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重在滋润。
这种情况下,不足弥补。秋高气爽是弥补夏季损失的天赐良机。此外,我们可以利用秋季的保健来增强我们预防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为冬天做准备。
但不能乱补,否则会适得其反。养生专家告诉我们:秋季只宜润燥进补,不宜用温燥进补。
秋季进补为什么要清润?
近日,记者遇到一位“坏”读者。这位女士说她一直很虚弱。她沿袭民间“秋补”的说法,想尽办法请人从东北带人参回来,和一只老母鸡一起炖。没想到吃了几次饭,虚火大增,不仅鼻出血,嗓子疼,还长了很多年没见的小痘痘。在医院,医生说她得了急性咽炎。
祖国医学认为,燥是秋季的主气。人们常称之为秋燥,气清,性燥,易耗津液。炎热的夏季消耗津液,秋燥进一步加重干燥: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大便干燥、皮肤干燥,甚至皮肤皲裂。燥邪犯肺容易出现咳嗽或干咳无痰、口干舌燥。“燥则润泽之”,正确的进补方法是清热养阴防燥。如果这个时候使用不正确的温补药物,会让人感觉更加燥热,就像火上浇油一样。就像补的那位女士一样,造成了“血热疹”,鼻出血,喉咙痛。所以秋季不宜“温补”,应以滋阴润燥为主。
中秋节过后,秋季已过半,进入深秋,经常有冷空气入侵,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冷暖多变,人体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呼吸道、胃肠疾病或复发。这时候进补保湿也可以保健,防患于未然。
少吃辛辣、干燥、油腻的食物。
在饮食调理上,要以防燥、护阴、养阴、润肺为准则。宜吃芝麻、糯米、乳制品、蜂蜜、梨、莲子、银耳、葡萄、萝卜、蔬菜等软性食物。,并注意荤素搭配和均衡饮食。炎热的夏季过后,人们往往会出现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尤其是体虚的人。所以要注意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的阶段。秋季可以补充一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各种动物的瘦肉、鸡蛋、山药、红枣、莲藕等。
最需要注意的是少吃辛辣、干燥的食物,如辣椒、生葱、生姜、八角、茴香、火锅麻辣烫等。还要少吃油腻的食物,这样不仅加重了秋燥,还会增加肠胃的负担,使人情绪低落,疲惫不堪。感冒发烧的人、久病不愈的人、肠胃病患者,秋季应避免吃辛辣、干燥、油腻的食物。
10个月后,人体精气开始被封闭,吃滋补的食物更容易被吸收和储存。对于慢性病患者或体虚的老年人,可以吃一些鸡鸭鱼肉、鸡蛋、瘦猪肉、大枣、核桃等。,有助于强身健体,祛病延年。但此时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容易引起腹寒,胃肠疾病常复发。肠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宜温、软、淡、素、鲜。
多喝水,多吃粥。
预防秋燥,首要任务是保护人体津液,多喝水是最简单的健身方法。秋季干燥的气候使人体失去大量水分。据测算,人体皮肤每天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鼻腔呼出的水分不少于300毫升。要及时弥补这些损失,秋季每天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500毫升的水,以维持肺部和呼吸道的正常湿度。
但是秋天比夏天更凉爽。当人们匆忙的时候,他们经常忘记喝水。所以要注意不要等到口渴甚至喉咙里有烟的时候才想起喝水。喝水最好的方法是经常少量饮用。人一天至少需要2000毫升的水,可以分四到七次摄入。一天中,除了三餐一定量的水外,早晨、10左右、下午3点左右、晚上睡觉前都要摄入300 ~ 500毫升的水。喝水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改善身体一夜相对缺水的状况,稀释血液浓度。这种方法对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便秘的人特别有益。除了喝白开水,最好多喝茶。红茶是老年人的最佳饮品,而淡绿茶是妇女和儿童的最佳饮品。
如果能经常喝粥,是比较好的滋润方式。吃粥可以益胃生津、滋阴润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红薯粥、牛肉粥、乌鸡汤粥、耳粥、核桃粥、枸杞粥、胡萝卜粥、栗子粥、百合杏仁粥、红枣糯米粥、莲子粥等。,都有很好的滋补作用,非常适合干燥的秋季。
喝了水龙头干了怎么办?
有的人喝了水,嘴里还是干的。发生了什么事?简单,消耗多。如果你喝了很多水或者喝了很多汤和粥,却因为一点小事就生气,那么无论你喝多少水,嘴唇还是会干的。如果你整个下午都在喝茶,但是中午有大鱼大肉,或者你吃了很多甜食,那么你喝的水也无济于事。
具体来说,喝水不行有四个原因。一个是太贪心。吃油腻、太甜、太辣、太咸、太温的食物。二是便秘。可以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的东西,促进排便和腹泻。第三,字数太多。不要小看“说大话,夸夸其谈”,会损伤津液。第四是心烦。情绪过度会产生心火,口干舌燥。
秋季水果重,适当多吃。
金秋时节,大量瓜果上市。这时候如果能吃一些能解渴润喉的水果,会让人神清气爽,心情舒畅。水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营养物质,而且含有大量的水分,具有养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
其中,秋天最适合吃的水果是梨。梨性微寒,味甘,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润肠通便的作用。对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咽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秋燥症状非常有效。有专家指出,每天吃2个梨可以预防秋燥。梨还有清热安神的功效,对高血压、心脏病、口腔便秘、头晕、失眠多梦的患者有很好的辅助作用。梨也是肝炎、肾病患者秋季的保健水果。不同的吃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民间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养五脏之阴”的说法。生吃梨可以明显缓解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干、瘙痒、疼痛、声音嘶哑、便秘、尿红等症状。冰糖蒸梨可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对咽喉有很好的滋润和保护作用。
不过秋果虽好,也不要多吃。梨吃多了会伤脾胃,助湿。苹果摄入过多对心脏和肾脏不好。枣吃多了会助湿热,伤脾胃,损牙齿。柿子含有大量的单宁和柿胶酚,涩味强,容易便秘,空腹或与螃蟹同食易形成柿子石。栗子吃多了会消化不良。橘子性温,吃多了容易上火,会引起牙痛红眼、痔疮,还会引起皮肤斑疹。便秘不宜多吃葡萄。另外,水果含糖量普遍较高,暴饮暴食会导致血糖升高,加重胰腺负担,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干咳可以食疗。
深秋时节,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均可引起干咳,常表现为持续干咳、咳痰不爽、口干、咽痛、声音嘶哑、舌红、津液稀少。对于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干咳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中青年人含润喉片是比较简单的方法,而老年人最好服用润肺养阴的润燥食物,如雪梨、桂圆肉、蜂蜜、芝麻、银耳等,配合食疗治疗干咳。
比较经济的方法是:雪梨2个,带皮洗净,切成小块,加3碗水煎成2碗,再取25克大米煮成粥。银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滋补佳品,含蛋白质约10%,碳水化合物65%,无机盐4%。它还含有维生素E、磷、铁、钙、镁、钾和钠。药用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冰糖银耳有助于滋养润肺,止咳化痰,用它泡茶能利尿祛痰降火,有消炎作用。先将银耳20克洗净,加水炖冰糖20克(不要用绵糖);然后将5克茶叶浸泡5分钟,取汁加入银耳汤,搅拌均匀即可服用。具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干咳。另外,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每天早晚在嘴里含一片西洋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