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智慧构成,800左右。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看到一个小孩掉进了一条湍急的河里,于是他跳进河里去救那个小孩。事后,孩子的父亲送给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欣然接受。很多人说他太贪婪了。但孔子的态度令人惊讶。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布,只要你救了处于危险中的人,无论报酬有多大,你都可以接受,这将鼓励更多的人去帮助别人。”
孔子的态度一定会让今天的大多数人大吃一惊。因为我们印象中的大儒要视金钱如粪土,孔子不是说过“君子穷财”吗?在这个故事中,孔子不仅不提倡做好事不留名,反而鼓励他的学生接受别人的物质感谢。我们的孔子怎么了?
翻开《论语》,仔细阅读里面的每一句话,渐渐明白,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流传千古,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对人性的尊重。
即使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的生活也与“利”字息息相关,何况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但人性不会变。几千年过去了,孔子被后人描绘成了圣人,而我想那个时候的孔子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人性。他也向往小康生活,希望掌握权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和普通人一样愿意享受“屈臂枕”的舒适。“一个人的心,也是千千万万人的心。”孔子明白,人性爱财,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必然的,但无节制的人性会导致社会动荡。如何解决两者的矛盾?聪明的孔子创造了一种被称为“君子”的人。君子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是,做君子是有条件的。孔子告诉人们,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绅士不是党员。君子学道爱人。君子忧道而不忧贫。期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和尊重是人的天性,所以有些人会主动去争取君子的最高境界。孔子理解并尊重人性,对人性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控制,懂得利用人性实现自己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是孔子的智慧。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儒家思想成了历代统治者手中的工具,给人以不一样的感觉。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使儒学迅速崛起,成为封建思想界的“领袖”,但同时也使他在百家争鸣中失去了充实自己的机会。儒学发展到宋代,自以为拥有儒学真谛的朱高喊“存天理,灭人欲”,彻底把儒学贬为统治者脚下的一个骚奴才。好在历史是清醒公正的。千百年来,华夏子孙对儒家思想并不着迷,儒家思想已经被修改得面目全非。我们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是为了灭绝人性而战。
墨家的兼爱无视人性,法家的酷法扼杀人性,道家的无忧无虑允许人性。只有孔子的儒家思想恰当地尊重了人性。我想:这种尊重,不过是一种“山不来我就过去”的随和之道,一种“倚天靠人”的本性,一种能让儒家思想流传千年,永不停息的智慧。
两千五百年来,孔子的好学精神和不断追求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天拿着《论语》仔细读了一遍,从中体会到了孔子的智慧。
孔子老师是自古以来贫困教育的第一人。在孔子之前,只有博士以上的人及其子女才能接受教育。孔子老师收所有弟子,无论贫富,只要他们学习。孔子说:“我从来没有不教自己如何约束自己。”也可以带十条肉干作为微薄的学费。从此,穷人家的孩子只要有志向,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孔子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历史,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和民族的繁荣。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子曰:“君子不为善。”人不是容器,只有一个目的。一个绅士应该有各种能力。
孔子注重因材施教。孔子对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的同样的问题给予不同的回答,旨在针对不同学生的缺点给予相应的指导,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有意识地改正。
子曰:“不如学而学之,与时俱进。”“温故而知新。”学习应该经常复习。在知识的学习上,孔子强调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他教导学生要努力学习,努力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我尽量不吃一整天,不熬夜。想没用,不如学。”
学问有三种境界:“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晚上孔子学易经,字难懂晦涩,孔子就反复读,把连接竹简的皮绳弄断了。这就是“边巍三绝”这个成语的由来。孔子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后人,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孔子特别注重向优秀的人学习,通过自省来提高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之,不善而改之。”任何三个人之间都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有一个头脑清醒、心胸宽广的人才能说出来、做出来。“见贤思齐颜,见贤思齐自省。”
孔子的价值在于,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注重对学生进行品行、道德、立世之道的教育。孔子高尚的道德修养使他成为“万世之师”和“圣人”。他的言传身教给了学生更重要的启示,让他们在人文关怀中成长。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号召全世界“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学习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题字
孔子,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据说对于中国就像耶稣对于西方一样。的确,两千年来,他演讲中透露的道德准则一直影响着中国人民。
说到孔子,就不能不提到《论语》和《论语》,它们诠释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是所有学说的中心。《论语》解释“仁”时,绝不是空洞的说教;相反,字里行间不时有柔情。我早就被《论语》里的一个故事感动了:“厩焚。子退朝曰:‘伤民乎?’不要问马。“简单的情节,却像冬天的热酒,让人暖到心里。没错,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视人的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仁者。不管这个人是高官还是贵族,还是小贩,他的关心和喜爱都是一样的。正是这种悲悯之情成就了孔子和他的《论语》。
孔子说“句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多么深刻地阐述了君子和小人的本质区别,这既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最直接的分类标准,也是他对每一个仁者的期望。想想林则徐,历史上因虎门灭鸦片而扬名,却被道光流放。但他毕竟是一个“坦荡”的贵族绅士,依然为新疆百姓挖渠兴修水利,修“御渠”,造福一方。即使不再为官,他也从未违背过“国之存亡,或因祸得福而避之”的人生信条。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本人就是一个爱山爱水的仁人君子。其实《论语》所阐述的基本规范,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智慧,是从极其简单的自然规律中推导出来的一种人生大智慧。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语》中高度评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以怨报德”,认为“西方民族无论如何运用谚语和数学,都比不上这种纯粹的道德”。在人类文明刚刚露出曙光的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如此深邃的人生智慧。我们怎能不为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而由衷自豪?
