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社会事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西晋末年,北方大量人口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使漳州的农业生产从刀耕火种逐渐进入精耕细作,随后促进了青铜、铁器生产技术的发展。唐代以后,尤其是元代,市区出现了演奏铜锡的专业街道。到了明代,纺织技术水平较高的著名张戎和张莎被列为“贡品”,丝绒工艺更是匠心独具。八宝丹(片仔癀)、青铜蓝、神曲茶等中成药相继问世;“张慈”在国内外都很有名。清朝康熙年间,漳州的孙西娘做了一口小钟,只有一寸多高,准确报时。漳州创制的八宝印泥,风靡全国,名扬京都,也被列为“贡品”;铸造技术、火炮、火药和酿酒都相当先进。到了民国时期,已经造就了一批拥有现代技术的专家。
但由于封建思想的束缚和统治阶级的压制,科技发展举步维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和人民政府重视科技事业,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大力普及科学技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工业、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医疗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文革”期间,科技事业遭到破坏,机构瘫痪,人员受到迫害。但一些科技人员仍排除干扰,坚持科技研发,取得了紫膜、金属粉末冶金、锌空气电池、海绵铁隧道还原等科技成果。“文革”后,1978年2月,漳州召开了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科学大会。建区时,大量企业和科技人才划归漳州市政府,芗城区科技人才数量大幅减少。但努力发展科技事业,实施星火计划,完善四级农业网络,加大科技投入,每年按财政总支出的1%提取科技三项经费;壮大科技队伍。目前,全区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851人,其中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679人。从1982到1995,获得国家科委、农委、农业部四项科技成果奖;获省委、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奖16项;获得省农业厅、渔业厅、轻工业厅、水利厅13科技成果奖;获得漳州市人民政府(原龙溪区行政公署)科技进步奖43项。实现科技对生产力的贡献率达到47%。
从1996到1998,相城区投入技术改造资金81065万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0个,开发“四新”产品1692个,组织实施“星火”、“火炬”等科技攻关和推广项目1692个。全区取得科技成果3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星火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0项)。
2011相城区获得2011“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新认定漳州韦德焊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三宝特钢有限公司等3家高新技术企业。柯华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节能工业电源优化装置”获省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实施125专利资助项目,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品牌建设取得新突破。2011年新增驰名商标1件,驰名商标2件,驰名商标17件。漳州市,现在叫芗城。南北朝以来,私立私塾不断建立,唐代开始提倡乡村学校。宋以后,漳州付雪、陇西县薛雪、书院、社学、管叔等相继成立,起到了一定的文化传播作用。
清末,帝国主义势力入侵,英美教会在项城市设立教会和学校,传播宗教文化。光绪三十一年(1905),配合科举废除和太学提升,设立中、小学和师范。从此,封建教育逐渐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民国初年,在民主革命的影响下,项城市的中小学和各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起来。但由于连年军阀混战和国民党发动的内战的破坏和影响,项城教育一直处于动荡状态。
9月1949,漳州市解放。在* * *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接管和改造各类旧学校。从1950开始,全面实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大力发展教育。在城乡开展了扫除文盲和提高工农文化水平的运动,先后建立了137所小学、4所中学、4所中等专业学校和1所高等师范学校。到1965,基本形成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文革”期间,各种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从65438年到0978年,逐渐恢复正常教育。1979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教育改革,加强基础教育,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举办多形式多类别的中等和高等成人教育。到1995,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其中小学适龄正常儿童32929人,入学率99.88%;初中阶段正常适龄儿童入学人数为15895,入学率99%;城市和农村地区的青壮年文盲率上升至97%。经过评估验收,达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标准。项城市有189幼儿园。普通小学109所(含聋哑学校、开智小学);17普通中学;3所中等专业学校和8所中等职业学校;1高职;1中等师范学校;1高等师范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2所;有3所成人高校。
2011年末,相城区普通中学14所,在校生9774人。普通小学74所,学生32904人;幼儿园196所,在园幼儿26183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46人。张属于“多灾多难之地”的古称,民俗信仰巫。公元669年,唐朝第二年,陈政率领朝廷军队来到漳漳,用中医为百姓治病,逐渐改变了土著巫医的危害。二年(686)后,迁陇西郡(襄城)并设医学博士,开始培养当地医学人才。宋代中医取得了许多成就。清代医家讲究专科,各有所长,形成“门”和“派”,中医世家众多,名医辈出。漳州历史上,医学也很发达。南唐贤德五年(958),三佛齐(今印尼巨埠)镇将军李到漳州卖香药。宋明时期,漳州成为南药的输入基地之一。
光绪十六年(1890),英国基督教伦敦分会派遣的医学博士巴阿妹博士来漳州传教,西医传入漳州城。然而,在城市和农村,中医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清代霍乱、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由港澳传入漳州,政府对疫情防控无能为力。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对重病束手无策。劳动人民只好把命运寄托在鬼神的保护上,但鬼神没有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医疗卫生工作遵循中共中央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项原则。成立卫生防疫委员会,抓紧防治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流行病,深入发动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消灭“四害”。通过全民努力,迅速消灭了典型的霍乱和天花,控制了鼠疫和疟疾的流行。1956实现“三无”(蚊、蚤、虫)城市,1958被评为全省“六无”(蚊、蝇、麻雀、老鼠、蚤、虫)卫生城市。1959 65438+10月,被国务院和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四无”卫生城市荣誉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遍布城乡的三级医疗保健网络。实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和合作医疗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有病能就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医务人员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日益提高。
我市由65438改为0985后,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医疗机构设施不断充实,医疗卫生队伍不断壮大,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各种疑难杂症和传染病得到有效治疗和控制。职业病防治和妇女保健得到加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大幅提高,男性66.57岁,女性71.37岁,高于解放前中国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漳州市有着悠久的文化和体育历史。
始建于唐代的漳州开元寺,一般由僧人传授武艺,其后裔直到20世纪中叶还健在。宋代,象棋和围棋也在漳州民间流传。少林五祖拳、太祖拳、白鹤拳、洪家拳在清代传入。民国初年,近代体育在漳州逐渐发展起来。
民国元年(1912),漳州中小学开设体操课。民国7年,粤军进驻漳州,在中山公园设置篮球、排球、网球、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民国8年9月,漳州举行运动会,17县参加。受其影响,一些对体育感兴趣的年轻人去上海等地接受正规系统的体育教育。自此,漳州的现代体育逐渐普及,技术水平也逐年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漳州市青少年业余体校成立于1956。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项城市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为各级运动队输送一批优秀运动员。1981年,漳州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各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校体育普及工作迅速铺开;群众体育活动逐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涌现出一批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由于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蓬勃发展,排球、游泳、体操、帆船、模特、羽毛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在全省、全国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涌现出了李义方、陈美、李仁杰、于斌等优秀运动员。
65438至0995年,相城区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群众体育活动网络,30万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8所中小学被定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