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不运动,康德不吃药,如何正确学习各种名人养生?

有朋友发现,这些小故事和小技巧听得越多,就越加深对保健的困惑。有些说法自相矛盾,有些似乎与通常的健康常识不符。那么如何才能正确的学习这些名人养生知识呢?

学习知识有一个原则:永远不要断章取义、生搬硬套。

长寿名人的养生知识是建立在自身经历的基础上,受当时生活环境、个人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都是特定的,不具有普适性。

我们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环境不同,这很正常。在学习这些经验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提炼,不要盲从。

*国学大师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他奉行的“三不”法则第一条就是不运动。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在98岁时仍然精神饱满。他分享养生的时候说自己很懒,很少运动,只喜欢喝茶看书。

现在大家都提倡运动健身。两个大学怎么让他们的专家反其道而行之?具体分析一下,这两个人在分享养生之道的时候就老了,太多太多的运动都会对老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可见不能断章取义。其实季羡林一直保持着散步的习惯,只是不参加剧烈运动;杨振宁年轻时热爱运动,但年老时,他担心摔倒,偶尔改骑健身车。

运动量因人而异,运动量的增加需要循序渐进。我们应该借鉴的是,无论身体状况如何,都不应该过于迷信运动,也不应该完全不运动。适当的运动对健康非常重要。

而且在季羡林的“三不”原则中,不挑食,不交头接耳,这是对饮食和心态的要求,值得借鉴。

最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有一个独特的健身秘诀:他每天定时散步,几乎像闹钟一样准时,以至于他出去散步的时候,他的邻居都把表调好了。康德不想吃药。他坚持把健康托付给大自然。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当他认为自然质量无法支持时,他才会求助于人工药物。

康德的规律走法虽好,但显得过于死板。我们现在实施起来没那么容易,抓住本质就行了。规律的饮食和作息可以带来健康。

不吃药,很多人都跟风了,小毛病自己背。这种绝对的观点是非常危险的。疾病的大小,是否应该携带,需要专业医生的判断,否则小病拖大病,你会后悔的。

据说康德在67岁时感冒,天生的态度使病情加重,甚至成为他日后健康衰退的转折点。

对于这一点,我们只需要向更自然的生活学习就可以了,真的不用学得那么具体。

*英国首相丘吉尔经历了二战,在险恶的环境中努力工作,活到91岁。他的健康方式是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肉;他还发明了一种养生和休息的方法:织毛衣。你觉得不可思议吗?当德国人咆哮着轰炸伦敦时,他在地下室里平静地织了一件毛衣。

织毛衣需要手和脑的配合,可以平复心情,让丘吉尔在紧张的工作中得到放松,是非常适合他的保健方法。

但是为了健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必要织毛衣。很多人对编织不感兴趣,也不需要强迫自己跟风。我们需要借鉴的是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能放松身心的,对身体有益的活动。

历史学家周古城活了98岁。他曾说:“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我从来不考虑养生和不养生。吃饭睡觉活动都是自然的。”

这样的养生法一定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其实不应该拘泥于“不养生”这个词本身。周老传达的是一种心境。

健康的关键来自于这种心态。不要把养生看得那么重,会成为心理负担,背离养生的初衷。让自己处于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这样健康自然就来了。

现代健康观认为,决定健康的因素是医疗、环境、遗传和生活方式。

改变医疗、环境、遗传,我们几乎无能为力。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一种适合自己,能带来健康的生活方式。

长寿的名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别人的经历不一定适合自己。在借鉴的时候,不妨多思考多尝试,慢慢积累,摸索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