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前行,修身为学”论说

《礼记·大学》有言:“大学之道,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知止然后有一个决定,然后他可以安静,然后他可以安静,然后他可以安全,然后他可以考虑它,然后他可以得到它。事物有始有终,事物有始有终。如果你知道顺序,你会找到一条捷径。如果古之欲明显优于天下,先治国。如果你想治理你的国家,你应该首先把你的家庭团结起来。如果你想让你的家人在一起,你应该先修剪你的身体。欲修身先正心,欲正心先诚。如果你想真诚,先让他知道。知识存在于事物之中。当你满足时,你就会知道你是什么。知道真相再真诚。先真诚后正确。端正心态,然后去实践。健身,一起回家。家齐家然后治国。国家统治,天下太平。从田字到庶人,一个是基于自我修养。很乱,但是最后治好的人就不行了。厚的就是薄的,薄的就是厚的,什么都没有了。这叫知其然,这叫知其然。”。

本文开篇引用“大学”二字于此,试图道出慎独为先的思想精髓。大学之道是中华老祖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人文灵魂,耗尽了中国人来之不易的修身原则。谨慎独立是这种大学方式在修身养性上的流行。谨慎独立的思想是这所大学的重新认识和个人实践。大学之道深植于修养之中,也会作为一条脉络贯穿本文。也可以说,本文对谨慎独立思想的深入解读背后,是对这种大学之道的重新解读;谨慎独立的现代价值研究的背后,是揭示这所大学之道的永恒意义。

一、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

思想是人类特有的文化现象,慎独思想是人类文化中华夏先民特有的生活智慧。对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必须从中国文化视角和中国人特有的人文情怀出发,体悟中国人的生命情怀。

慎独体现了中国先民在对自己、他人乃至宇宙生命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对自身存在的认识。它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生存实践的总结。

慎独思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必然要经历从实践到思想、从思想到文本的形成过程。对慎独思想的文化解读应该与之背道而驰,从文本到思想再到实践。

(一)谨慎独立思想的文本解读

1.谨慎独立思想的由来

慎独思想最早见于先秦时期的《礼记·中庸》。《中庸》开篇说:“天命即自然,率真即道,修养即教。道者,须臾不可离,非道者,可离。所以君子对自己看不到的东西有戒心,恐惧几乎是闻所未闻的。不见其隐,不露其露,故君子慎之。”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被视为道的要求。在中国哲学看来,人从来不是孤独的,道与我们同在。我的心就是道的心,我的行为就是道。我用身心达到道,我有自己谨慎独立的行程。既然“我”是主体,那么道就是客体,需要主体的认同和成就。在道的普及中,道是主要的东西,它规范着人们的视听言行,监控着人们的言行。所以要“慎之所未见,畏之所不闻”。“隐”与“微”都有要求,慎独的本质就是成就道的过程。

道以人为本,贤者得之,道谓之德。所以从人们所说的,慎独是人的终极美德,非要道家的人是达不到慎独的境界的。《礼记·礼记》中说:“德也精微,世间无一物可称为德,故少而不贵。”所以君子慎独。“人的德性是‘要博大精深’,真诚,万物无双,所以‘贵’而‘少’。君子尊重这种美德的价值,它是“独立”的,但需要谨慎对待。叶适说:“谨慎是进入道德的必由之路”[1]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被视为君子修身的具体方式。郑玄说:“谨慎独立的人,应该谨慎他在闲散时所做的事情”。[2]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没有监督的道德要求,所以要“慎之又慎,畏之则殆闻所未闻”。

要谨慎独立,首先要真诚。《大学》有句话:“所谓诚人,不要自欺。如果很臭,如果很淫荡,那叫自谦。所以,君子一定要慎独。反派不擅长游手好闲,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遇到君子,他会反感,掩盖他的不好,专注他的好。一个人看到自己是没有好处的,如果他看到自己的肺和肝。这叫中有诚,外有形,君子必慎独。”

谨慎和独立是绅士的基本素质。郭店楚墓竹简和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行说:“士为君子,义同”。能为一,则能为君子,君子慎之。“能为一”就是能独立,道德上能为一,人性上能谨小慎微。

