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邵逸夫?
邵先生捐赠兰州大学逸夫楼。邵去兰州大学捐款,看到新生穿军装就说:“我讨厌看到军装。”学校取消了那年的军训。(这个史实不能完全证实,但当时兰州大学的老师在微博里证实了。)
邵逸夫对教学楼、医院等的捐赠。不仅仅是捐款。很多建筑要求“政府配套投资”作为条件。这可以说是在“逼迫”额外的教育和医疗的财政投入。这种杠杆效应对中国的教育等事业影响深远,惠及几代人。
邵逸夫还在1985年投资1000万元保护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1990年,中科院将他们发现的第2899颗行星命名为“运行邵逸夫星”。
据传说,邵逸夫早年以“小气”著称。有一个流传至今的笑话:1970年,他捐了500港币给一家养老院,养老院马上把钱还给他。
不少学者甚至将邵氏楼和邵氏学校作为统计学中的“干预变量”来研究中国的教育投入、财政分配、公共产品供给等一系列问题,可见邵先生的巨大影响力。
如何防止贪污挪用资金:成本分摊,合作方,无论是政府还是高校,都要真金白银出点钱。邵氏基金支付1元,合伙人支付3元(具体比例上下浮动,大致如此,详情见李瑟娥方化《说说邵氏的捐赠策略》);
根据《港办邵逸夫基金会内地教育资助项目管理办法》,申请的学校需要满足一定的资质。如果是基础教育,建设项目应建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长期保留的学校内;项目的使用寿命至少应为50年。对县级以下(含县级)完全中学、高级中学、农村初级中学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给予补助,在地(市)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教学楼和实验楼。项目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提供不低于1:1的配套资金。同时对学校的规模、在校学生人数、建筑面积都有详细的规定。
在高等教育领域,资助本科以上的大学建设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建筑,如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等。每个项目资助强度在500万港元以内,拟建项目规模在10000-20000平方米之间;项目单位保证能以不低于1:3的比例提供配套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