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主要功能
现代城市混乱嘈杂,空气浑浊,环境污染。生活节奏加快的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那些患有慢性病、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更是百无聊赖。长期没有回到大自然怀抱的人,可以说寿命也会缩短。因此,有医生称“林中漫步”为“都市人缓解烦躁、促进健康的良药”。
那么,森林对人体有什么影响呢?
大家都经历过森林里空气清新,阳光柔和。当你赤脚走在草地上和野花上时,你会感到多么舒服。这些都是森林作用于人体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通过分布在皮肤上的许多特殊的“天线”感受到,特别是在耳朵、脚底、手掌、鼻粘膜、虹膜等器官。这些“天线”与控制全身活动的大脑和脊髓中枢、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以及防御外来细菌和病毒、维持体内细胞和组织正常活动的免疫系统密切相关。近年来,科学家证实,各种疾病,如衰老、肿瘤恶化、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等,都与免疫系统紊乱有关。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受体,森林自然保健环境对其具有多种功能。人们来到这里仿佛沉浸在一个奇妙的世界里,这里冬暖夏凉,气压变化不大,郁郁葱葱的树冠散射着太阳强烈的阳光,绿色的元叶灿消除眼睛疲劳,放松神经系统,加强新陈代谢,血液循环和呼吸。
早在1928年,前苏联科学家万托京就发现大蒜、洋葱、松树、厚梨等植物具有极强的杀菌作用,并称之为“植物抗生素”。除了杀菌作用,这些挥发性物质还能刺激人的嗅觉等感觉器官,影响呼吸、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不同树种产生的挥发物量差异很大。比如1公顷的阔叶林一昼夜能产生2公斤植物杀菌素,针叶林5公斤以上(杜松林30公斤)。松树、云杉、橡树、厚梨、桦树、机械、杜松、冷杉都是杀菌性很强的树种。
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切尔诺沃和医学副博士格尔曼在不同季节向各类患者介绍针叶林的医疗保健功能。比如9月-10或者寒冷季节(2月中旬到2月中旬,18),森林产生的杀菌剂较少,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严冬,他们在这里感觉很好。在过渡月份(10,3月),针叶林比阔叶林潮湿,寒冷潮湿对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尤为不利。从4月到5月中旬,针叶林分泌的树脂增多。这种气息能刺激呼吸道的血液供应,有祛痰止咳的作用,但常使支气管炎患者发生哮喘。人呼吸树脂气息,有利尿作用。但肾炎患者夏天不宜长时间待在针叶林中。6、7月的酷暑季节是树脂分泌的高峰,高血压、局部心源性贫血、支气管炎患者不宜去针叶林。因为强烈的树脂气息会加重哮喘,引起头痛头晕、心口痛、心律不齐、耳鸣甚至失眠,常伴有动脉血压升高。众所周知,细胞的正常工作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维持。1公顷,橡树林可以产生830公斤的氧气,桦树林-725公斤,松林-540公斤1年,但是血液中氧气浓度过高也会导致脑血管痉挛甚至昏迷。
桦树和橡树周围的空气特别富含轻气体离子。来自植物的挥发性物质有助于空气电离,森林空气中几乎没有灰尘,所以危害人体健康的重离子很少。需要注意的是,1公顷针叶林1年可以过滤30-35吨粉尘,阔叶林可以过滤50-70吨。
前苏联医学副教授m·布尔诺(M. Brno)在介绍大自然独特的保健意义时说:“用什么可以缓解一个人复杂紧张的心理状态?当然,我们通常求助于约束性物品(酒、烟、药等。),但这些方法都是庸俗有害的。另一种原始自然的方式是投入大自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