相传北齐刘周所著《刘子》中“慎独”一章,举了一个君子慎独的具体例子:“人在隐密,怎能回去隐居锻炼?”所以,我们要小心翼翼的看不见,怕听不见,像房间里的客人,像虚空中的人。所以,条条不瑕以淡行,颜回不改颜以夜浴。判蹇拘于石室,君臣之礼不换;纪若荒耕,夫妇之敬不可失。皆慎隐居,善枕而居,不动其心而不视,不动其情而不听其言。“引用齐针、颜回、鞠婧祎、嵇缺的事迹,证明慎独的特点是“慎独,好枕而居”。朱解释的“隐”与“微”时说:“隐,暗也。微小的,精细的东西。“君子之‘慎’与‘畏’,是修身养性的具体要求。

2.谨慎独立性范畴的内涵

谨慎性和独立性范畴的内涵在于“谨慎”和“独立”两个字,并超越了“谨慎”和“独立”两个字。“慎独”的组合,有着中国人特有的丰富内涵和人生智慧。“《诗》里有句话叫“山起,景止。“虽然不能到达,但我很向往。【3】我们不得不谦虚地说,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语言,都无法完全表达深层的意思。所谓“道可道,而不凡”。【4】更何况我们根本没有古人的境界和修养,只能“言之凿凿”。

(1)“谨慎”的内涵分析

一是要小心这是“谨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小心点。就德性而言,只有谨慎,才能培养自己的真心而不失本性。所以刘备训诫儿子说:“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为之。”就成绩而言,成败在一线,得失在一念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人生天地间,要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慎于小事。

第二是真诚。“慎”字由“心”和“真”组成,心是真的慎。从小心翼翼到真诚,谨记在心,在心中,就是守护他内心的真实。正所谓“人心难测”。人从愚昧走向文明,也是人心从天真走向虚伪的过程。所以老子说“道弃,有仁义,智出,有大谬。”【5】一个人失去了真心,就失去了真我。老朋友要想得到自己的真实,真的需要谨慎,这样才能忠于自己的内心,达到自己的内心,满足于自己的内心。

第三是真诚。真诚来自内心的真实,所以“真诚”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但诚不是真的,是心的自然状态,诚是心的通俗用法。真的很安静很真诚。诚信在中国哲学的概念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庸》说:“忠厚之人,天道也;老实人,人之道也。老实人不愿意夹在中间,想都没想就得到,随遇而安,做个圣人。诚者择善而固执。”他还说:“老实人,事之终,不诚而无物。”诚实是天道,是为人之道,所以不自欺欺人就能成人。

第四是细心。细心来自真心,真心,细致,人性,那么心就全起来了,所以细心。中庸之道说“不要隐身,不要潜移默化”,而要在默默无闻中谨慎真诚,这是从修养角度对细心的要求。

(2)对“独立性”内涵的分析

一个是孤独。朱认为:“唯一者,是人不知而只知之地。”【6】就是没有别人的监督,我是孤独的。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生活在社群中,其一切音频、视频、言语、行为都考虑社会需求,即受到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法律伦理的制约和影响。但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没有外界的压力和限制,真实的自己可以毫无顾忌的展现出来。独处是自我存在的真实状态,独处的旅程是自我本质的真实表达。判断一个人的性格,要“看他游手好闲时做了什么”,观察他独处时的言行。

第二是独立。人既是社会存在,又是个体存在,既与他人相联系,又与他人相区别、相分离。这有两个相对的意义:一是主体自我意识到“我”是为我而非他人,“我”与他人不同,“我”是自我的拥有者。第二,“我”对他人是相对排斥的。其他人会倾向于排斥“我”,推动“我”独立;同时,“我”也倾向于排斥他人,把自己放在“独立”的位置上。独立是主体宣示自我存在的必然结果,也是主体自我实现的标志。

第三是自力更生。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置身事外,这就是自立。这并不是否定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只是强调外部条件不能强求,而可以在自身中寻找,所以是“独立”。孔子说,君子“不怕知其所知,但求可知论”,[7]因为“知其所知”不在自己,“求可知论”不在自己,所以不能强求于别人,而可以争取于自己。这是马克思主义强调内因是外因,内因更是根本的依据。

第四是自给自足。超越物质的局限,寻求精神的充实和人的完善,就是自足。“知足常乐,外守为德。”【8】自足意味着德性的完善,因此可以自我肯定、自我认同,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自足不是阿q精神,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在深刻理解、挖掘和展示自我能力和潜能的基础上,对自我的完全接纳,是精神和谐、心理健康的集中表现。

(3)对“谨慎独立”内涵的分析

一个是自律。这就是在大群体中寻求自我修养的方式。强调自己的言行符合社会的要求和人伦之道的要求,无论被监督还是不被监督,都能以社会道德要求约束自己。

二是真实的自己。这是人性中寻求修身养性的方式。人性本善,但生而有欲,长而善,人在长时间不知不觉中逐渐失去本性。所以孟子说“学无它法,只求他放心。”【9】“求其心安”即失其心智,故“修心不擅情欲”。[10]

