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的由来
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非常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后不久,于1912年5月成立了农林部,由森林司主管国家林业局。1914 11年6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颁布,1915年7月,政府规定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议,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这个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我国将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日期定为植树节,也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着他未了的心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将得到更好的实现。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 3月12日,邮电部再次发行“绿化祖国”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邮票是“全民义务植树”。
植树节最早于现代建立于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4月1872,10,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园林协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强调节的提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将4月10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植树节邮票,邮票上显示的是两个孩子在植树。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不同国家植树节的名称和时间也不同,如日本的“植树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之为“树木的新年”;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节”;印度称为国家植树节;法国被称为“国家树木日”;加拿大被称为“森林周”。
有些国家在12月的每个月都会庆祝植树节:
约旦植树节65438+10月15;
西班牙的植树节是2月1;
伊拉克的植树节是3月6日;
在法国,每年3月是法定的“植树月”,月末是“植树日”,是全国绿化的高潮。
朝鲜的植树节是4月6日;4月和10月为“植树月”;
澳大利亚的植树节是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五。
委内瑞拉在1905年决定每年的5月23日为植树节;
芬兰的植树节是6月24日;
墨西哥1954号法令规定,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为植树节;
印度的植树节是七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树节是8月9日;
菲律宾的植树节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指定每年九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植树节。
泰国的植树节是9月24日。(也是国庆节)
古巴的植树节是10年10月10;
英国植树节是165438+10月6日到12;
意大利在1898年决定165438+10月21是每年的植树节;
叙利亚的植树节是公元5438年6月+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塞内加尔是世界上植树节最长的国家,雨季一到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植树,持续半年。今天是3月12,是中国的植树节。
虽然中国古代有劝人种树的说法,但国家通过法律规定植树节是现代的事情。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认识到森林重要性并倡导植树造林的人,所以中国植树节的设立和变迁都与孙中山有关..
辛亥革命后,民国四年(1915),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总局局长周子琪举荐候任总统。当年7月批准后,每年清明节定为植树节,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与。
民国17 (1928)年北伐完成后,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4月7日,国民政府发布国家命令:“旧历清明植树节改为纪念总理逝世的植树仪式”,并将原来的植树节改为每年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79年2月,在NPC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交《森林法(试行草案)》审议,并说明“决定将每年3月12日作为我国植树节”,经大会通过,决定每年3月12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那时起,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在全国实施。次年,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实施办法》。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种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所以很多省市也规定了自己的植树日、植树周、植树月。植树节的由来12年3月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中山先生生前非常重视林业建设。他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政府成立后不久,于1912年5月成立了农林部,由森林司主管国家林业局。1914 11年6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颁布,1915年7月,政府规定每年的清明节定为植树节。
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决议,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这个决议的意义在于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植树,加快绿化祖国和各项林业建设的步伐。我国将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日期定为植树节,也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象征着他未了的心愿将在新中国实现,并将得到更好的实现。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1990 3月12日,邮电部再次发行“绿化祖国”邮票一套四枚。第一枚邮票是“全民义务植树”。
植树节最早于现代建立于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4月1872,10,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园林协会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强调节的提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将4月10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张植树节邮票,邮票上显示的是两个孩子在植树。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不同国家植树节的名称和时间也不同,如日本的“树节”和“绿化周”。以色列称之为“树木的新年”;缅甸称为“植树月”;南斯拉夫称为“植树周”;冰岛称为“学生植树节”;印度称为国家植树节;法国被称为“国家树木日”;加拿大被称为“森林周”。1979全国人大常委会将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这一天被定为植树节。一是纪念一直重视和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另外,3月12正好在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个时候种树是最合适的。中国植树节的由来广东省中山市翠星村是中国新民主主义创始人、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在孙中山先生故居,至今仍有一棵100多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来,自己种在这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认识到森林重要性并倡导植树造林的人。1893年,孙中山先生亲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件《李尚洪章之书》,他提出中国要强盛,必须“急兴农,重树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华北华中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了农业现代化的前景。1924年,他在广州演讲时强调:“我们懂得了预防水旱灾害的根本办法是营造森林,在全国大规模地营造森林。”此后,在他的许多著作和演讲中,他反复强调砍伐森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每年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规定,从此中国就有了植树节。后来因为清明节太晚,南方不能种树,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国民政府决定将孙中山先生逝世日期——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每年孙中山逝世纪念日——12年3月为中国植树节,以纪念一直倡导植树造林的孙中山先生。中国幅员辽阔,气候条件差异较大,各地适合种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因此,许多省市也规定了自己的植树节。(中国青年报)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19811 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中国各地都要集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自1981年65438+2月以来,中国已自愿种植超过350亿棵树。中国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实施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天然林保护等“三北”和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到2000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增加到6.52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0亿。