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糖尿病的论文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几乎已经成为我国患者的主流。糖尿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可能导致以酮症酸中毒为代表的急慢性并发症,包括全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疾病引起的下肢截瘫等严重后遗症。本文从糖尿病的病因入手,了解糖尿病的爆发原因和临床症状,糖尿病分类在社会发展中的具体化,以及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和原因。普及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研究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糖尿病分类、防治方法、未来展望。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几乎成为中国患者的主流。糖尿病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它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包括视网膜病变和神经病变,血管疾病引起的截瘫和其他严重的后遗症。本文从糖尿病的病因入手,了解糖尿病爆发的原因和临床症状,社会发展糖尿病的分类,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和原因。为普及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应强调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该在今后更加努力地研究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自我管理;糖尿病分类;预防和治疗;未来前景

目录

1糖尿病病因及患病率.....................3

2.11型糖尿病....................................四

2.22型糖尿病...................................5

2.2.1遗传易感性....................................5

2.2.2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缺陷.............5

2.2.3糖耐量异常(TGP)和空腹血糖.....................5

2.2.4临床糖尿病....................................6

2.3妊娠期糖尿病等...............................6

3不科学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清单及纠正..........七

3.1误解.....................................七

3.2饮食问题.....................................七

3.3体育.....................................8

3.4精神健康.....................................8

4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和前景.................9

5糖尿病自我管理不当影响老年人生活。..........10

老年人是指进入65岁以后的群体,不同于青壮年的矫健体态。老年人全身各部位都有不可逆的损伤,生理功能逐渐退化,如消化系统和代谢功能下降。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的虚弱,老年人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尤其是在老年人口中,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居首位。每年患糖尿病的老年人占老年总人口的26%,而且这一数据近年来一直在上升。更惊人的数据是,每年有近654.38+0.3万老年人死于糖尿病。

随着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运动的减弱,糖尿病的患病率【1】不容小觑。而且糖尿病给很多老人造成了极大的身心痛苦,也给这些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但糖尿病等慢性病没有一次性的治疗方法,更大程度上需要老年人的自律和自我健康控制,需要与糖尿病进行长期的斗争。

一、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率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绝对或相对不足,机体血糖升高。患糖尿病后,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多尿、多饮、多食、消瘦。这些方法是判断老年人是否患有糖尿病的参考方法。有三种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和判断老年人是否患糖尿病。第一种方式是连续检测两次老年人空腹静脉血血糖是否大于等于7.0mmol,第二种方式是观察老年人餐后血糖是否大于等于11.1 mmol/L,最后一种方式是老年人随时血糖大于等于11.65438。老年人一旦出现以上三项检查结果,应立即就医,遵医嘱,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同时,胰岛素由胰岛素原分解而来。每产生一个胰岛素分子,就会产生一个C肽分子。c肽可以检测自身的胰岛素分泌情况,对区分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有很大帮助。

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约有3.82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为65438+144万,居全球首位。2008年,中国9.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2065,438+00年上升到65,438+0.6%。多么令人震惊的证据,而且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还在增长。基于这个数据,很多学者预测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达到5.784亿,2045年将继续上升,最有可能达到。根据2019年的数据,约11人患有糖尿病,根据2030年的数据,约1人将患有糖尿病。2045年呢?长此以往,糖尿病的可怕不言而喻。作为一种慢性病,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难治的治疗会给患者家庭带来多大的经济困扰,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家庭因为糖尿病这个恶魔而逐渐陷入困境,甚至分崩离析。除了自身原因的侵扰,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种多样,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到心血管疾病都不可忽视,无法完全治愈。根据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约15%的糖尿病患者最终会因各种原因患上糖尿病足疾病,其中约80%的糖尿病足患者可能会因该疾病而截肢,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以上[2]。杜绝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和意义所在,即对糖尿病的全面认识。

二、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是肾上腺素分泌不足的一种统称。其实糖尿病的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型糖尿病

这种类型的病因是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或功能不完善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型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所以治疗1型胰岛素的口服药物完全无效,只能终身注射补充胰岛素。1胰岛素第二分类有自身免疫性和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因发病时间早晚分为急性和缓慢型。急性糖尿病通常始于青春期,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慢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也称为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通常发生在20至48岁之间。

(2)二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分类中发病率最高的类型,发病率为95%。其发病机制有明显的遗传基础,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分泌异常。但主要原因可以从遗传和饮食不当来分析,如身体负荷增加、运动量过少、生活压力过大、饮酒过量等。这种类型的糖尿病的发病阶段分为四个阶段[3]:

①遗传易感性:在遗传特征的基础上,更多的是由环境因素诱发。我们可以从人口老龄化、肥胖、运动量减少、压力骤增等因素入手,迫使糖尿病的遗传基因被激活。

②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长期诱因。作为二型糖尿病的两个主要因素,他们在糖尿病发作前已经潜伏多年,寻找机会等待时机。