三是完成自己。这是在人格上寻求修养的途径。“天下同心忧,殊途同归。”【11】虽然人在同一个群体,但性格却大相径庭,各有各的想法、思想、顾虑、言语、行动、诉求、得失。但它是建立在第一个原则上的,即建立在人性和人群大道上的,所以个体人性的充分完善就是人伦之路的完成和实现。

第四是超越自己。这是在崇高中寻求修身养性的途径。人也是人,所以世界上最贵的人有万物不具备的超越性。人总是不愿意为了存在而存在,总是在寻找一种意义,追求一种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就是自我的充分实现和自我的双向超越,弗洛伊德称之为“超我”。

(二)谨慎独立思想的哲学解读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是一种哲学理念,是一种精神理解,是一种思维情境,是一种人生境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体存在的自我追问

谨慎独立是一种质疑。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观存在。当人走出混沌,认识到自我是一种存在时,人就会把自己推出自然的存在状态,审视自己,从而把自己作为与主体的“我”相对立的客体。所以,主语的“我”总是问:“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我为什么存在?我的最终归宿是什么?”这些形而上的问题是所有人都要回答的终身问题。也许这些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某些人的意识域中,但它们还是会在人的潜意识域中向人提问,质疑人的存在,成为生活中难以摆脱的“空虚”和“烦恼”。这些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人的精神安顿问题能否解决。

谨慎独立是主体自我提问所设定的客观情境和主观状态,也是主体在提问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客观和主观双重情境。谨慎独立既是主体提问的实际状态,也是主体提问的必然状态。主体只有在谨慎独立的状态下,才能真正发现真实的自我,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

自我追问的前提是主体面对的自我必须是真实的。只有把真我“召唤”给主体,让真我站在主体的对立面,主体才能充分看透、判断和理解关于自我的一切。在主体审视自己的情境中,任何外来者的介入都可能让真实的自我想到逃避和隐藏自己,从而让主体看不到真实的自我。这样,真我就消失了,迷失了,因为大它者的存在而迷失在主体所追求的视野中。因此,主体的自我追问需要绝对的“独立”,而主体的“我”能否创造这种情境,让真实的自我对主体完全开放,就需要主体的“谨慎”。只有我们谨慎独立,真实的自我才会从遮蔽走向揭开,赤裸裸地来到主体面前,真正地对主体说话,主体才会真正听到自我的声音,知道卸下一切伪装后的自己是什么样的,知道自己有一颗怎样软弱的心,知道自己的心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发出怎样的呼唤。也许就在这一刻,“我”恍然大悟,或者说恍然大悟——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我生命过程的意义是什么——一切都变得清晰了。因为真我的出现,一度恍惚不清的“赤子之心”豁然开朗。我得到了,我得到了道,我得到了真我,我得到了自己的一切。本来“我”是完美的,然而,复杂的世界让“我”失去了本心。“我”通过谨慎的独立回归自我,“我”再次成为我,“我”再次占有我。“我”是真我,我就是我自己。

2.实现真我的过程

谨慎独立是一个过程。主体的“我”在质疑自我时,有一个从发现真我到体悟真我的过程。从逻辑上讲,发现先于实现,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过程。自我发现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自我发现是一个真正的自我被完全打开并展示给主体自我的过程。在主体面前和现实中呈现真我的过程,也是实现真我的过程。

谨慎独立是发现和实现真我的过程。这种自我发现不是以外在需求的方式进行,而是在内心进行,从而摆脱任何外在条件。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是绝对自由的,所以主体“敢于”接受真我,真我“敢于”来到主体面前。所以这种自我实现并不是耳目领域的有形价值的实现。这种实现是无形的,不等待,不等待,甚至是排他的,表现为“独立”。这种实现是自足的,完全自足的,完全自足的。自我就是一切,所以是真我。但如何摆脱外在条件,保证主体的绝对自由,就需要主体的“谨慎”。

