布包好,揉成泥状备用;将大枣用水洗净,去核,煮至烂烂,趁热加入150g红糖和适量桂花,拌成泥状,放凉备用;然后把豆瓣酱铺在案板上,用菜刀用手抹成同样粗细的长条,上面铺一层枣泥,垂直卷起来,垂直方向切成“回”字形卷。本方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胃炎。

【配方二】粳米100g,生姜9g。将粳米用水浸泡,用5-6层麻纸包裹,烧成炭,磨成细粉;用生姜水煎,取粳米炭粉6-9克,早晚1次。服药后1周内,以流食为主,忌食生冷油腻等食物。本方补中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

【食谱三】莲子、糯米各50克,红糖1勺。将莲子煮至膨胀,去皮去心。将它们放入水中煮30分钟,然后加入粳米煮沸,小火煨至莲子变脆。带他们去吃早餐。

本方适用于虚寒型慢性胃炎,温胃散寒。

[配方4]党参10g、白术9g、茯苓12g、炙甘草6g、陈皮9g、木香5g、砂仁4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本方健脾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

[配方5]柴胡10g,香附6g,乌梅9g,佛手15g,枳壳、陈皮各6g,白芍10g,甘草6g。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本方适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慢性胃炎。

【配方六】沙参10g,麦冬15g,玉竹12g,石斛,百合10g,山药,扁豆12g,白芍9g,川楝子12g。水煎服,1剂量,每日2次。

本方适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慢性胃炎。

【配方7】陈皮10g,青皮9g,川楝子6g,牡丹皮9g,栀子6g,黄连5g,蒲公英9g,白芍9g,延胡索10g;水煎服,每日1剂量,每日3次。

本方适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的慢性胃炎。

【配方8】丹参10g,赤芍9g,五灵脂6g,蒲黄9g,檀香、砂仁、香附各6g,川楝子9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本方活血行气,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慢性胃炎。

【配方9】竹茹12g,芦根30g,蒲公英15g,枳壳石斛10g,麦冬15g,薄荷6g,白芍12g,甘草6g。水煎300毫升,早晚饭前分两次服用,每周5剂。

这个方子是山东老中医姚子洋。功能理气止痛,味淡、凉、润,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配方10】麦芽、谷芽30g,鸡内金15g,山药15g,党参10g,甘草8g。将药物用清水浸泡1小时,然后放在火上煮5分钟。不宜久煎。一天一剂,一天两次,饭前一小时。此方为福建名老中医赵嵘的经验方。对慢性胃炎有很好的疗效。

【方希】柴胡6克,炒黄芩9克,炒苍术、扁豆9克,炒白芍9克,炒甘草3克,紫苏梗6克,制香附9克,炙延胡索9克,15克八月萨格勒布,炒酵母、香米芽6克。水煎,分两次,饭后1小时温服。本方为名老中医张方,具有调理肝胃、健脾和中、平中之功,适用于慢性胃炎。

[方12]党参、炒白术各10克,生姜、黄连、木香各5克,秦皮10克,乌梅5克,炙甘草3克。用水煎服,分三次服用。也可按比例制成丸剂,每次5-10g,一日三次。

这个药方是彭淑的四川中医药方。具有益气健脾、祛湿固肠的作用,适用于肠炎。

【方十三】火腿、姜、葱、胡椒粉、盐250克。将火腿洗净,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少许姜、葱,加水适量,放在蒸笼上用大火蒸至熟。将花椒磨碎,放入铁锅加热,将花椒翻炒,加盐,继续翻炒至花椒出香味,盐粒散开。服用时,将火腿蘸上盐和胡椒,随餐食用。本方温胃理气。适用于经常上下的中焦虚寒患者,可作为辅助治疗寒性胃痛。

人参焖五花肉:

