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病

不管中西药是否三毒,食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胃是培养出来的,怎么养是个问题。当然要补其阴杨琪和血,而粥是最养胃的,就是要喝山药薏米粥和山药薏米粥,煮粥要等粉!

先说山药。山药性味甘,性平,益气养阴,益气不郁火,滋阴不助润燥养腻。一直被众多医家誉为最平和的培补中气之品。《本草纲目》记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止泻,化痰生津,润皮毛。”《景岳全书》云:“山药能健脾补虚,滋阴强肾,治诸虚诸损,治五株七伤。”《药意》说:“山药性温而不突,微香而不燥,久之有调肺治肺虚之功,何以能稳?”晚清最著名的大医张锡纯更是推崇这种药。在他的医学专著《西方医学热情录》中,多次用大剂量生山药治疗重症哮喘、腹泻过度等多种危重疾病。他说:“山药性能滋阴利湿,能顺涩。因此,它能补肺、肾和脾胃...是滋补药中的至尊之品,特点很平和,宜常服。”山药的品种很多,以产于河南省怀庆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沁阳市的山药质量最好,所以山药通常也被称为胡爱山(或胡爱山)。当用作药物时,切片通常是干燥的。药店有炒山药和生山药两种。建议用干生山药。

再来说说薏米。如果你体内有湿气,如水肿、水肿、湿疹、脓肿等与体内水浊有关的问题,薏仁是你最好的帮手。“薏仁是最有利于水分的,它不会消耗真正的殷琦。最好是下半身湿漉漉的人用。”薏苡仁微寒,脾胃过寒,四肢怕冷的人还是不适合。李时珍说,孕妇要避免带衣服,可能是怕过度利尿,把羊水抽干了。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对孕妇没有危险,往往是有帮助的,但是保险起见,还是听听他老人家的吧。薏苡仁的主要作用是健脾祛湿,可以补肺化痰。因此,本品还可用于治疗肺热、肺痈、肺痿,与山药可相得益彰。“山药和薏苡仁都是清脾清肺的药,但山药单用久了会发粘,薏苡仁单用久了会发虚,但等量使用久了就无害了。”现代医生指出,每天用各种药物50克煮粥,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为什么一定要等到病得这么重才有粥吃?平日里带他们去粉和粥不是很明智吗?另外,这种粥很好吃,百吃不厌。有人说粥有药性,喝起来很苦。恐怕这是因为你们选择的材料质量不好。由于品种不同,有些山药会略酸,但不影响粥的鲜美。

最后说一下芡实。在它面前,山药和薏米看似占尽了所有的赞誉,其实不然。芡实更是独特奇妙。如果你“出症”“漏症”,芡实就是一双有力的大手,托起你,不让你的血白白流失。有的人长期拉稀,有一条清澈的山谷;有的人遗精,很难禁;有些人晚上尿频,睡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芡实的神奇之处。清代医家陈世选说得好:“芡实止腰膝疼痛,使耳目灵动,久食延年益寿,当正常看待,加以利用,大有裨益。芡实既止精,又生精,又去脾胃湿痰,即肾生真水。”因此,芡实是健脾补肾的最佳选择。如果能帮助山药同舟共济,补益的效果就更好了。

山药、薏米、芡实是一脉相承的兄弟。都有健脾和胃的神奇功效,但使用时也各有侧重。山药能补五脏、脾、肺、肾,益气养阴,有收敛之功。薏苡仁健脾清肺,利水益胃,清中,善于祛湿化浊。芡实,健脾补肾,止泻止遗,收涩固脱功能最强。有人将三味药放入粉中煮粥再加入大枣治疗贫血,效果显著。虽然这三种药粥好处太多,但还是有很多人没有福气。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了这粥就会饱;肝火过旺的人会感到胸闷不适;血瘀的人会更痛苦。也不适用于津亏血燥、风寒哮喘、小便短赤、热性便秘者。这就好比你要想吸引淡水,必须先把污水排掉。“旧血不去,新血不生,浊气不除,难存清气。”