慎独实现了真我的完全独立,真我的真实立身,使“我”作为我而存在。“我”知道我存在,我是如此独特的存在,与他人相对。从而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孔子所说的“欲立而立,欲达而人”的深刻含义。作为创始人,“我”必须是一个既定的人。我的站得住脚可能得益于别人的支持,但首先“我”是一个已经站得住脚的人。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那么“我”又如何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呢?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自我,我们站在对面。只有相对于他人,“我”才能成为我,成为一个正直的人。立人的过程就是立人,立人的过程也是立人。在“立人”和“立己”中实现“我”的“独立”——“独立”立于人群之中。但真我要想在立人的行为中立足和实现,就需要“谨慎”。一步是“无我”,只为他人,无我。墨家“固守脚跟,为天下之利而行”的精神虽可贵,但已失去了人伦伦理的意义,不能长久为普世之道;退一步就会变成“唯我独尊”,杨朱的“拔一毛钱,利天下,不是白来的”就会导致人伦的丧失,这和动物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可以中庸,走中间道路无非就是这样!以仁义做事,从忠孝出发,推己及人,穷善天下,才是维护伦理道德之道,才能长久。子曰:“中庸也是德,极善也!民久鲜。”【12】谨慎独立是唯一的自己,不是唯一的自己,也不是唯一的自己。我在人群大道有一个完整真实的自己。在自我独立中,也有一条人际关系之路。

3.人类完美的崇高境界

谨慎独立是一种境界。慎独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是一种已经实现的人性自足。这种自足形成了一种境界,一种完全拥有自我的人生境界。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一是自然境界,二是功利境界,三是道德境界,四是天地境界。【1】那么,谨慎独立作为一个过程,是一个境界由低到高提升的过程;慎独作为一种境界,属于冯所说的道德境界,其向外生长的极致是天地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主体的意识完全被真我占据,或者说主体完全占据真我,所以主体的意识中没有“我”的概念。分离之后,自我和主体意识重新结合,或者说“我”已经消失,回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混沌未分的状态。但这是对自我自然存在的一种超越性回归,是把宇宙赋予我的自然本性召回到我的人文生命中,使我后天的人文生命和先天的自然生命融为一体,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在这个境界里,人性是完美的,道德是可以实现的。这样的境界不是必然的到来,它需要人文教育的培养和熏陶,需要自我修养的过程。

在中国哲学的视野中,从来就有善恶之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高姿的无善恶论。但无论是哪种理念和认识,都有一个相同的目的,那就是通过人文教育来达到或实现人性的完美。无论哪种观念,都承认完美人性的存在,完美人性是可以通过人文教育来实现的。而且人性的完美不是乌托邦式的完美主义者的梦想,而是很多圣人仁人所实现的一种可能。这种可能性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我修养达到人性的完善和美好。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善性与恶性之分,并不是根本矛盾,而是不同的学者、学者为了追求完善人性的方式方法而预设的理论前提。所谓“天下一致忧,殊途同归。”

(三)谨慎独立思想的现实解读

在形而上的层面上,慎独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性是人性的基本规定."[2]谨小慎微也是一种实践活动,是独处而有自知之明的个体对真实情况和个人品行的外显揭示。因为任何思想都来源于实践,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了千百万次的重复,它被固定在人的意识中的一个逻辑格子里。”正是(也只有)因为数百万次的重复,这些格子才有了先入为主的巩固和公理的性质。”[3]沈度在实践中主要有以下表现:

1.内外和谐统一。

内在性是人的自然状态,是个体真实的存在状态。但人是社会人,往往迫于社会需要掩盖自己的内在本质,产生内外矛盾,形成双重人格,人是第一套,人是最后一套,也在承受着内外矛盾的情感冲突。

这种冲突有两种表现:一是个体的内在素质达不到社会道德的要求,在外在行为上被迫按照社会道德的要求行事,造成内在素质与外在言行的矛盾和冲突。但这种外在的表现只是在社会的监督下进行,内在的本质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依然会表现出来。第二,个人内在的道德追求与外在的不良作风和道德缺失的冲突和斗争。当社会道德沦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道德的捍卫者就是一个有牺牲危险的勇士,“天下浑浑,我独当一面”的屈原就是这样的烈士。所以很多人不得不随波逐流,与世界共沉浮。

鉴于第一种冲突,个人需要真正理解和接受社会道德的要求。这个认识社会公德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依赖于外在道德标准的强制和征服,也不依赖于所谓“吃人”的压迫。谨慎独立不是强迫自己接受某种社会道德,而是承认社会道德是人的内在规定性,是被庇护人的本性。反过来,在谨慎独立的行程中普及自己的德行,也是社会道德的实现。孔子的“七十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内外完美统一,自己的德已经与天地之德融为一体,所到之处,自己的德就是社会道德的成就。