猪肚1,人参15g,干姜6g,葱7根,糯米150g。猪肚洗净,葱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用线缝好。砂锅加水,将猪肚放入砂锅中,先用武火煮沸,撇去面汤上的浮泡,用文火煮至熟透。空腹吃热食。可用于治疗胃虚寒证、胃脘冷痛、食欲不振、腹泻。

莲子粥:

莲子50g,糯米50g,红糖一勺。莲子用开水浸泡,去皮去核,倒入锅中,加水,煮半小时。然后将糯米洗净倒入锅中,加水,小火炖10分钟,再倒入莲子肉和汤,加糖,小火炖半小时。做早餐或者下午当零食吃。具有补中燥湿、健脾、暖胃、止泻、敛汗、安神固精的功效。适用于胃寒、感冒、腹泻、睡眠不好的患者。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症性改变。主要原因有:急性胃炎的遗留问题;长期食用肠胃刺激物,食物太粗糙或太热;定期口服水杨酸类药物;慢性鼻窦炎、口腔炎、咽喉炎的细菌毒素吞入胃中;长期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胃酸缺乏使细菌容易在胃中繁殖;蛋白质和维生素B缺乏使胃粘膜变性。

根据胃镜检查和病理,本病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按部位可分为胃窦胃炎和胃体胃炎。本病病理较大,症状持续或复发,无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

此病属于中医“胃脘痛”、“腹痛”范畴,分为冷痛、热痛、实痛、虚痛。冷痛是由于暴饮暴食,寒气或寒邪侵胃所致;热射痛是指肝气郁结,热邪郁结,久则化火,烧心;真正的痛苦是饮食停滞造成的;虚痛是由于胃脘痛时间长,伤阴或脾胃阳虚所致。

就饮食的原则来说,应该是清淡,对胃黏膜刺激小,但并不是清淡的饮食就能缓解病情。饮食规律,不要太饿太饱,少吃多餐是原则,尤其是老年人,肠胃蠕动受损者,每天吃3 ~ 5餐比较好,每次以8成饱为宜。注意饮食中糖、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注意维生素等人体必需物质的供给。

慢性胃炎患者也有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的东西(包括烟、酒、浓茶),因其能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变化,故应避免。

2、忌过热过冷的食物,食用后会导致胃黏膜血管收缩缺血,不利于炎症消退。

3、忌硬而粗糙的东西,吃后胃黏膜会因摩擦而受损,也会加重消化不良。

4、避免变质不干净的东西,因为它对胃黏膜有破坏作用,所以要避免。

5、忌油腻和坚韧的食物,吃后会加重胃的负担,损伤胃黏膜,所以要避免食用。

最后介绍了几个常用原料、配制简单的慢性胃炎治疗方剂:

韭菜籽蒸五花肉

原料:韭菜籽10g,猪肚1。制法:五花肉洗净,韭菜籽放入肚中,碗中加入调料,笼中蒸熟。功效:温和行气,健脾和胃。适应症:慢性胃炎。

●姜米醋炖木瓜

材料:木瓜100克,姜和米醋。方法:木瓜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然后放入砂锅,加入米醋和水煨,木瓜炖至熟。功效:补益气血,解郁和中,祛风散寒,消食解毒。主治:慢性胃炎、产后缺乳、病后虚弱。

白胡椒蒸鲫鱼

原料:1活鲫鱼200克以上,白胡椒25克。制法:将鲫鱼宰杀,去内脏,将白胡椒粉放入鱼腹,隔水蒸熟。功效:和胃止痛。适应症:慢性胃炎。

●胡萝卜山楂汤

材料:新鲜胡萝卜2根,炒山楂15g,红糖适量。制法:将三种原料放入砂锅中,加水煎1小时。功效:消食化滞。主治:食积型慢性胃炎。

●生姜韭菜牛奶汤

材料:韭菜250克,生姜25克,牛奶250克(或奶粉2汤匙)。制法:将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碎,用干净纱布绞汁,放入锅中,加入牛奶,加热煮沸。功效:暖胃止痛。主治:慢性胃炎、胃寒胃溃疡、胃脘痛、恶心呕吐。

