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有冲突吗?
道教艺术
以宣扬道教教义和神仙思想为主要内容的造型艺术。包括日常崇拜和神灵、故事画、神仙肖像或雕塑的水陆画,以及故宫博物院中海藻饰品和器皿上的图案和浮雕。
雕像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太上洞玄灵宝王《道经》说,造像“无论是什么,金银珍珠玉石,绣画,泥塑,龛石雕,牙骨雕,纸画印”,只要“一念之差,大小随力,庄严朴素,各得其时”。但是具体制作,有公式。根据道教书《凌轩灵宝洞三窟禁私》,造像必须“依经”,“衣冠华丽,须如法”。天尊《留罗九色或五色云山水》等,“纯紫,画工青不得”。真人“不得散、长耳、独角且须戴芙蓉、云菲、元氏等冠”。左右两个道理是“或固守经典而保持简约,并注意香花,切不可放开手脚,衣服歪斜”。
早期的道教造像或画像曾受佛教艺术的影响,唐史法林的《辨义论》引用王春的三教理论说:“近代道士取经造像,是因为他们没有活路,要人们相信。假名天尊,左右二真人。”唐太宗为王建太平观,在茅山重建华阳观。他的内殿塑造了元初的佛像,都是两个真人的形状。但其形象是类中国的人物,创作思维深受道家哲学和教义的影响,技法是对中国青铜器、汉画像砖和古代人物画技法的直接继承,具有明显的道家艺术风格。
现存道教石刻有泉州北郊清源山老先生巨型石刻、晋祠彩塑、元代龙山石窟等。其中泉州石雕的老先生塑像,背部宽松,姿态谦和,目光直直,慈眉善目,大耳朵,左手拄膝,右手拄着。全身线条浑厚有力,用洗来概括。石像高5.1米,用整块天然巨石雕刻而成,气势磅礴,是道教雕塑艺术中的瑰宝,太原晋祠圣母院始建于北宋天盛(1023 ~ 1032)。圣母院、太监、女官、宫女彩塑43件,以皇后、朝臣、宫女的生活形象为原型,面部、体态、感情接近世俗生活的原型(见彩图)。龙山石窟,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石窟建于元(1295)六年前,内雕三清、、、、玄贞子、皮云子、北齐贞等石像。主要建造者是随丘处机西行的十八行者之一的宋丕云。他还在龙山石窟上增加了五个洞穴,使它们成为“金碧辉煌,与山顶一样突出的宏伟大厅和亭台楼阁”。
神仙画像已经流传了好几代了。它不仅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巧,还试图体现道教教义。以“以意作画”为宗旨,采用“以形写神”和“以神写形”的方法。在创作中,他不仅调动了“出水”、“作风”等多种艺术手段,还体现了道教对画造像的多种要求。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绘轩辕帝(即位老君)像,伴有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宗瑞五个像。画家吴道子,有五帝,五官,星星等等。其中,画在河南陆毅太清宫的太上皇轩辕像,是帛书,即画在单片帛书上,不装裱,供奉时挂在架子上,再刻在苏州玄妙寺,代代相传。
秦汉时期的壁画中盛行神仙观念,在以海藻、帛画为装饰的宫殿、陵墓的美术作品中也常有神仙、香衣等内容。辽宁进贤县营城子汉墓壁画,左上端有一朵云,其中一朵上覆羽毛。右上方是一龙,高昂着头。画的中央有一个戴着三顶山冠的持剑男子和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和墓主人像神仙一样交谈。黑仙的剑、羽、髯、云等形象古朴高远,线条简单随性,是道教壁画的先声。
唐宋时期,道教壁画相当普遍。现存于泰山岱庙唐恬殿的巨幅壁画《泰山神的传说》,以皇家宫廷生活为模型,描绘了泰山神东岳大帝驾临归来的情景。场面庞大,人物众多,生动逼真,山水人物相映成趣,具有强烈的艺术世俗化倾向,明清画家虽重画,但匠人制作痕迹较重。元朝时,宫廷里有一个“各色匠师总府”,专门掌管修建宫庙的各类匠师。彩色雕塑家刘渊负责“梵像推广部”,全国著名画家也加了“待诏令”的头衔。元初道教全真教曾一度非常盛行,山西永乐宫道教壁画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它融合了唐宋道教绘画的传统。永乐宫壁画长90.68米,高4.26米,实绘大小雕像286尊。