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博会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想在假期上班前参观上海。第二,随便拿一个免费的养生锅;第三,顺便去现场看看各大厂商的产品怎么样。
下午到现场的时候,人流量还不小。很明显,很大一部分人是来领取免费养生锅的。
咨询完后,我来到了领锅的排队窗口。
来到头部,确认这是正确的队列后,我来到了队列的末尾。
队伍比我预期的要长。请参考网上名人店的排队长度。
喝完的人,端着几个人的锅,笑着离开了现场;
而那些还在排队的,很多人低头玩手机打发这无聊的时间;还有一些人一直在问工作人员“这是收养生锅的地方吗?”“需要多长时间?”问题。
排队的过程中,一直在微信读书看书,思考今天的问题。
这次家博会的参与者大概就是主办方、组织者(场地提供者)、参与者(各大展位品牌)、消费者。
举办家博会的主要目的,我认为:一是为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和款式;二是向各大厂商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知名度,达到销售的目的。
那么加入会员送养生锅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吸引流量是主要目的,同时可以为后续活动造势。
这里很好地利用了人的心理,低价换来了更多的人流,也为摊位的商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从前期客服的指导,到优惠券的发放以及门票、活动信息的快递,这是运营链条的开始。
但我也看到了这样做的隐患。
这样的活动本身转化率不会太高,很难吸引到精准客户。即使精准客户保留下来,也很难有进一步的转化。
很多人只是来看热闹的,或者只是来拿免费礼物的。他们不需要装饰房子或购买家具。做精准转化其实很难。
而且由于这些需求不可持续,商家即使留住了精准客户,也很难提供后续服务。
经过一番思考,回到活动记录。
队伍的速度挺快的,大概15-20分钟,我就拿到锅了。
我以为我已经结束了今天的旅行,可以直接回家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意识到了对等原则的力量。
一个展台工作人员递给我(也许用“给我吧”更合适)一个装着礼物的袋子,让我“帮我完成表演”。
我曾经想找借口逃避,甚至想把礼物还给他,他还是留了下来。
于是我听了几分钟现在与我无关,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后面面对同样的套路,我会先摆手表示拒绝,然后迅速离开会场。
说实话,这种套路我见多了。
以前,街上总会看到自称“大学生”的女生,为了完成“实习任务”,向路人兜售油性笔。
因为拿这种物品没有太多的顾虑,所以人们通常不会过分拒绝。
基本上我被夸了几句之后,就会答应他们的要求,所以我买了一支不能用很久的笔…
同样的,以后面对类似的套路,我也会走的远远的…
综上所述,参加这次家博会让我明白了举办这样一个展会的理念和目的,也明白了“互惠原则”的力量。
生活中充满了可以思考和收集的东西。你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随你* * *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