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寒易除,湿冷难去!先祛湿健脾!

很多人都说自己身体湿了。怎么才能判断他们体内有没有湿?

如果有两项以上,说明你体内有湿气。

那么很多人会问,我们身上的湿气是从哪里来的?

外湿是因为外界环境潮湿,如南方夏季或雨季,外湿侵入人体而致病。

内湿可由外湿侵入人体,困脾,影响脾的生理功能所致。也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如油腻或寒冷,伤了脾。疲劳、思考也会损伤脾脏,或者是肾阳虚弱所致。因为脾主运化,与人体水液代谢密切相关。如果脾受损,人体内的水和液就会聚合成痰湿。

1,湿邪性粘,缠绵难愈,所以有“千寒易除,一湿难除”的古话。

2、湿可与其他邪气结合,与寒结合成寒湿,与热结合成湿热,随风成风湿等等。这些病很难治愈,但也很痛苦,很多慢性病甚至癌症都与湿有关。

3、湿邪不去,多吃补品和药就像隔山挠靴撞牛。

湿气重的人,首先要让水分渗入体内,排出体内多余的湿气。

而湿气重的人,一般脾功能都不好,很多食疗,如红豆、大麦等,往往都是寒凉的,会伤脾胃。脾运化湿,要想调理痰湿,就要健脾。脾好的时候,运化水湿的能力强,湿气可以靠自身能力排出。

光补脾是不够的,因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本”。肾和脾胃是相互支持、相互依存的。肾好了,脾也会更好,所以要同时补脾。

还有一点就是湿气重的人会被痰湿所阻。中医有个理论“治湿不讲究气,不是唯一的治法。”要祛湿,就要加气,否则湿不除。所以调理湿气,理气活血,更有利于祛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