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因为渴望保持健康,很容易陷入虚假的健康陷阱。你知道的健康误区有哪些?

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很多人可谓是“冲在养生第一线”。他们不能停止购买各种补充剂,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但有时候看起来是在养生,一不小心就可能走弯路。误区一:我热衷于吃补品养生。近年来,人参、鹿茸、灵芝、冬虫夏草等高档滋补品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也受到很多养生爱好者的追捧。但专家表示,一方面,肥胖、三高、心血管等疾病与平时的饮食密不可分,因此患有这些疾病的人并不需要滋补;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脾胃虚弱的人来说,虚则不补,吃滋补的补品不仅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还会增加肠胃负担。建议:对于普通人来说,均衡的饮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另外,如果要补的话,要选择那些药食同源的食物,比如山药、红枣、花生等。,而且吃之前一定要分清自己的体质。

误区二:老年人应该每天吃钙片。他们老了以后对钙的吸收利用会下降,新陈代谢时流失会更严重,所以相对容易出现缺钙。为了避免骨质疏松,很多人热衷于服用钙片补钙,甚至有些人总觉得越补越吸收,对骨骼越好。但是一切都太过分了。60岁以上的老人,建议每天服用1000 mg的钙。过量补钙不仅会强健骨骼,还会危害健康。比如过量补钙会明显抑制铁、锌、镁、磷的吸收;它还可能导致血钙含量增加,加速动脉中沉积物的形成,增加血管钙化和心脏病的风险。

是否需要服用钙片,是否适合吃钙片,需要吃多少,最好先咨询医生,不要自己盲目补充。误区三:无油无盐降压降脂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过多的盐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食用油吃多了,容易导致血脂升高,加速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担心这两点,一些“有健康意识”的人干脆不吃油盐,想彻底消除风险。

但这种做法适得其反:过多的限盐会导致钠摄入不足,机体细胞内外渗透压失衡,导致水分进入细胞,诱发脑水肿,轻则意识障碍,重则出现心率加快、恶心呕吐等问题。完全不吃食用油,不仅会导致某些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的缺乏,还会导致必需脂肪酸的缺乏,而必需脂肪酸可以稳定血压和血糖,只能从外界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