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的大河滩,乡愁悠悠,儿时的记忆浮现在脑海。
春节前回老家祭祖上坟是必经之路。春天到了,气温在上升,春风暖洋洋的,特别温暖,冰冻的河冰基本融化了,水汩汩作响,水量很小,清澈见底,碧蓝如洗。河滩的空气特别清新,是纯天然的氧吧。一对对野鸭叽叽喳喳,在河里嬉戏,游来游去,无忧无虑。弯腰摸摸河水,水温不冷,把河水捧在手里放在嘴里,清凉甘甜,童年的记忆悠悠而生。
家乡村位置好,依山而建,傍水而建。房子都是青石堆砌,红瓦覆盖。古朴,是一个安静的小院。
冬暖夏凉,非常宜居。有两条河流穿过这个村庄。小河穿过村庄,而大河环绕着村庄的最东边。
小河滩有点窄,没法下水玩。只有河滩附近的村民用它做饭,洗菜,挑水浇菜园,黄瓜,茄子,扁豆,香菜。它自给自足,自然环保,无忧无虑。河流上游没有建设项目,没有鸡鸭,没有污染,没有破坏环境,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状态。小鱼小虾,螃蟹,青蛙和蟾蜍,成群的蝌蚪到处叫唤着“妈妈”。
在10年期间,环绕村庄东部的大河滩连续遭受了三次暴雨、山洪和洪水。此外,在河中心人工种植柳树,堵塞了洪水的通道,山洪爆发,形成小堰塞湖,洪水改道,大面积农田(大寨田)被淹。洪水过后,一片狼藉。
为了保证沿岸村民的安全,政府加固了河滩两侧的堤坝,并将河滩挖深。但规划没有充分考虑河漫滩的原貌和原生态,失去了原生态河漫滩的自然风貌。看着大河滩现在的形态,心里说不出的滋味,百感交集。乡愁留不住,河滩变了。虽然河漫滩是存在的,但大河漫滩并不是最初记忆中的大河漫滩。
两部分节目/书的第二部分
小时候夏天经常在大河滩游泳玩耍,整天泡在河滩水里,一呆就是大半天。当时河滩上游没有鸡鸭养殖户,没有污染。河水清澈见底,水下的鹅卵石清晰可见。小鱼小虾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着,螃蟹、青蛙和飞翔的水鸟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大群朋友,在大河滩的水里抓鱼抓蟹,抓了一只河里的鸟在手里玩,头顶蓝天,在水里,脚下是干净滑溜的鹅卵石,无忧无虑,回味无穷。美好的时光过去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成为回忆。
原来的大河滩,河床很宽,大洪水的时候,两岸都是水。在农业学大寨期间,河床两岸整修了许多大寨田,确实提高了粮食产量,解决了村民的缺粮问题。但它压缩了河床的宽度,山洪爆发时,洪水容易漫溢,冲垮堤坝,容易造成现在的洪水。近年来,大坝被加固,导致河床越来越窄,这已成为过去的记忆。
前几年,三县上游附近,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大量药物用于水产养殖。整个河漫滩流域被严重污染,河漫滩上的生物全部被破坏,美味的鱼虾蟹蚌消失了。不幸的是,很难恢复河漫滩的原始生态。也许几十年也恢复不了大河滩的原生态。
看到父母在家乡的沙滩和山水,父母老少都有说不出的亲切感和乡愁,难以忘怀和割舍。
漂泊的游子,无论走多远,总是眷恋着家乡的一切。家乡养育了我的童年,我依恋家乡的一切,包括山和水。
家乡的大河滩,以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拥抱着这里健康的乡亲们。这是乡愁,这是家乡的大河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