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与解酒压片糖的饮酒保健
但是酒精也让人痛苦。过量饮酒会使人放纵、堕落,损害健康。历史上不乏君主或人物纵酒导致亡国的例子。今天,在很多场合,敬酒已经演变成了酒的比拼和劝酒,酒甚至成为了社会关系的润滑剂,所以在很多场合成为了“不得不喝”的东西。2008年6月24日发布的《2007年中国25个省份居民健康饮酒调查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公民在饮酒知识、饮酒量、饮酒年龄和控制趋势方面存在严重问题。超过一半的饮酒者处于亚健康及以下状态。也就是说,中国人喝酒的时候不在乎自己的健康。在170668份有效问卷中,高达65.39%的受访者健康饮酒不合格;25.58%通过基础测试,8.52%良好,只有0.51%饮酒者有正确的饮酒观念。
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乙醇)和水,占总重量的98%。其中白酒中的酒精含量为30-60%;葡萄酒为8 ~ 13%;啤酒3 ~ 5%。酒对人体的优劣主要是由酒精(乙醇)产生和决定的。酒精进入人体后具有吸收快、排泄慢的特点。一般酒精在10分钟后进入大脑,15分钟后摄入的50%会被吸收,30分钟后摄入的60-90%会被吸收。但酒精在人体内完全排泄需要15天以上。因此,对于经常饮酒者或习惯性饮酒者来说,酒精在人体内停留的累积效应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慢性损害,严重的会造成慢性酒精中毒。
医学研究表明,过量饮酒或长期不健康饮酒对肝脏的伤害最大。因为人喝的酒90%以上是由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其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酒精在肝脏的代谢是以自伤为代价的。比如30克酒精的代谢需要46小时左右。因为在代谢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辅酶I、辅酶II和细胞色素P450,这些物质的过量消耗会导致肝细胞坏死,逐渐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统计表明,40 ~ 90%的肝硬化患者有酗酒史。肝损伤的发生与每次饮酒量和长期饮酒史有直接关系,即当饮酒量达到或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肝损伤的风险突然增大。
不健康饮酒对人体健康的副作用还包括: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如运动或肌肉不协调;导致大脑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判断力、自制力下降;产生幻觉和兴奋。胃部受损。如刺激胃黏膜,导致食欲不振甚至胃炎、胃肠吸收不良、胃出血、腹泻等。心血管系统受损。如脂肪和钙盐沉积、心律失常、心室肥厚等心脑血管疾病。生殖系统受损。如精子活力下降、性功能障碍、影响胎儿发育等。对家庭生活的损害。如对生活和工作缺乏热情,情绪激动,易怒,容易产生暴力倾向和冲突。和其他对人体的伤害。
中国古代名医高力,本名东原(1180),是中国最早提出饮酒保健概念和对策的人之一。他认为许多疾病的根源在于脾胃失气。酒是湿热之毒,伤脾胃,引发各种疾病(酒性热,有毒,水致,故湿热,湿热蕴于胃肠,故可见。)。其经典著作《脾胃学说》中记载的“葛花朱杰汤”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饮用保健品。在中国,吸烟意味着喝醉了,神志不清,就像酒精中毒一样。所以,解酒就是解酒。葛花朱杰汤原方具有祛酒燥湿、温中健脾的功效。主治:酒瘾不足,湿伤脾胃,头痛心烦,头晕呕吐,膈闷,纳差乏力,小便不利,泄泻。
500年后,明代杰出医家张介宾(1563-1640)进一步认可了李东垣的脾胃学说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学说。他在《景岳全书》中指出:“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就活,没胃就死。所以,一个养生者,一定要把脾胃放在第一位。”
广义而言,各种具有饮用保健功能的产品都是饮用保健市场的参与者和供应者。但由于原料、配方工艺、用法用量的不同,不同产品的症状和疗效有很大差异。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饮用保健品。
中药产品以药食同源的原料为主要成分。具有自然整体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特点。但成分只是代表了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并不能完全说明一个产品的质量和实际功效。一个产品的功效取决于它的成分、工艺、剂量和服用方法。
氨基酸+维生素产品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补充氨基酸和维生素。它可以保护肝脏,补充能量,但立竿见影的效果并不明显,也不能缓解胃部不适和头痛的问题。
中西医结合产品以西药原料为主,不完全按照药食同源的中药配方生产。如果过量或服用不当,可能会有副作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
海绵产品的作用是将酒精吸附到海绵上。能在短时间内延缓酒精的吸收,但不能加速酒精的代谢。因为酒精还在人体内,酒精的累积效应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解酒效果也不好。
姜黄制品有保肝作用,但缺乏解酒、行气、宁心安神、和胃健脾的作用,酒后缓解胃痛、头痛的效果不明显。
牡蛎制品的主要作用是补锌滋肾,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对解酒行气、宁心安神作用不明显。
海绵制品的作用是将酒精吸附到海绵上(如魔芋、纤维素、壳聚糖等。).这样可以在短期内延缓酒精的吸收,但不能促进酒精的代谢。酒精在人体内的累积效应会伤害身体器官。
蛋白/肽制品中的蛋白质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作为胃肠道的保护膜,减缓人体对酒精的吸收。但这类产品对解酒、行气、安神的作用不大。
植物提取物产品大多含有护肝成分(如圣玛丽草:护肝;茵陈蒿:利尿、清热、利肝胆),适合长期保健,但没有即饮保健功能。而且对和胃健脾、解酒行气、宁心安神都没有很好的作用。
其他类产品多为概念产品,卖点多为广告宣传,产品功效依据不足。如:蜂蜜、富氧水等。
简而言之,各类饮酒保健品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是在服从中国酒文化和各种饮酒需求的前提下,保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虽然有研究表明,少量或适量饮酒可能对某些疾病有益(例如,在中医中,酒常与防治疾病的草药制成“药酒”等。),还会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几率。所以即使少量饮酒也会因人而异。人们必须注意饮酒和保健。
(郝·。作者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生,目前是一个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