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两山论05周年论文选五篇。
两山论15周年作文1
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的新提升。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就是“两座山”,包括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两山”关系的认识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盲目寻求资源。第二阶段是要有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此时,经济发展、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矛盾开始凸显。人们意识到,环境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三阶段是清澈的水和葱郁的山是无价的财富,可以持续带来财富。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资本,生态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这是更高的境界。这三个阶段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是发展理念不断进步的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和谐的过程。
坚定不移地走“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谋求丽水更高品位、更高标准、更高境界发展的科学路径。在浙江任职期间,同志们要求我们“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明确指出“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丽水更是如此。只要守住了这片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发展战略,是丽水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也是近年来丽水发展的宝贵经验。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道路,把丽水建设成为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
坚定不移走“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是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谱写中国梦美好篇章的现实要求。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既是顺应当今世界绿色趋势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回应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需要,更源于对城市市场条件和自身优势的科学考量。绿水青山是丽水最大的资源和后发优势。必须牢牢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勇气和实干推动绿色发展,走出转型升级新路,最大限度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民生优势。
坚定不移地走“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时代的最强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丽水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坚持改革。要用好改革这个“利器”,搭建起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桥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来定任务、抓工作,让改革产生综合效益和更大红利。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水清山茂是无价之宝”,让人们生活在环境优美、山川秀美、风景如画的美丽幸福丽水!
两山论15周年作文二
清澈的海水和郁郁葱葱的山脉是无价的资产的实际例子
20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在浙江安吉县提出了“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的科学论断。十年来,全县100多个农业园区成为景区,农产品成为时尚礼品,尤其是安吉白茶,年产值20多亿元;竹子产量占全国的1.8%,由其衍生的总产值占全国竹产业的20%,达到1.5亿元;乡村生态旅游每年接待游客超过6543.8+05万人次,综合收入超过6543.8+07.5亿元。安吉突破了山路的限制,实现了“绿色生财,生态富民”的目标。
我省高淳也是“两山论”的实践典范。近年来,高淳坚持以“山清水秀、生态美”为最大资源,以“守住绿水青山”为发展底线,充分依托“三山两水五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环境美与民富相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为了保护绿水青山,将70%的土地作为生态涵养区,坚决不发展工业;大力发展以螃蟹、食用菌、经济水果为特色的生态农业,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全省首个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区;重点打造以雅西国际慢城、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固城湖风景带为标志的生态旅游。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连续几年保持35%以上的增长,带动了“农家乐”和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三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公共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6%、30.2%和16.2%,把“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变成了生动的现实。
两山论15周年作文3
清澈的水和郁郁葱葱的山的科学内涵是无价的财富
长期以来,发展与保护就像一对矛盾,尤其是工业革命后,更是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世界上著名的八大环境污染事件就是明显的例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资源环境代价较高。根本原因是没有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瓶颈,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重新审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从本质上阐述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要学习和贯彻好这一新理论,必须从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第一,加强保护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保护和发展本身是辩证统一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绿水青山是为了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最终目的是为了拥有更多的金山银山。第二,保护必须放在首位。破坏绿水青山就是砸金饭碗;保持绿色就是保持丰饶。保护好青山绿水是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必须把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三,资源环境优势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并不天然等同于金山银山。实现两者之间的转换,关键在于人和观念。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生产要素的集聚就越强。只有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才能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两山论15周年作文4