③糖耐量受损(TGP)和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一般来说,TGP更多的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特别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IFG是一种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其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但低于糖尿病的判定值。它们都代表了糖尿病中正常葡萄糖稳态和高血糖之间的代谢状态,表明它们的调节受损。

④临床糖尿病

在这个阶段,糖尿病对身体的侵蚀速度加快,但由于各自身体状况不同,有的身体没有明显症状,有的伴有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在这个阶段,胰岛分泌功能逐渐衰竭,分泌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脂肪组织、肌肉组织等外周组织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明显降低,葡萄糖摄入和利用量不足,胰岛素对肝脏葡萄糖输出的抑制作用减弱,葡萄糖输出情况严重,从而引起餐后血糖升高,出现空腹和餐后持续性高血糖。严重者可出现胰岛B细胞衰竭,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患酮症[4]。

(3)、妊娠期糖尿病等。

这类糖尿病的发病集中在孕期,可以通过孕期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来避免[5]。即使这种类型的糖尿病在分娩后会恢复,但仍有22%-50%的孕妇会发生二型糖尿病,再次怀孕时有50%的几率复发[5]。另一方面,妊娠期糖尿病不得不强调的是,如果孕妇在孕期血糖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子女很有可能会患上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6]。

三、列举和纠正不科学的糖尿病自我管理

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一定要遵从一个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在糖尿病的防治上会事半功倍,但是一个不合理的自我管理一定会让患者在深处打滚,加重病情,导致糖尿病的并发症[7]。因此,理清糖尿病自我管理的误区,并加以引导和纠正,可以极大地避免不科学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对患者及其家属会有很大的帮助[7]。

(一)错误理解

2017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30秒就会有一人患癌症,每30秒就会有一人患糖尿病,每30秒至少会有一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这也造成了另一种情况。部分患者及家属关心糖尿病,存在认知错误。他们认为一旦得了糖尿病,就会被判死刑,从而放弃治疗,导致。另一部分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所以在糖尿病早期不太在意,耽误治疗,所以觉得“没关系”“我没病,吃得好就行”。有些患者甚至放弃了继续治疗,认为使用药物后已经痊愈,但会面临更严重的后果[9]。

(2)饮食问题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注意均衡饮食,搭配合理。患者每天摄入的热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提供[10]。除此之外,人体内的其他物质,如水、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盐等,都是作为辅助物质来平衡人体营养的。但也有悲观者认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所以吃得很多,认为不应该“亏待自己”;也有病人采用饥饿疗法,导致营养缺乏。其实以上两种心理学上的理解都是不全面不正确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摄入量,但不代表要背负节食的枷锁[11]。

因为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热量应该保持基本不变,有些患者为了不出错,可能会选择不可改变的饮食物质,忽略了饮食的多样性[12],这样会引起患者的厌烦。在糖尿病的饮食管理中,可以在保证热量摄入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患者的饮食[13]。同时,吃饭时间也不要有规划。进食时间和量不规律,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极为不利。糖尿病患者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食,戒烟戒酒[14]。

体育问题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无法承受高强度的运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家休息,但科学调节表明,适当的运动有助于老年人的健康。糖尿病患者怎么办?昆明新华社5月9日报道2018:中科院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历时四年的猕猴实验。这项实验的最终数据揭示了肥胖是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并证实了糖尿病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这项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期刊《美国生理学-内分泌学和代谢》上。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梁斌如表示,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在由肥胖向糖尿病转变的过程中,人体肝脏的能量代谢发生了变化,脂肪积累到支链氨基酸进行降解。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多运动,比如一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散步,太极,空竹,广场舞等运动。相比住在家里,外出锻炼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15]。但有些患者对自己的身心素质很有信心,可能会选择引体向上、俯卧撑等一种力量锻炼,但这是很不理智的。根据医学资料分析,力量练习通常会在短时间内明显加强患者的心脏负荷,极有可能引发心脏病[16]。

心理健康

据科学分析,部分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后,心理上有抑郁倾向,精神病人患抑郁症的概率远大于普通人,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明显。特别是由于病情的反复,患者可能会感到人际交往的厌倦,乏力嗜睡,食欲不振甚至摔盆摔伤,但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无法与患者感同身受,我们很难理解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而忽视。一旦患者有不遵医嘱、抗拒治疗的倾向,家属往往难以理解,造成患者与家属的矛盾,使患者情绪恶化[17]。

在糖尿病患者的日常治疗中,可以适当增加心理治疗,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负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与家属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两者齐头并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深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进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18]。

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及前景

到目前为止,糖尿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仍然很高,难以治愈,但合理可行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系统将有效遏制糖尿病的发病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一套基于患者层面的社会生态模式,旨在控制糖尿病所汲取的血糖,从而达到稳定病情、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19]。