三清殿内的壁画沿袭了《元代神仙打架图》的风格,以“三清”为中心,形成了组织严密的祭祀仪式,表达了“三清如北辰,居其所,神之所围”的寓意。整幅画分为几组,包括雷石、南斗六阙、北斗七星、八卦神、十二生肖神、二十八星、三十二天帝等。每个皇帝和圣母身边都有十多个玉女。云雾缭绕,气势磅礴,气势磅礴,显示了元代道教画家高超的构图能力。线条圆润流畅,色彩和谐,静谧清幽,庄严肃穆。春阳殿壁画52幅,奇真殿故事画42幅,记述了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出世、开悟、成仙,以及马丹阳、孙不二、丘处机的故事。这些壁画将山水、花鸟、鞍马、界画、人物结合在一起,表现人物的情节。永乐宫的壁画是元代民间画家集体绘制的,他们是14世纪中国绘画史上最具创造力的民间艺术家。从元代开始,世界各地的道观都有壁画流传下来,但大多是陈翔殷模仿的,没有太好的作品。
文人道教画
以道教故事和神仙思想为题材的道教绘画经久不衰,画家辈出。晋代画家顾恺之崇尚老庄,以龙为题材画道教画,有老子依然爱龙之说。后来,云龙成为道教画的特色之一。根据贞观公、私绘画的记载,顾恺之还画了《刘闲像》、《三日女像》等。,并著有《画云台山》,描述了他的道教故事画的内容和构思。画面上丹崖陡峭高大,颜色红紫,可见是神仙之境。张天师的脸很瘦,像仙女一样飘着。他在丹崖试了七次徒弟。他的弟子王昌穆坐着回答,赵生精神一振。另外两个弟子心烦意乱,汗流浃背。
唐朝时,吴道子擅长佛学和绘画。张(874 ~ 879)是四川青城山长岛寺的一位画家。张在他的《史记》中,曾经画过一幅老子过流沙图,一幅五代真迹图,一幅九帝图,一幅五星图,一幅老人星图,一幅二十四真人画像,一幅太武先生画像。蜀国的前主人请他在真君殿上画五岳、四耻、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树神、岳耻。蜀主生日那天,张画了十二仙人,受到高度赞赏。凡是有斋的地方,都是开放祭拜的。据《图说·资料》记载,五代著名画家250余人,其中道教画家113。
宋代道教绘画吸收了山水花鸟的技法,丰富了道教绘画的表现力。画家吴宗元是第一个被召去画宋真宗赵卿玉瑛宫的3000名画家。他在65,438+07岁时画了北莽山老子庙的墙,相当优秀。他的传世道画《元代神仙之战》原是壁画粉,长6米,高0.48米。描绘南极天帝、东华天帝带领仙官、侍从、祭奠轩辕帝的场景,共有87位神仙,其中11位男神仙,8位神仙,其余为手持供品、仙女、乐器的仙女。画的是守护神将持剑开道,甲卒与神将殿后。在两天内,皇帝比其他神仙略高,其处理方法类似于颜的《唐代帝王图》。在神仙的头上或旁边,有一个长长的用墨线绘成的题牌盒,上面标着神仙们的尊称,如“东华大帝”、“扶桑大帝”等。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层次有序,线描人物各有表情,不尽相同,线条流畅,有线描艺术的节奏感。
宋元文人在绘画中提倡卷轴、册页、扇面,或将道教题材与山水、花鸟相结合,追求“清静”的境界,形成超然、淡泊、飘逸的艺术风格。元代的一些画家,如黄、、马震、方等,本身就是道士。张渥的《九歌》和《太乙画像》描绘了太乙真人手捧心愿,骑着荷叶,舒展飘逸的“仙风”。元代画家颜回的代表作是《李习安像》。他画的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坐在石头上表情严肃,笔法细腻,人物与山水融为一体,表现了画家的洒脱超然之趣。明代画家吴为的《北海真人》写的是一个龟仙人悠闲地骑马过海,昂首阔步,无拘无束。清代扬州画派金农的《张天师画像》以古拙的笔墨意趣表现了画家的不凡情怀。当代画家张大千早年长期居住在四川青城山。他画的王母娘娘、麻姑、陈抟、春阳、张玲等都刻在山上,至今犹存。
宋元以后的民间创作,道教失去了朝廷的支持,文人道教绘画逐渐衰落并与民间艺术相结合,此后全国各地的民间画家广泛从事道教斋戒活动中使用的壁画、版画、年画和水陆画。民间木雕、刺绣和纸质工艺品被广泛用作道教斋戒仪式的器具或陈设。民间广为流传的八仙、麒麟、万年青等装饰图案,在道观中也有广泛应用。雕版印刷的门神、灶神、关帝和财神尤其受到人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