胃病忌吃“生冷硬”,多吃小米粥。

胃病饮食

如果有胃病,要注意以下11原则:

1.少吃油炸食品:因为这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消化道负担,吃多了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增加血脂,对身体不好。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含盐量多,还含有一些致癌物质,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刺激性食物:生冷、刺激性食物对消化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饮食规律:研究表明,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可以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

5.定时定量:每餐要吃得适度,一日三餐定时。在规定的时间,不管饿不饿都要主动吃饭,避免太饿或太饱。

6.适宜温度:饮食的温度要“不冷不热”。

7.细嚼慢咽:减轻肠胃负担。食物充分咀嚼的次数越多,分泌的唾液越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8.饮水时机:最佳饮水时间为早上空腹前1小时,每餐。饭后马上喝水会稀释胃液,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受凉后,胃的功能会受损,所以要注意胃的保暖,不要着凉。

10.避免刺激:不要吸烟,因为吸烟使胃内血管收缩,影响胃壁细胞的血液供应,降低胃黏膜的抵抗力,诱发胃病。应该少喝酒,少吃辣椒、辣椒等辛辣食物。

11.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保持胃液中维生素C的正常含量,可以有效地发挥胃的作用,保护胃,增强其抗病能力。所以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一、溃疡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天5-6餐,注意定时定量,避免过饥过饱。选择容易消化、营养价值高、保护肠胃的食物。2.烹调方法:宜用蒸、煮、煮、煮、炖等烹调方法,忌食油炸食品。3.避免富含粗纤维、硬而难消化的食物。避免吃太甜、太酸、太冷、太热和辛辣的食物。

b、浅表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每天5-6餐。无糖牛奶、苏打饼干、多碱馒头等。可以添加。2.烹饪方法:宜采用蒸、煮、煮、煮、炖等烹饪方法。忌煎、炸、煮、滑、烧及生食。宜吃奶油、黄油(可抑制胃酸分泌)。3.不要吃蔬菜、咖啡、浓茶、烈酒、辛辣、酸味、芥末和太甜的食物。

c、萎缩性胃炎饮食原则:1。少量多餐,一天6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增加醋的味道,帮助消化。2.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如西红柿、油菜、菠菜、胡萝卜等。吃肉汁和浓肉汤有助于胃液分泌。3.限制能中和胃酸分泌的食物,如面条、馒头、奶油、黄油等。

D.胃切除术后饮食原则:1。选择粘稠易消化,排空慢的食物。少量多餐根据吸收情况逐渐增加饮食的质和量。2.宜供给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低碳水化合物、少残留、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铁、钾、钠、氯等。少用单糖和双糖,防止诱发倾倒综合征。

“胃病五补”:

★注意保暖和护理。秋凉之后,昼夜温差变化很大。慢性胃炎患者尤其要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添衣,夜间盖好被褥,以防胃痛或加重旧病。

★饮食与调养。胃病患者秋季饮食宜温、软、淡、素、稀,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使胃内常有食物和胃酸中和,从而防止胃黏膜和溃疡面的糜烂,加重病情。

★避免口腔保养。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口,忌吃生冷、太热、太硬、太辣、太黏的食物,忌暴饮暴食,戒烟禁酒。此外,还要注意服药方法,最好饭后服用,防止刺激胃黏膜,使病情恶化。

★静下心来休息。专家认为,胃病、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人的情绪和心态密切相关。所以要注意心理健康,保持开朗和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同时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影响胃病恢复。

★运动与保健。胃肠患者应结合自身体征,加强适度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复发,促进身心健康。

◆(1)食物的选择

避免刺激性食物:咖啡、酒、肉汁、胡椒、芥末、辣椒等。应避免这些刺激胃液分泌或损伤胃黏膜的食物。每个人对食物的反应都是特定的,所以食量要根据个体差异适当调整,没有必要完全禁食。

