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医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疗方法,正是这种理论的指导和诊疗,保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和健康。
从古至今,也被许多国家重视、引进和应用,甚至有许多中医成为世界近代史上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如李时珍。
中医学不仅是中国医学科技的巨大宝库,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内容和特点。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床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中医在思想、理论、观点甚至具体内容上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第二,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
1,中医有西医不可比拟的优势。
(1)中医标本兼治,西医标本兼治。
中医是整体调理,西医是拮抗治疗。对症下药的中药几乎没有副作用,而西药副作用很大,而且耐药。
中医具有“简单、体验、方便、廉价”的特点,而西医的科技手段存在严重缺陷;“慢”是对中医的误解。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是要靠西医。只有当一些慢性病,西医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才能考虑看中医,但是中医最多只能辅助西医调节,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急性病,如感冒、肠炎,西医治疗快,中医治疗慢;急救要靠西医,中医不行。
(2)中医能抗疫情,西医反应慢。
中医要不断变化,而西医必须在新的疾病出现后提取细菌培养治疗,所以最快也要半年,甚至慢到研发新药,比如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也要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显著。
(3)中医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中医学术体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学范畴。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更加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医自身形成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它具有双重内涵,一是它的人文属性,是一种哲学的医学模式。它强调整体观,天人合一,阴阳一体,认为这个人应该是和平的,阴阳本身就是和平的,这和现代科学认为人体和任何生命体的内部稳定保持和平是一模一样的。这是它的人文部分。
2.否定中医没有文化自信。
中医学术体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最具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学范畴。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在现代医学更加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中医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外国人的欢迎和喜爱,形成了世界性的中医热。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的《传统医学全球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针灸、中医等传统医学正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关注,并称赞中医是世界传统医学的典范。
3.中药便宜,西药贵。
美国负担不起西医的医疗用途,中国更不用说。西医的发展是资本和技术的较量,中国没有优势。而中医的发展,中国有核心技术,可以主导全世界的医药市场。
第三,中医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医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中医及其医德的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医学伦理的成就和进步也不同,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几个阶段,这清楚地表明医学伦理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医德的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医德的发展。
扩展数据
中国医学和医学(中医)的特点:
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其辨证论治。
人们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由阴阳两种物质组成。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总是在运动变化的。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就呈现出一种病理状态。但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我们并不是采取孤立的、静态的方式来看待问题,而大多是从动态的角度出发,也就是我们强调的“恒动观”
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的发生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域疆域、早晚等)密切相关。).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有不同的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
所以,在诊治同一种疾病时,更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不一样的。人们认为,人体的所有组织和器官是一个整体,它们在生理和病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从不孤立地对待某一种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百度百科-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