●乳鸽山药汤

原料:乳鸽1、山药50g、砂仁15g、姜、胡椒粉、盐。

制法:将鸽子杀净洗净,用姜在油锅中煎至微黄,再将鸽子、洗净的山药、花椒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文火炖2小时,再放入碎砂仁,炖15 ~ 20分钟,加盐调味。

功效:温中健脾,行气止呕。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溃疡。

●糯米红枣粥

原料:糯米60g,红枣10。制法:红枣去核后,可用糯米煮成粥。

功效:益气养胃。主治:慢性胃炎,脾胃虚弱。

●蜂蜜土豆粥

材料:土豆300克(不去皮),蜂蜜适量。方法:土豆洗净,切块,加水煮成粥,服用时用蜂蜜调匀。功效:养胃益阴。主治:慢性胃炎、胃阴不足。

●蘑菇粥

原料:水发香菇,大米罐头各100g,熟牛肉50g,葱姜末,盐,味精,胡椒粉,香油。

制法:将籼米洗净,加1升水,牛肉切丁,香菇切丝,放入锅中煮粥。粥煮好后,加入香油、葱姜末和各种调料调味。功效:益胃健脾。主治:慢性胃炎、胃痛。

●百合糯米粥

原料:百合30g,糯米60g,冰糖适量。方法:将百合洗净,与糯米一起放入砂锅中,加水煮粥,再加入冰糖煮一会儿粥。功效:滋阴益胃。主治:慢性胃炎,胃阴不足。

否则是单边的

配方一:干黄花菜20克,干黑木耳10克,瘦猪肉60克。

方法:将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净,黄花菜略泡后沥干。将瘦猪肉切片,拍松。加入盐和黄酒拌匀。2汤匙植物油,中火热油,倒入切好的人肉翻炒至生,然后倒入木耳和黄花菜翻炒,加入适量盐和黄酒,翻炒至香,加入半碗清汤或清汤,小火煨8分钟,捞出香葱翻炒几下。

功效:柔肝,调中,补脾胃。

配方二:牛奶250克,山药30克,面粉30克。

制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丁,用适量水煨至汤汁粘稠,加入牛奶,加入面糊,搅拌煮沸。

功效:健脾和胃。

用法:每天服用1次,最好空腹服用,1次吃完。

胃炎食疗处方

胃炎是指人体的胃粘膜疾病。主要症状有胃痛、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食后上腹部胀气等。,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胃炎是急性的,症状突出,而慢性胃炎是慢性的,有时轻有时重。

1,橘皮,生姜各10g,红枣肉7片,水煎,有止痛止呕的功效。

2.花椒、干姜、陈皮、干草分别研成粉(或丸),饭后服用,每次3-6克,每日2次,用于治疗胃气不足、受寒引起的胃痛。

3.七个辣椒,三个红枣,五个杏仁捣碎,配以热酒。经常服对胃炎有很好的效果。

4、粳米100克,干姜粉3克-6克,煮粥,早晨起床后空腹食用,治疗胃气不足、受寒引起的胃痛。

5.新鲜芹菜根30g,干草10g,新鲜鸡蛋1个。煮芹菜和干草,打入鸡蛋。它对治疗恶心和呕吐有效。

6、鲜莲藕粥:鲜莲藕适量,糯米100克,红糖少许。将鲜莲藕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洗净。将粳米、莲藕片、红糖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至大米烂成粥。一天两次,早餐和晚餐。

油炸木须肉片的配方:干黄花菜20克,干黑木耳10克,瘦猪肉60克。

方法:将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净,黄花菜略泡后沥干。将瘦猪肉切片,拍松。加入盐和黄酒拌匀。2汤匙植物油,中火热油,倒入切好的人肉翻炒至生,然后倒入木耳和黄花菜翻炒,加入适量盐和黄酒,翻炒至香,加入半碗清汤或清汤,小火煨8分钟,捞出香葱翻炒几下。

