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学简论
西汉文学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王朝短暂覆灭的教训,政治上恢复同姓诸侯分封制,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经济上采取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措施,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黄老的“无为而治”论成为当时的执政思想。
在文化政策上,惠帝废除了秦代的倚书之法,“大量藏书,开辟献书之路”(《汉书·艺文志》)。此外,由于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影响,全国各地的诸侯也纷纷模仿战国诸子的方法,把各种人才吸引到自己的门下,使汉初的哲学和社会思想更加活跃自由,促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汉初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和辞赋的发展上。汉初文人有着挥之不去的游子战国之风,喜欢在王公权贵的门下奔波,更关心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促进了政论论文的发展。贾谊和晁错是汉初最著名的政论作家。他们注重总结秦朝由弱到强、政权得失的经验教训,对如何巩固汉朝的统治、完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表了自己的政治见解。这些政论文章胸襟开阔,口若悬河,感情充沛,文采丰富,对唐宋以后的散文创作影响明显。汉初辞赋属于战国楚辞的后起之秀,但汉初辞赋作家缺乏屈原那种强烈的情怀,多为摹仿之作,很多作品都失传了。现存淮南山“招隐士”,气象风貌接近屈曲,是其中的佼佼者。贾谊贬谪长沙时写的《吊屈原赋》和《咏鸟赋》,渗透了个人的生活体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尤其是后者,在体制和文笔上显示出楚辞向汉赋过渡的痕迹。梅成是文景时期的重要作家。他以写吴王和劝谏他的叛乱而闻名。他的《七发》虽不以赋闻名,但其文风和格局可以说是汉代新体赋——汉大赋形成的第一部作品,在汉赋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汉武帝时代,西汉封建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经过汉初以来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汉武帝才华横溢,对内对外经营,进一步强化了汉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此相适应,在思想文化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生,在儒家思想的外衣下,自战国以来就拥抱阴阳五行、黄老、刑名等思想。既说明了汉朝夺权的合理性,也指出了巩固统治的途径。此后,儒家思想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一方面促进了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形成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另一方面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定格在一尊雕像上,对当时和后来的学术文化发展影响很大。
汉武帝至西汉末年,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乐府机构的建立和扩大、辞赋创作的繁荣以及司马迁《史记》的出现。
汉高祖在位期间,叔父孙同制作了一件宫廷文书,使汉高祖认识到“以皇帝为重”,认识到礼乐制度在建立封建王朝秩序中的重要性。乐府成立于汉初,主要管理郊庙和朝会的活动。但由于“大人物忙得不可开交”,仍无力开展“定制兴礼乐”(《韩曙·李乐志》)的大规模工作。汉武帝扩大了乐府的规模和功能,大规模地征集全国各地的民歌,以充实宫廷运动,目的是“古为今用”(班固《两京赋序》),“兴和”(汉代礼乐史)。所谓“武宣天下为礼——崇官,考文章,内设金马石渠府,外促乐府协法”(班固《两都赋序》),“诗夜诵,以赵秦楚为受托人,李延年为协调人,司马相如等人造诗数十首,并对《鲁》的节奏与八音调和作了简要的论述。乐府机构的建立和扩大,使地方民歌的记录、浓缩和完善成为可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乐府演奏的音乐,除汉高祖汤山夫人创立的《安石坊歌》和汉武帝时的《郊祀歌》外,还有遍布黄河长江的55首民歌。现在除了《宋十八首》,大部分都没有流传下来。”《歌之歌》是汉武帝时期吸收北方民间音乐而作的军乐。它的歌词因为用词错误太多,很难读懂。其中,少数反映战场惨烈场面的爱情故事和篇章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背诵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出于“润物细无声大业”的需要,汉武帝时期辞赋创作得到极大发展,进入汉赋创作最繁荣的时代。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西汉时期的诗有900多首,还不算杂诗,而汉武帝时期的诗有400多首。司马相如是汉赋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他的《子胥·上林赋》以宏大的结构、华丽的文采、夸张的呈现,描写了汉武帝上林苑的富丽堂皇和皇帝打猎的恢弘气势,迎合了汉武帝的心理,因而受到重视,显示了汉赋作为宫廷文学的特点。汉武帝前后,除了司马相如之外,还有东方朔、高美等所谓“言臣”,“朝夕议其思,日月献之”,倪宽、董仲舒等大臣也“时有间种”,形成了汉赋创作鼎盛的局面。宣帝写梁武帝的故事也擅长辞赋。他身边还有一批辞赋作家,如王勃、张、刘向、华龙等。除了一些描写皇帝打猎、宫廷园林的大赋,他们的一些作品也是所谓的“辩喜”、“忧(娱)耳目”。但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多不存在。