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演员演唱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古琴声中,身穿古袍、手持竹简的孔子弟子齐声诵读《论语》,如“四海之内皆兄弟”、“和为贵礼”等。887活字印刷托盘将“和”字变换成三种不同字体,表达了“和而不同”、“和为贵”的中国人文理念。孔子是上帝赐予世人的珍宝。他高挂千古慈灯,到处播撒智慧的种子。《论语》是孔子对人生、对世界最本质的理解,伴随着长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双排扣抱抱,鬓角斑斑。折腾了一辈子,华泽被耽误了。
这就是孔子,士大夫,中国真正的学者,后人心中永远的智人。
儒释道是我国历史上的三大流派,但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孔子的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重大影响。那么,它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吗?孔子的儒家思想无疑将在今天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也就是说,当今人类社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现“和平”,即解决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就是解决民族、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儒家思想可以给我们提供非常有用的资源。
儒家的“仁”为协调“人”的关系(包括国与国、国与国、地区与地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从感情建立起来的,这是孔子“仁”的基本出发点。孔子的弟子问任,孔子答曰:“爱。”这种“爱”的观念从何而来?《中庸》引用孔子的话说:“仁者也人,亲为大也。”“仁”的精神是人自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根本的。但是,“仁”的精神不能止于此。《郭店竹简》云:“情而爱之;爱父,及继位者,任也。”很爱你爱的人,这只是爱,爱你的父亲,然后扩展到爱别人,这叫“仁”。“孝,爱天下人。”对父母的孝顺,应该放大到对爱天下的人。也就是说,孔子的仁学是从“亲亲”扩展到“亲民”,扩展到“推己及人”,达到“老有所养”、“幼有所幼”,这就是“仁”。“设身处地”并不容易。我们必须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欲立则立,欲达则达”为“仁”的原则。如果要把“仁”传播到全社会,这就是孔子说的:“克己克己为仁,一日一回,天下归于仁。“为仁,为己,为人?”自古以来,“克己”和“复礼”被解读为并行的两个方面。我觉得这并不能很好的解释“克己复礼”。所谓“克己即仁”,就是只有建立在“克己”基础上的“克己”,才能称之为“仁”。费孝通先生对此也有解释。他说:“克己是唯一的还礼之道。还礼是进入社会,成为社会人的必要条件。自尊和自我否定可能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关于“仁”与“礼”的关系,孔子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人不仁呢?没心没肺的乐趣何在?”没有仁的礼乐是虚伪的,所以孔子认为,有了追求“仁”的自觉要求,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在日常社会中实现这种“仁”,社会就会和谐安宁。这种基于对“仁”的追求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付诸实践,就是《中庸》中的“极清与中庸”。“极亮”要求我们追求哲学中的最高原则,即“仁”;“中庸”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去执行,而“极亮”和“中庸”不能一分为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最高理想,即“内圣外王之道”。传统上,在中国,只有道德人格最高的人(内圣)才适合做王,而道德人格最高的人不能只是“独善其身”,而必须同时造福世界。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大学》里连成一个系列。在我看来,孔子儒家的这一套思想,对于一个国家的“统治”,对于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统治集团,都不能说没有意义。“治国平天下”应该是“仁政”、“王道”,而不是“霸道”。
尽管孔子的“仁”论不能解决当今人类社会“人际”的所有问题,但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上的“自律”的道德要求,作为一种规范人的准则,拓展“人际”,使“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和谐相处,无疑仍然是现实的。
孔子倡导的“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重要规律,是人类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要让“人”和谐相处并不容易,所以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他认为,一个以“和为贵”践行“忠恕”的有道德、有学问的君子,应该能够在差异中和谐相处;而不道德没教养的人,往往会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念,无法和谐相处。也就是说,孔子把“和而不同”作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时处理事情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今天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纠纷,尤其是对于文化差异(如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不同)所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应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以“和而不同”作为解决争端的原则应该更有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是“万物共存互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矛盾”。“万物共存”与“道并行”是“异”;“互不相害”和“互不矛盾”就是“和”。这种思想为多元文化主义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该可以通过文化交流和对话获得一些“* * *知识”,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从“差异”到相互“认同”的过程。这种相互“认同”不是一方消灭另一方,也不是一方“同化”另一方,而是寻求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汇点,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两种文化的发展,这就是“和”的作用。由于地理、历史和一些偶然的原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正是因为文化差异,人类文化才丰富多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互补互动的格局。我们必须努力通过对话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