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四届世界中医英语翻译大赛原文

第四届世界中医英语翻译大赛原文:中医的健康观,山姆,[1]至于影响人体健康的因素,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生物遗传、生活环境、行为和医疗条件。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人处于良好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况”。[2]但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对此有更广泛的理解。[3]在宏观体系上,中医把人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放在天地中进行考察,探索它们之间的同构和振动,从而形成了相应的“天地人”医学模式。《苏文》说:“天压倒地,万事俱备,人不贵。人与天地之灵而生,四时之法而成。”唐代医生王冰也说:“不认同四时之和,则患八风,失于道,则幼稚,不久灭亡。”"因此,身体健康的人会献身于天堂."春夏炎热,人们偏爱冷饮,会伤阳,而秋冬干燥寒冷,人们多吃辛辣食物,会伤阴。所以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人的气血要和四季相一致。【4】在对立平衡中,中医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处于阴阳调和的状态。《黄帝内经》说:“阴平阳为密,灵为治;阴阳相分,精绝。”如果生命随波逐流,阴阳双方都会推动生命运动;当生命逆势运行时,阴阳都制约着生命的运行。这一过程反映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规律,是中华民族养生的基本哲学。[5]在形神关系上,中医主张二者合一。“形”是指有形的身体,包括五脏六腑、筋骨、肌苔、五官九窍等生理组织器官;“神”是指思维意识、情感心理、智力、智慧等精神状态。中医认为“形为神之家,神为形之主;无形者,无神之命,无神者,无形之命。”当两者不平衡时,会导致身体虚弱,甚至死亡,而在医学实践中,则是“粗以保形”、“精气神以上”[6]在心态的控制上,中医强调“以义为本”。人生病,大多是因为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作祟”“神存内,病安”?《伤寒论》中也有“四时脾旺不受邪”的说法。由此,中医形成了完整的“虚证”理论。与西医相比,这是中医最原始的思维,使得西医的许多疑难杂症在中医理论中得到合理解释,在临床上取得理想疗效。【7】在疾病预防方面,中医提倡“治未病”。《苏文巴沈正论》曰:“上工欲存其芽,必先见三分之气而等九次,不能打则存之,故上工也。下班拯救,是一种成功。“《淮南子》也说,“良医常治病无病,故无病;圣贤常医人无苦,故无苦。“应该说,与西方预防医学不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强调如何提高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素质,在干预非生物致病因素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重视‘人’先于‘病’。[8]此外,与西医的理想健康模式相比,中医蕴含着动态的健康理念,不仅需要不断适应外界的变化,还需要随时调整自身的平衡。中医的藏象学说、五行学说、三因学说、七情观念对此作出了深刻的诠释,形成了其博大精深的健康养生理论体系。[9]总之,中医养生理念根植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整体观诠释生命现象,造福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