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水的散文

导语: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水也是奇妙的,一直向前流。以下是我描写水的随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个简单而普通的音节,一级一级,深深嵌入中国辞海,仿佛天地同,日月同。我没有办法研究风景。在中国多长时间了?也许我是一个过于传统或民族化的人。我认为,对于中国来说,山川就像血液和生命一样不可分割。想象一下,如果在我们广袤古老的大陆上没有巍峨的高山和汤一样的水,那该是多么可惜。我甚至固执地认为,只有中国的山川才能称之为山川。虽然我没见过西部的山川之美,但在我的想象中,那里的山川大概都有些洋味——这似乎严重不合逻辑,但我还是坚持。就像西方油画比中国画更写实,艺术性更低。也许意境的深浅与否,就是我心目中的山川之别吧!宋词说,山是眉,水是眼。我对此深信不疑,也一直对这种比较感到惊讶。在古人眼里,山川是有生命的,否则,他们之间怎么会有调情?于是,我认定,会有一种古老中国的悠长感觉萦绕在山川之间。从此以后,每当我出门,或乘车或乘船,或到外地旅游,甚至站在自己房间的阳台上,眼睛总不忘在视线范围内搜寻一些山川的影子,总能发现远处的一个剪影,满是靛蓝色,重重地涂抹在蓝天白云下,牵扯着我的思绪和想象。视觉上的自由逐渐净化到精神上的开阔和舒展,所有为世俗事务而努力的神经都能得到一种休息和安宁,头脑清醒,头脑清晰。自然界中,有山的地方就有水,山川之间总是相依相偎。不是吗?

你看,水在山野是云,山顶是雨,山顶是雾,山涧是泉,山谷是洞,山谷是瀑,山根是潭。山因为水的滋润而生机勃勃,植被茂盛,让人越来越难看清其本来面目。肃穆的整肃中,凭空在天地间撑起一段阳刚之气。而水,却因山的呵护而妩媚空灵,娇艳多彩,或如彩带缠绕,或如轻烟飘渺,或如碎玉泼洒,或如镜美艳。山解水意,水随山去。就像一对感情很深的情侣,是知心朋友,形影不离,灵魂伴侣。

折山水折诗,山水随诗入画屏。中国的山水总是被赋予更多的人文色彩。比如中国的山水画,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瑰宝,位居中国画三大流派之首,其次是花鸟、人物。三尺绢丝,一注素淡,满墨醇香,擦墨染墨,速写速写,收藏不限大小。其趣在胸,流于梢,溢于纸帛,韵味无穷。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艺术的魅力,更是山川的灵气和精神。这也难怪,无论是大厅里的城堡,还是简陋的房间,你只需要一幅墨迹,然后你就可以看到水影的山脉,森林和野生利益。

山可以当柴烧,水可以打鱼。渔樵之乐,原在山川之间。就连渔樵也会因为沾染了山川的灵气,常年沉浸其中,而成为“风无价,谈字画”的富翁。也是中国的春秋时期。只有樵夫钟子期才能理解著名的俞伯牙的“山中有志气,流水有汤”。——知己,弦断谁听!在荒山孤坟前,永恒的秋天和八音的断裂之后,世界上有多少流动的山是什么故事?

山川也能崛起为心灵的屏障。古代有流放的官员和隐士,现在有求隐居的人和文人。谁不爱山川?只有水影,一盏山灯,能容纳所有旅行者的烦恼或闲适,跌宕起伏,荣辱与共,或喜怒哀乐。所有的情境或情绪在这里都可以变得真实而平淡,最终回归平静与冷漠。

我也游览了一些风景,包括名山大川和一些不知名的风景。虽然很少,但也很珍贵。中国的山川数不胜数,黄山之奇、华山之险、峨眉山之美、青城山之幽、三清道场、普陀佛教景观、三峡之美、桂林之秀、潇湘之诗、新安之画...如果你有幸一个一个地去拜访,那将被认为是人生的无上乐趣!

顾哲云说:“善如水,而山无涯。”山巍然不言,为的是无边的自尊,也是无欲无求的执着。水无形,柔而坚,润天润地,性强。当我们尘封的心灵在世俗事务和物欲中迷失方向时,不妨以山川为师,以山川为友,以山川为课,以山川为勉励。这样才能真正把他们记在心里。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我来说,前者可以和后者相提并论。但这颗心已经在山河之间扎下了根,无论前生后世,恐怕都无法挽回。

奇山不入中原之境,走进穷方也怪。桂林的天又小又绿,山和山都在天之外。“过了‘北雪南风不能飞’的严关,一望无际的土山丘陵顿时不见了,嶙峋的石峰拔地而起,远远望去像是万剑救天,千树托云。越接近桂林,山越陡,石越美,或孤峰婷婷,或群峰并坐,林海无边。”山因水而活,水在山上迷人”。清澈的漓江在千山的山谷中蜿蜒曲折,宛如一条长长的绿丝带,群山环抱,美不胜收。世人纷纷赞叹:“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天下,山色颠倒,山色浮动,无水无销魂。"