避免酸性食物:酸度高的水果,如菠萝、柳丁、橙子等。,如果饭后食用,对溃疡患者不会有太大刺激,没必要禁用。

忌产气食物:有些食物容易产气,使患者有饱腹感,应避免食用;但食物是否会产生气体,引起不适,因人而异,是否应该摄入,可以根据个人经验来决定。

此外,炒饭、烧烤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制品,以及各种甜品、糕点、油炸食品、冷冻食品等,往往会引起患者的不适,所以要注意选择。

◆(2)饮食注意事项

吃饭要有规律、定量,细嚼慢咽,放松,饭后休息片刻再开始工作。少量多餐——可避免胃胀或胃酸过多,这些症状可能会停留在食道内,刺激食道黏膜。除了三餐,早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零食。吃清淡的食物——每餐吃六大类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只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3)生活

不抽烟,不喝酒。生活要有序,不要熬夜,减少不必要的担心,保持愉快的心情。睡前2-3小时不要吃东西。

避免穿紧身衣服。超重的人应该减肥。

治疗处方

■木瓜鲳鱼尾汤

材料:木瓜1,鲳鱼尾100克。

制法:木瓜去皮切块,鲳鱼尾在炒锅里炒一会,加入少许木瓜和姜片,加适量水,煮约1小时。

功能:滋补,促进消化。对消化不良、腹胀有辅助作用。

食物功效:木瓜中的木瓜蛋白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对消化不良、痢疾、胃痛、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疗效。木瓜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成脂肪酸,有利于食物中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木瓜蛋白酶还能促进和调节胰液的分泌,对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有治疗作用。

桂鱼味甘,性温。具有温胃和中、消食化滞的作用。

■神奇猴头炖鸡

材料:猴头菇100g、母鸡1(约750g)、黄芪、党参、大枣各10g、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

制法:将猴头菇洗净,去蒂,膨发后挤去木耳中残留的水分去苦味,再切成2 mm厚的薄片备用。将母鸡去头去脚,剁成丁,放入炖锅内,加入姜片、葱花结、绍兴酒、清汤,放入猴头菇片和浸泡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小火煨至肉熟烂,调味。

功能:益气健脾养胃。

食物功效:猴头菇又名猴头菇,帮助消化,有益五脏功能。适用于消化不良、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窦炎、胃痛、腹胀、神经衰弱。

母鸡益气养血,健脾胃,治虚损,善用五脏。

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促进造血、抗溃疡、抗炎。

党参补中,益血,生津。

红枣可以健胃、补血、滋补身体。

■砂仁黄芪五花肉

材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

制法:将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放入猪肚中,用水炖,调味。

功能: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脘痛。可用于胃下垂和慢性胃炎患者。

食物功效:砂仁能行气、和胃、健脾,用于食积于胃。临床上适当剂量的砂仁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强胃肠蠕动。

五花肉可以健脾胃,补虚损。

■黄芪黄金粥

材料:生黄芪12g,生薏苡仁、赤小豆10g,鸡内金粉7g,金桔饼1,糯米80g。

方法:将生黄芪加水煮沸20分钟,取汁,加入薏苡仁、赤小豆和糯米,煮成粥,加入鸡内金粉。

功能:消化和胃。可用于治疗腹胀、厌食、便溏等。脾虚湿滞所致。

食物功效:黄芪能补气固表、敛疮生肌。薏苡仁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赤小豆能利尿去黄,清热解毒。鸡内金能消食健脾,能增加胃液的分泌和酸度,增加胃的运动功能,加速排空。糯米能补中益气。

■胡爱山蜂蜜汤

材料:山药30克,鸡内金9克,蜂蜜15克。

方法:将山药、鸡内金加水煎煮取汁,加入蜂蜜调匀。每日1剂量,分两次服用。

功能:健脾消食。可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食物功效:山药能健脾补肺,固肾填精。用于儿童消化不良和厌食症。山药所含的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所以能刺激食欲。蜂蜜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对伤口有收敛、滋养、愈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