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砂锅粥怎么做才好吃?

广东的“潮州砂锅粥”一直都挺有名的。潮州砂锅粥表面上看是大锅或小锅,但本质上是很讲究细节的,比如设备、制法、食材、火候。

今天我们邀请汕头一家开了17年的砂锅粥店的创始人蔡,为大家解密潮式砂锅粥的制作秘诀。

潮汕的潮汕粥有两派,各种粥店随处可见。粥是当地人的主食。在当地,粥分为两派,一派是米粥,一派是香粥,通常称为砂锅粥。

砂锅粥和大米粥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添加其他配料,有没有调料。砂锅粥一定要用生米煮。骨头汤入锅后,要加入多种调料,辅以海鲜、河鲜或野味,火候充足就上桌。此时粥面微沸,清香可口,味道浓郁,粥菜一体,无任何咸菜佐餐。

砂锅粥食材丰富,品种多样。最有代表性的有鳝鱼粥、生鱼片粥、肉蟹粥。比较常见的有春菜粥、鸭肉粥等。高大上版本前三名分别是鲍鱼粥、龙虾粥、血鳝粥。

潮州砂锅粥制作秘笈1,砂锅越漂亮,可选择的越少。

想做正宗的潮汕粥,选砂锅是第一关。蔡教了一个秘密:越漂亮的砂锅,你能选择的越少!

适口的餐厅用的是外表粗糙、造型简单的土砂锅,每个市场价才六元。这种砂锅表面不上釉,透气性极好。

选择砂锅要注意三个因素:一是选择内部光滑,外表粗糙,表面针孔多的为好;其次,用指关节敲击,声音洪亮清晰,说明砂锅完整,内部无裂纹;第三,壶身颜色较暗,表示烧制时“未完成”,比较耐用。

可口的餐厅有四种砂锅菜,最小的一人份;2-3人用2号做饭;4-5人用3号;6人以上使用最大号。辅材量根据人数增减,价格按职位计算,非常方便。

2.选择东北珍珠米,煮至“半熟”

珍珠米,产于中国东北,被选为美味的餐厅,颗粒饱满,色泽洁白。蔡说:“砂锅粥对米香的要求很高。普通米饭煮熟后,放在桌上一小会儿就会变软变松,里面的米香会被‘榨干’。但煮好的珍珠米上桌后仍能保持漂亮的形状,不会爆成饭花。入口咀嚼时,香气只会分布在舌尖,余味会更饱满。”

▲东北珍珠米

潮汕砂锅粥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现煮生米,至少要半个小时才能煮透,显然不适合餐厅经营;第二种是将白开水浸泡在米饭中半小时左右,然后放入砂锅中煮熟。这种方法可以将烹饪时间缩短到20分钟,这是可口餐馆使用的后者。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米饭不能完全泡透,最好是米饭中间有白色硬核;第二,不能用蒸的或煮的米煮粥,以求速效,否则产品既不粘,也没有浓郁的米香味。

▲提前半小时左右加水泡,可以缩短煮粥时间。

3.去腥提神两桶汤。

潮汕砂锅粥好吃又浓郁,原因之一就是加了骨头汤而不是水。

▲骨头汤

在潮汕,每家砂锅粥店的灶台旁总会有一桶骨头汤,而适口的饭馆有两桶,一桶是骨头汤,一桶是姜蒜水。

▲姜蒜水

过去,可口餐馆的汤是用鸡骨头熬制的。下午市场用过一次,晚上市场用水煮后味道变淡。现在蔡用的是猪骨头,成本比猪骨低一半,而且汤比鸡骨汤更浓、更白、更香。

姜和蒜最早是作为小配料放在粥里的,但是蔡发现这样用姜很浪费,很多人不喜欢,喝完还会吐出来。于是他把姜和生蒜放入清水中(两者比例约为1:3)煮1小时,这样姜和蒜的辛辣香气就能充分析出。煮粥的时候舀了半勺进去,去腥效果更好。

骨头汤和洋葱姜水在同一天使用,然后在晚上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