桂林是个山城,但没有重庆高,街道梯田,道路平坦,甚至很少有像样的斜坡。桂林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城市,但没有江南的上海、杭州那么拥挤。轻松的棋盘上镶嵌着独特的山峰。虽然没有巍峨的泰山、飘逸的庐山、神奇的黄山,却有一种遨游云霄、戛然而止的风格。“环城五里全是奇石,疑是海上无物。”山立于城中,城融于山中。城与山的结合是那么的奔放和自然。“山因城而迷人,城因山而精彩”,环城的碧水处处是美食。桃花江、漓江以碧水如海的碧水拥抱古城,以玉簪般的小青山相连,铺陈出一幅“水绕青山水绕山,山浮绿水,山浮水”的水墨长卷。从护城河演变而来的榕湖、鄯善、桂湖、李泽宝县和水泊龙牧湖更像珍珠。波光粼粼的波光倒映着青翠的古榕柳,淡淡的烟和雾让它更加梦幻迷离。塔倒影精致,桥安详,独木舟月荡,弦歌春吹,夜色下的两江四湖格外迷人动人。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城市,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征服了许多游客的心。“无山无洞无岩无石无美”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从而形成了桂林“青山美水、奇洞美石”、“山水赢西南”、“水赢天下”的“四绝”,这是桂林的独特魅力。

桂林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桂林郡,后挖灵渠,引湖南入思想,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桂香走廊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通道。三国时,吴在此设石安县。石:“自孙武以来,湖广之间再无一件事或一条命。”中唐以后,桂林成为一处风景名胜。不知道有多少诗人和词人被桂林的山水陶醉了。不知道岭头岩留下了多少诗句。仅石刻和碑文就留下了2000多件。唐代文学家韩愈首创了“水是绿丝带,山如玉簪”的诗句。宋代诗人黄庭坚也津津乐道,“桂陵似雁荡绕城,素玉骤升。”李成不在郭之死,但“何止千峰万峰”的感叹是真挚的。同代人李增波曾写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美之词,几千年后终于演变成“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广告词,传遍世界。陈毅元帅在《游桂林》一诗中感叹:“水如绿带,山如玉簪。洞幽幽深,处处有奇。桂林这三大奇观,够一辈子看的。春花娇媚妩媚,夏洪波更宽。冬天的雪山风景如画,秋天的甜蜜芬芳。四季的风景是非凡的,天气真是万千”...”,发出了“宁做桂林人,不做神仙”的感慨。已故文史学者王力力在心情舒畅时游览了该景区,并愉快地写下了一幅百字长联:“天下名不虚传,奇如黄山,静如青岛,雅如赤壁,美如紫金,高如九峰,美如牯岭,妙如大雁,美如虎丘。豪情激动,踌躇满志,想着卑微,狂妄,风尘,轻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向往它,炫耀自己的衣服,探索七星,发出骄傲的波浪,唱着多彩的歌曲,在象鼻上划船,欣赏月牙儿,欣赏玉华桥,写诗和笛子。引起了人们的想象,比如农耕、陇陇、文人雅士的音乐休闲、产业展的宏伟规划、商业运作的成功、一江清水、一片宁静的大海。字字珠玑,句句精彩,把桂林山水之奇和人文历史之深说得清晰透彻,引人入胜,引人入胜。

不去漓江就不能去桂林。漓江是桂林的绿色血液,也是展示桂林山水的天然画廊。被称为“翡翠之路”的漓江之旅始于桂林的象鼻山,止于阳朔的连笔峰,全长83公里。景色特别迷人:两岸的山峰挺拔如人,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更是让人应接不暇。一江碧波流转,时而清波荡漾,山川树木掩映,相映成趣;有时水流湍急,浪涛拍岸,卷起成千上万堆积雪。青山、绿水、怪石、险滩、深潭、瀑布构成了一条雄伟壮丽的百里。泛舟其中,仿佛“人在画”。晴天的时候,蓝天白云,山水游荡,古木翠竹郁郁葱葱,石壁险峰斑驳。“清清楚楚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升腾”的奇妙景象更是引人入胜。当纪雨初歇,如雨雾中烟,“雾海有万壑,雾海藏万峰”,群山若隐若现,雨过天晴。从云环的雾锁中伸出来的山峰被洗得干干净净,润泽清爽,景色犹如墨汁未干的水墨画。漓江之旅四季皆宜:春天,桃花满江,绿草如茵;夏天,江风凉爽,河水清澈;金秋枫林尽染,桂花飘香,冬日银装素裹,山川妖娆。世人感叹“阳川满画,人住连笔峰”。现代大诗人郭沫若也曾以“玉带缠绕画卷,漓江美不胜收”的诗句赞美漓江。面对美丽动人的山水,犹如置身桃源洞,徜徉瑶池仙宫,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