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的起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精神调理在医疗保健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调理方法。比如老子提出了“简而不简,少思少想”,“虚而不动,静而不变”的观点。庄子指出“若单纯淡泊,则不能入忧,邪气不能袭,则道德完备,神不输”。孔子认为“仁者长寿”、“大德者寿”,强调道德修养对养老的重要意义。《内经》在继承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精神调理的理论和方法。此后不断丰富和完善。唐代的孙思邈提出了“少思、少想、少欲、少言、少笑、少忧、少乐、少乐、少怒、少善、少恶”十二原则。历代重要文献有梁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寿录》、宋代陈至的《养老供养家书》、元代王珏的《太定养生主论》等。还有彭祖的养生养性说、史的长寿秘诀、清代沈家书的养病不必言、尤澄的《寿》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