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栗子有虫子。发生了什么事?如何预防?

很多人都经历过栗子生虫的情况。有人买新鲜栗子时发现有虫洞。有人买了没有虫子的栗子,回家的路上发现栗子里爬出了肉虫。有人把栗子放在果盘里,发现了肉虫。有人储存栗子,结果几乎都是虫子。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板栗果肉里有虫,可能是一种害虫造成的,也可能是两种害虫的危害。这两种害虫分别是桃小食心虫和栗象。两种害虫的危害程度在不同的地区和地块有很大的差异。正确区分危害症状可以找到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进而制定来年的防治计划,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强品质。

桃小食心虫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桃小食心虫为杂食性害虫,一年发生2-3代,危害不同植物。每年5月底至6月初,1代幼虫主要为害李、杏和早熟桃。7月中下旬,二代幼虫为害玉米、蓖麻和中晚熟桃。8月中下旬,第三代幼虫主要为害板栗。

桃小食心虫在花期开始陆续在板栗上产卵,幼虫啃食果实,危及幼果和成熟果。板栗苞逐渐变黄、干枯、脱落,收获板栗时出现大量虫眼,虫口内有虫粪,果实内有大量幼虫。收获、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长距离传输。在储藏过程中,还会转移到其他水果上,危害程度加重。板栗果实内部有气孔,有大量的虫粪和细丝,不能食用。

如果想降低危害程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由于桃小食心虫为杂食性昆虫,二代成虫对向日葵有明显的趋性,因此可在板栗园周围种植部分向日葵,在向日葵花期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灭蚁灵3号2-3次,可消灭大部分害虫,减少种群基数。

板栗花期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或敌百虫等农药2-3次,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当果实完全成熟,板栗自动裂果时,每天无需敲打即可在树下采集板栗,可显著降低桃小食心虫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危害。然而,用棍子打出来的栗子需要堆起来沤制才能完成后熟,这加速了蛾的出现,继续危害其他果实,并显著降低产量和品质。

板栗象甲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简称板栗象甲,专以板栗、李茂、榛子、橡树等板栗植物为食,每两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次年继续在土壤中滞育,第三年6月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土成虫。幼虫孵化后,吃果肉,有很多虫粪。板栗采收后,幼虫继续在果内取食,6月下旬65438+10月至10月上旬165438+10月,成熟幼虫从果内羽化越冬。被栗象虫为害的板栗,洞口无虫粪。当收获的板栗冷藏后,温度升高后,板栗象甲会继续为害,爬出来。

要减轻板栗象甲的危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选择抗虫品种,鳞茎大,刺密而硬,高产优质。清除除板栗外的板栗等栗类植物,及时清理掉落的嫩芽,集中焚烧或深埋。冬季深耕,消灭越冬幼虫。成虫出土时,在果园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或辛硫磷粉剂,成虫发生期喷洒高效氯氰菊酯,消灭成虫,减少产卵机会。

打谷场要提前喷洒辛硫磷颗粒剂,杀死孵化的幼虫,杀死脱叶的幼虫。栗子打谷场用土壤化学药剂处理,消灭掉在土里的越冬幼虫。

将买来的栗子在50-55℃的温水中浸泡15分钟或在90℃的热水中浸泡10-30秒,将栗子晾干后放入沙中存放,可杀死90%以上的幼虫,且不影响发芽率。

栗子也可以用化学药剂熏蒸,比如溴甲烷、磷化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