杨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词人。他的《甘泉》、《河东》、《猎羽》、《长阳》四首诗,都是对司马相如诗歌的模仿,缺乏创造性。但由于他的学术水平很高,有些还是写得很流畅,很有神韵。到了晚年,杨雄意识到汉赋无助于讽刺和训诫,就停止了。他在《法眼》等著作中提出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汉赋是西汉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达的产物。但就其思想艺术成就而言,不足以展现西汉各方面的发展。这个时代文化发展的最高成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汉武帝时期“建藏之策,置吏著书,诸子传说皆有秘”(《韩曙·文艺志》),为《史记》的写作准备了物质条件。司马迁独立完成的《史记》,“网罗天下旧闻,考之,验其成败”,“学古今之变,成家之言”(《报任》),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发展树起了一座丰碑。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记》不仅创造了传记历史,也创造了历史传记文学。鲁迅的“史家绝唱,离骚无韵”正确评价了司马迁对历史和文学发展的贡献。
司马迁的《史记》流传于汉武帝宣帝之后的社会。因其记载止于汉武帝初年,故多有学者编时事补之,但多为俗书,不能与《史记》相提并论。西汉后期散文的成就,表现在政论散文上。桓宽的《盐铁论》和刘向的《书诵校》继承了汉初政论文的传统,内容丰富,理路清晰,表现了作者挽救时弊的热情。
东汉文学
元年(公元8年),汉外外戚王莽代汉称帝。天丰四年(公元17年),赤眉、绿林农民起义爆发。建武元年(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在政权性质上,东汉是西汉的延续。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了一些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生产得到了发展。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刘秀推崇占卜之学,这种学问在西汉末年开始兴起。它与中国古代经典研究融为一体,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思想。在这种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影响下,东汉文学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
班固的《汉书》是东汉历史传记文学的代表。它沿袭了《史记》略有改动的风格,记叙了西汉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断代史的先河,其中一些传记详尽严谨。在旧时代,韩石和班玛也被并称为一起,这表明《汉书》和《史记》一样,对后来的历史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东汉时期的政论文,如王符的《潜夫论》、崔的《政论》和的等,继承了西汉的传统,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各种社会矛盾和激烈的政治斗争。王充是东汉时期反对迷信占卜的杰出思想家。他的《论衡》是一部“病伪”之书,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统治者所提倡的神学迷信。从这种精神出发,他批判了当时“华而不实、假而不实”的文风,并积极提出了一系列文学主张。
在司马相如的影响下,仿东汉辞赋盛行,但以班固《二都赋》为开端的《京都大赋》却是题材发展的进步。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极度黑暗,赋风开始转变。张衡的《致田赋》以优美的语言和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隐居田园的幽静心境,是这一转变的标志。在桓陵之后,一些愤世嫉俗的文人,如赵翼,也写短诗揭露现实,抨击社会的黑暗。这类抒情赋虽然数量不多,但突破了由来已久的赋传统,是魏晋六朝抒情赋的先声。
现存的汉乐府民歌大多是东汉时期的作品。这些民歌形式多样,反映了东汉人民的疾苦和思想感情,是东汉文学的一大成就。东汉文学的另一大成就是在乐府民歌民谣的影响下,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的成熟之作。东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反映了东汉末年中下层民众的生活和思想。它们的作者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他们在创作中既保持了乐府民歌质朴自然的特点,又借鉴了《诗经》和《楚辞》的艺术手法。他们在质朴自然中力求工整,在质朴流畅中见美,大大提高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抒情性,对魏晋五言诗的发展和现代诗歌的产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文献学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2。
刘大姐:《中国文学史(上)》,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1963。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63。
(费振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