针对第二种冲突,个人有必要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道德的价值,不要随波逐流,随波逐流。面对各种诱惑和攻击,一个谨慎独立的君子,能够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法则,保持自己的英雄本色。康德说,神奇的是头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是一个谨慎的人,屈原也是一个谨慎的人。他们愿意为了心中的节操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谨小慎微,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成为烈士。严格来说,先烈并没有做到慎独的极致,也没有准确地恪守中庸之道。比如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伊尹之任,都被孟子称为圣人,但都不如孔子所说的“圣人当圣”,“用之则隐之”,“无所不能”,但都不会离开人伦之路。这就是大圣,也是慎独的极致和精彩之处。

2.思想和行为的和谐统一

人的内外矛盾直接表现为思想和行为的不统一。思想是人类的真实情感,是行为的支配者,隐藏在行为的背后;行为是思想控制下的自我表现,反映思想的意图和目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思想表现为行为,这在理论上是统一的。但在实践中,思想和行为往往是分离的,甚至是矛盾和冲突的。因为人是社会人,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要求才能被社会接受,也就是说个人行为必须转化为社会行为,获得社会行为的表达才是合法的。因此,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一致时,思想就可以直接表现为被社会接受的个体行为,个体行为就可以顺利转化为社会行为。而当人的思想与社会要求不一致时,个体就会压抑自己的思想动机,采取社会认可的行为。这样他们的行为虽然社会化了,但思想还是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一致。这样的人就成了自我压抑的人,或者说虚伪的人。这种自我虽然能被社会和别人接受,但不能被自己接受,因为自己的思想在抗拒自己的行为,所以这种生活很累,好像是在为别人而活。没有人监督的时候,他一个人的时候,真正的思想会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表现出与公共生活中不同的行为。所以,独处时的行为才是一个人真实想法的表达。

慎独,就是通过提高自我思想的境界,使个体思想与社会要求直接一致,使个体思想控制下的行为自然符合社会要求,从而既保证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又使个体思想与个体行为保持一致。这种一致性表现为个体在独处时仍然保持着社会行为,即把社会行为变成了个体的日常行为和自然行为,而个体的思想变成了社会的思想,这是对自我狭隘的一种超越。

谨慎独立的思想不是一种恒定的惯性状态,而是一种总是在生成的运动状态。谨慎独立的思想始终在考虑自我的行为取向,监督自我的行为准则。这种考虑和监督也是对思想本身的一种反思和提升。在这种考虑和监督中,思想把行为拖回自己的范围,和自己一样。同时,思想通过自我完善与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将自我行为推入社会行为的规则中,从而使个体行为转化为社会行为。这样,只有审慎实现了思想和行为的先验同一性。

3.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个人和社会是一对矛盾体,既相互融合又相互矛盾。一方面,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是社会有机体的组成细胞。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另一方面,个人是独立于社会的相对独立的主体。个人有自己的切身利益,要向社会索取自己的空间和利益,而社会要求个人从整体一定程度上让渡自己的利益。这样,个人和社会就分离了,矛盾了。

个人与社会是辩证关系,个人是人格的存在,是社会的因素。社会是* * *,是集体,是个体的集合。如何找到两者的结合点和平衡点,是哲学理性的任务。马克思主义把实践性作为人的本质规定,开启了一条连接个人与社会的通道。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与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也在个人实践中生成。但实践的概念只是从实践的角度和功能的立场证明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和统一,并没有排斥或否定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很难说个人和社会在实践中真正达到了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的慎独思想以一贯的中庸之道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谨慎独立才是真正实现独立的自我,要置身事外,才不会以危害社会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谨慎独立不是天生的,厌世的,回避的。作为社会的一员或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慎独承载着家国天下的道义。每个个体的自足构成了整个社会的自足,每个个体的自我实现构成了社会的整体实现。谨慎的独立使个人和社会找到一个完美的结合点,个人实现促进社会实现,社会实现保障个人实现。慎独修身不仅提高了自我,也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每个个体的完善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完善。同时,谨慎独立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坦然接受,不会对社会提出奢求,从而保证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也保证了自我的和谐,使个人和社会在一定的张力中达到和谐统一。

二、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思想精髓。但是,任何时代的思想都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无源之水。时代的本质必然有历史的凝聚力,历史的凝聚力必然在不同的时代展开。这种发展是对古人思想的重读和创新,因为传统是无言的,不会主动去表达自己的珍贵和价值。作为一种碎片化的传统文化,沈度思想需要在现代历史条件下重新解读其现代意义和价值。这种重读只能是当下人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