功效:柔肝和中,滋养脾胃。用法:随餐食用。

牛奶山药糊配方:牛奶250克,山药30克,面粉30克。

制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丁,用适量水煨至汤汁粘稠,加入牛奶,加入面糊,搅拌煮沸。功效:健脾和胃。用法:每天服用1次,最好空腹服用,1次吃完。

麦冬粥的配方:麦冬30g,粳米100g。

方法:先将麦冬汤煎煮,去渣取汁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粥快好的时候,加入麦冬汁和一些冰糖,拌匀,微煮。

功效:补中和胃,滋阴除烦。

用法:早餐和晚餐,或作为零食。

太子参炖鸡配方:鸡肉90g,太子参30g,山药15g,生姜3片。

制法:鸡去脂去油,洗净切块,太子参、山药、生姜洗净。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炖1 ~ 2小时,调味。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用法:喝汤吃肉。

参芪薏米粥配方:党参12g,黄芪20g,炒薏米60g,粳米60g。

方法:将党参、黄芪、粳米、薏苡仁洗净,用冷水浸泡。将所有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入一些水,用文火熬粥。功效:健脾祛湿。用法:早餐和晚餐。

萎缩性胃炎可以在吃药的同时进行食疗,效果相当不错。

(1)姜灶猪肚汤。猪肚150g,生姜15g,大枣20g,水煮,分两次食用。此汤可用于治疗胃阳虚引起的清水吐。

(2)许慎石斛魏紫汤。人参须10 ~ 15g,金钗石斛12 ~ 15g,玉竹12g,山药12g,乌梅3枚,大枣6枚,水煎,分两次服用。主治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引起的厌食、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

(3)人参、灵芝、蘑菇粉。西洋参30克,灵芝30克,香菇30克,焙干研成细粉,每次2-3克,每日2次,1,温开水送服。具有益气养阴、健脾和胃的功效,可用于厌食人群。

(4)胡萝卜山药鸡内金汤。胡萝卜250克,山药20个。鸡内金30g,10 ~ 15g,鸡内金洗净切丁煮熟,半小时后加少许红糖喝汤。能健脾胃,助消化,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厌食、消化不良,有防止恶变的作用。

(5)党参小米茶。党参20-30克,碾碎,小米1000叹,煎,水煮1000毫升,当茶。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痛。可用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气不足患者的辅助治疗。

(6)玉竹鸡。黄精100g,鸡肉1,将鸡肉切块,放入碗中,放入黄精,加入适量的水,蒸几下。它能磁补肝肾和脾胃,可用于补肝肾不足者和脾胃虚寒者。

(7)糯米百合莲子粥。糯米100g,百合25-50g,莲子(去心)20-25g,红糖适量,煮成粥食用,每日1次,共7-15天。具有养胃止痛、养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肾虚弱、心脾两虚或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痛、心烦失眠。

(8)威灵仙鸡蛋汤。威灵仙30克,加水200毫升,煎半小时取汁,加生鸡蛋2个,去壳,加入药汁,加红糖5g,* * *,打个鸡蛋汤。每天服用1剂,反复服用2剂。适应症:萎缩性胃炎。

(9)益中补血粥。黄芪30克,肉桂8克,丹参15克,乳香8克,没药8克,大枣4枚,薏苡仁100克。先将除薏苡仁外的药材煎服,再用薏苡仁煮粥,每日1剂,两次30天为一疗程。适应症:萎缩性胃炎。

(10)五花肉红烧辣椒。1猪肚,洗净,花椒9-15g,绞碎放入猪肚中,用线扎紧,文火煨,加调料煮熟,每隔2-3天配汤食用1次。具有温脾胃、散寒通脉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引起的胃脘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