目前糖尿病自我管理主要分为四类:饮食控制、运动控制、心理检查和药物管理。以药物管理为基础,即在遵医嘱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科学研究证明,自我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寿命。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更多的是依靠生活中的自我管理[20]。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要积极调动身边的一切社会资源,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高效便捷的途径,让患者有足够的空间和医疗水平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21]。在医疗层面,要给糖尿病患者分配更多的资源,加强治疗糖尿病新药的研究和临床试验,中草药和西药混用,探索途径,也可以考虑人工智能。或许还能帮助我们攻克糖尿病,避免糖尿病成为未来困扰中国社会的疑难杂症。在社会层面,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帮助,帮助其家庭经济负担,对其进行心理治疗;同时,加大糖尿病的宣传力度,让普通民众对糖尿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22]。并为部分患者家庭提供一些自我管理参考,避免因知识盲区导致的患者管理偏差。随着世界乃至中国医疗水平的发展,糖尿病的治愈会有很大提高。通过患者家属的积极监督和患者的自我管理,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糖尿病患者创造良好的医疗条件。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和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相信未来糖尿病患者的福音可期[23]。

糖尿病自我管理不当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对于长期糖尿病患者来说,自我管理的水平决定了生活质量。中老年人在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中占据主要地位[24],因此老年人在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和护理中起着关键作用。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个任务并不简单。因为现在社会上空巢老人很多,孩子都出去工作了,自我管理的完善性也不能完全保证。[25]①老年人对糖尿病知识的缺乏,使自我管理的许多要点不能完全掌握,不能完全正确地评价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包括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混乱[26],可能导致老人舒适度下降,暂时限制出行。盲目治疗可能导致糖尿病进一步恶化。②自我管理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始控制饮食和运动。老人身体本来就退化,运动耐力差。如果自我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27]、糖尿病性肾功能衰竭和血管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或截瘫,加重老年人的生活悲剧。面对糖尿病自我管理不当的深远影响,在老人所剩无几的时间里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老人在做好自我管理的同时,享受着幸福的晚年[28]。

参考资料:

[1]王一力为什么老年人易患糖尿病[J]。健康月刊2001,(02)期刊

[2]刘·,许·。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患者的自我管理[J].中国医学杂志,2017,(02): 14-17。

[3]柳岩,孙勇,华钥。二型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Meta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7,(04): 530-534。

[4]尹荣平,王琦,王丽丽,王小华.二型糖尿病病患者饮食自我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杂志,2017,(02): 11-13。

[5],张,,。妊娠合并糖尿病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09): 1025-1028。

[6]刘,,。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妊娠期糖尿病文献计量学分析[J].护理研究,2017,(09):1108-111。

[7]赵丽华,张宇,王咏梅,王立华。饮食超过一天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护理教育,2017,(01): 65-68。

[8]袁,,,刘超,娄.个体化行为干预对1年二型糖尿病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7,(03): 212-216+220。

[9],魏,,邵,,赵志勇,,罗春元。微信群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短期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7,(02): 149-153。

王军,王爱民。糖尿病患者血糖黎明现象的研究进展[J].护理科学杂志,2017,(03): 23-26。

[11]邓,何,彭,,王莲,。同伴支持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教育,2017,(02):116-118。

[12]孟,程婵,崔一楠,,吴,沈兴平。自我管理网络支持模式在初诊中青年二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科学杂志,2017,(01): 22-25。

刘霞,杨桂云,张虹,李云。动机性访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01): 202-204。

倪,刘,,刁永树,董婷,陶林。护士主导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就医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7,(02): 222-227。

[15],文,胡新林,尹雪艳,,刘绍。青岛市不同医院护士糖尿病饮食管理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6,(11)1498-1502。

詹恩信,宋欢,刘卫华。糖尿病与吸烟信念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17,(01): 39-42。

赵正清,张伟方,钱进军,姜平,龙伟娟,余德春。PDCA循环结合手测在二型糖尿病病患者饮食指导中的应用[J].护士培训杂志,2017,(01): 45-48。

吕,丁纯,。延伸护理服务对军队老干部糖尿病患者保健和康复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02): 186-189。

[19]温贵民,孙天杰,赵红,冯惠玲。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护理科学杂志,2017,(03): 7-11。

[20]薛亚楠,尚,,,翟春娟,侯.健康自我管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7,(02): 137-140。

[21]高,周兰淑。国外糖尿病自我管理热点及趋势分析[J].护理科学杂志,2017,(03): 18-22。

[22]李惠。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2):143-143145。

[22]李霞。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药研究,2016,14 (1): 95-96

[23]张雅玲。浅析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应用,2015,9 (21): 231-232。

[24]李美美。刘红梅。综合护理对糖尿病性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及相关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25]中国社区医生。糖尿病疗养院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影响。2018.问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