近年来,“榜单”制度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党的四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空间。”
一是“清单”制度建设和“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
今年年初,听了我市莲都区委书记林建东的汇报后,我特意问了一句:“丽水没有雾霾吧?”林建东回答说,20年间,丽水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率达到86.6%。去年6月5438+10月,丽水被人民日报推荐为全国16“洗肺”城市之一,被誉为“秀山丽水,养生长寿之地”。
然而,自然资源的供需与环境容量的矛盾是经济发展中无法回避的。实施“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战略,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抓住绿色生态发展的潜在障碍,正视它们,妥善应对。宁波大学校长沈曼红指出,绿色发展的障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技术和制度。在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制度是一个重要变量。
目前,我市举全市之力,实施“山清水秀是无价之宝”战略,打造丽水城市品牌。“系统”这个变量是无法避免的。“清单”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是打破绿色发展壁垒的有效手段之一。
二是突出标准化,加快“清单”体系建设
标准化思想起源于古代人类的声音、符号、符号和象形文字。随着现代工业的标准化,机械零件的互换性得到了统一,成就了机器工业的时代。如今,除了工业,标准化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农业和服务业的各个领域。实施标准化的组织通过制定和实施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标准,大大提高了科学管理水平、综合竞争水平、组织管理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用标准化的手段加快“清单”制度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统一“列表”排序标准。根据权力的属性实施权力
分类、清权、定权。比如有的地方权力清单将行政权力分为10类,如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强制、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规划等权力。并且每一种行政权力的排序标准都是逐步清晰的。对于可以细分的,要求细分为具体行政行为。全面梳理,摸清底数。并根据“法定权力、市场自治、社会自治”的原则,科学确定各种权力事项的“保留”和“清算”。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原法律法规依据已经废止的行政法规,应当予以取消。
2.逐步实行规范化管理。第一步是审批保留项目
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出台市县级审批服务等服务地方标准,使审批规范化、透明化,把目录、业务内容、服务指南、
以标准形式定义了在线操作、数据共享、监督和检查等要素。第二步,在审批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全面的行政权力清单制度,逐步将规范化管理扩展到所有行政权力,包括审批和非审批权力。
3、努力实现政府服务的标准化。政府服务标准化对促进
对于提高政府服务水平,规范政府行为非常重要。目前我省市有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可定期向标准化主管部门申报。通过选择某一领域,如行政审批中心,申请试点设立,以标准化为导向,收集相关标准,建立健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实施,可以大幅优化政务流程,压缩时限,努力实现权力清单化、程序规范化、评估公开化,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少、效率高、服务优。
4.加强学习培训,落实“清单”制度。举办各种专题
学习培训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作专题报告,按各部门分类编排清查手册,让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增强法律思维,提高业务水平。以便按“清单”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制度落实。完善“清单”制度实施的反馈机制和评估机制。
“清单”制度是一项充满活力的制度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突破口。以规范的手段推进这一创举,加快制度的实施,将有助于具有生态优势的丽水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禀赋,推动绿色生态发展,真正实现“碧水青山是无价之宝”。
两山论15周年作文5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的重大工程,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时,他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我宁愿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清澈的水和葱郁的山是无价的财富。”这生动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首先要从我做起。当你看到卫生间的水龙头滴水时,你能举手关掉它吗?电池用完了,可以分类收集而不是扔掉吗?购物时能自觉不用超薄塑料袋吗?.....虽然每一件小事都无足轻重,但却说明了我们有多么的环保意识。
我认为首先要在全民族树立环保意识,具体来说就是树立资源意识和生存意识。让大家意识到保护环境和资源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不仅是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也直接关系到当今人类社会的生存!不能抱着环保和环保差别不大的想法,不能松懈,不能怕麻烦。当然,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负有重要责任,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人对此都有更直接、更具体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大家一起努力,持之以恒,一定会给社会和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这是一项惠及当下和未来的事业。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以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以对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力度攻坚克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与65438+两山论05周年相关的五篇精选文章;
★65438+两山论05周年五论
★2020年65438+两山论05周年散文选5篇。
★两山论15周年随笔五篇。
★两山论15周年随笔5篇。
★两山论提出的15周年主题散文五篇。
★小学生两山论15周年五篇500字作文。
★两山论15周年随笔五篇。
★关于65438+两山论05周年的五篇800字作文。
★两山论15周年随笔五篇。
★两山论15周年随笔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